新民说大均衡:进城与返乡的历史判断与制度思考

新民说大均衡:进城与返乡的历史判断与制度思考

编辑推荐

本书敏锐观察时下农民的劳动与生活,系统检讨当前“三农”政策与实践。

内容简介

中国城乡之间的均衡是大均衡。乡村振兴政策不应浪漫化,不能急于求成,而必须有历史的耐心,必须服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大局。


在本书中,作者围绕当代农民愿否返乡、能否返乡以及如何返乡这一紧迫的社会课题,展开了全方位的历史判断和制度性思考。作者还对“进城与返乡”这一历史命题加以延伸,对中国当前社会的土地制度、城市化路径、贫富差距等社会热点问题进行了立体而深入的田野观察与学术解读,以期为当前的乡村振兴政策提供启示,为关心“三农”问题和中国现代化前途的读者提供崭新的视角。

 


作者简介

贺雪峰,1968年生,湖北荆门人。现为武汉大学社会学院教授、院长,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乡村治理研究和乡村建设实践,学术研究上主张“田野的灵感、野性的思维、直白的文风”,是“华中乡土派”代表人物之一。著有《新乡土中国》《村治的逻辑》《最后一公里乡村》《治村》《在野之学》等多部学术著作。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代序 回不去的乡村?

一 进城还是返乡

务工、务农与创业

一、进城务工是手段还是目标

二、务工还是务农

返乡创业的逻辑

农民家庭劳动力如何配置

进城还是留守

一、小寨乡的陪读

二、一个打工妹的故事

三、留守人员问题不应一概而论

农民为什么愿意回村居住

熟人社会的养老

互助养老值得重视

从新冠疫情认识农民退路的重要性

二 农村区域差异

代际责任与自由恋爱

性别失衡与代际关系

老年人储蓄的区域差异

北方农村兄弟关系更容易紧张

农村老年人瘫痪了还能活很多年

负担不重的家庭

半市场中心地带

晋西北农村性质

村庄秩序的条件

云贵川与鲁豫皖

一、重庆人崔海

二、山东人赵军

三、崔海与赵军的比较

四、云贵川与鲁豫皖农民工行为模式的差异及思考

文化核心区与边缘区

三 农业用地制度

中国的粮食安全有没有问题?

武汉郊区的土地抛荒

北京郊区的蔬菜种植

烟台市党支部领办合作社

农地三权分置问题

一、不宜过分强调土地经营权

二、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一种设计

皖河农场的经营体制及其优势

一、安徽皖河农场的基本情况

二、皖河农场的人员构成

三、皖河农场的土地分配

四、国有农场农业经营体制的优越性及与农村经营体制的比较

五、国有农场体制对农村经营体制改革的启示

保护耕地也要考虑代价

四 建设用地制度

沿海土地利用的先行劣势

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要警惕负债

宅基地改革的核心是“居有其屋”

一、宅基地制度改革的主要目标

二、当前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存在的问题

三、宅基地与资源冗余量

四、小结

征地拆迁与农民的地权意识

一、苏州的和谐拆迁

二、再谈苏州农民的地权意识

五 “三农”政策对话

“三农问题”的根本是农民问题

乡村振兴战略的辩证法

一、乡村振兴需要雪中送炭

二、乡村振兴要防止造成更大的不平衡

三、乡村振兴与老龄化应对

四、乡村振兴的国际经验?

城乡收入差距为什么会拉大?

城市发展战略的若干想法

一、城镇化还是城市化?

二、建开发区是个好办法

三、“三旧改造”要慎重

四、警惕“摊大饼”式城市化

五、村庄是中国城市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六、“三个轮子一起转”的城市化

城乡融合发展彰显中国制度优势

一、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开展城市建设提供了有效制度保障

二、农村经济制度和乡村振兴,为农民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提供保障

三、富有活力的社会机制,为人们实现梦想创造条件

四、适应新时代要求推进新型城镇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从开发扶贫到精准扶贫

一、中国农民是怎么脱贫的?

二、从“开发扶贫”到“精准扶贫”

三、思想上的贫困才是需要重点改变的

四、消灭了绝对贫困,下一步怎么办?

农民如何城市化

国土空间规划的几个问题

乡村振兴规划中的四类村庄

未来15年乡村建设重点在于保底

“合村并居”何必拆农民房子

“合村并居”可能造成系统性风险

后记

新民说大均衡:进城与返乡的历史判断与制度思考是2022年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贺雪峰,等。

得书感谢您对《新民说大均衡:进城与返乡的历史判断与制度思考》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社会保障制度的“去身份化”:理论探索与路径选择(社会政策丛书) 电子书

本书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路径探讨。
中国户籍制度变迁:个人权利与社会控制 电子书

本书考察和讨论个人及由个人结成的团体的行动及其对制度框架特别是户籍制度的影响。
文化主体性的思考(费孝通学术思想研究) 电子书

一部有关费孝通学术思想的研究著作,重新评价和解读各种社会现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