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之变

性之变:21世纪中国人的性生活

编辑推荐

作者10年调查与思考的总结, 是作者对中国人的性别关系、性生活、性心理等的最新思考,内容全面,蔚为大观,堪称中国的《海蒂性学报告》及《金赛性学报告》。

内容简介

潘绥铭,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他从1985年开始,在中国创立与推广性社会学,主要是在连续的多项实证研究的支持下,奠定了该分支学科的基本理论框架,并创立了一系列新的基本概念:初级生活圈、中国性革命、性产业、性化、亲密消费、性生活的内在矛盾等。 他提出“全性”(sexuality)的研究范畴,主张在历史发展与社会现实中,在情境、互动与变化中,研究其现象及意义。他还主张:“全性”与“社会性别”(gender)是相互建构的、不可分割的。

在方法论方面,他基于解释主义与社会建构论的思想,创立了“主体建构”的研究视角,以及“社区考察法”、“求异法”和“最大差异的信息饱和法”等操作模式,并将它们运用于自己的定量问卷调查和定性田野研究之中。

黄盈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主要研究方向是性社会...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潘绥铭,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他从1985年开始,在中国创立与推广性社会学,主要是在连续的多项实证研究的支持下,奠定了该分支学科的基本理论框架,并创立了一系列新的基本概念:初级生活圈、中国性革命、性产业、性化、亲密消费、性生活的内在矛盾等。 他提出“全性”(sexuality)的研究范畴,主张在历史发展与社会现实中,在情境、互动与变化中,研究其现象及意义。他还主张:“全性”与“社会性别”(gender)是相互建构的、不可分割的。

在方法论方面,他基于解释主义与社会建构论的思想,创立了“主体建构”的研究视角,以及“社区考察法”、“求异法”和“最大差异的信息饱和法”等操作模式,并将它们运用于自己的定量问卷调查和定性田野研究之中。

黄盈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主要研究方向是性社会学、女性身体、性工作,以及定性研究方法等。著有《身体·性·性感:对中国城市年轻女性的日常生活研究》、《性社会学》(合著)、《论方法:社会学调查的本土实践与升华》(合著),以及数十篇论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第1章 背景与介绍

1.1 权利与快乐的兴起——性与社会性别的多元化

1.1.1 性与社会性别概念在中国的推广

1.1.2 从“无性文化”到性革命(1966—2000)

1.1.3 21世纪中国进入“性化时代”

1.1.4 性变迁的社会文化推动力

1.1.5 政策推动力

1.1.6 初级生活圈的变革:最直接的来源

1.2 主体建构的研究视角

1.2.1 从性科学到性的社会建构

1.2.2 “性的主体建构论”的逻辑结构

1.2.3 对于西方理论的筛选

1.2.4 本土化研究的尝试

1.3 本书依据的三次全国性调查的简介

1.3.1 性社会学的来源与前景

1.3.2 20世纪90年代前后中国的性调查

1.3.3 本书依据的三次全国性调查

1.3.4 统计分析的设计

1.3.5 调查的总体情况

1.4 什么人、什么话题更敏感?

1.4.1 什么人更不愿意接受调查?

1.4.2 中国人其实愿意谈性

1.4.3 哪些内容更加敏感?

1.4.4 以己度人=自曝隐私

第2章 主体建构的性

2.1 性道德观的革命

2.1.1 最近十年,日益宽容

2.1.2 2010年主流社会开始宽容“二奶”

2.1.3 提醒:百分比不等于对错

2.1.4 性的快乐主义

2.2 性欲望的主体建构

2.2.1 日益增强的“性趣”意味着事业成功

2.2.2 性欲的自信心与美好的性生活相互建构

2.2.3 性压抑来自被强化的性期望

2.2.4 主流社会已经认同了性的价值

2.2.5 “性福”促进幸福

2.2.6 性欲望的内部结构

2.3 性的独处与独立

2.3.1 自慰就是学习性的独处

2.3.2 自慰是社会地位更高的表征之一

2.3.3 婚内自慰急剧增加

2.3.4 婚内自慰促进“性福”

2.3.5 性玩具[4]:性的独立与纯粹化

2.3.6 独处与独立来自性快乐主义的发展

2.4 脏与耻:性的负面建构

2.4.1 新世纪,负面情绪在减少

2.4.2 较低阶层与非主流者更觉得脏

2.4.3 脏感也来自性生活不良

2.4.4 女性的脏感也来自对于男性的性依赖

2.4.5 男性脆弱的一面:性的耻辱感

2.4.6 “脏”是社会道德的判断

2.5 性的心虚

2.5.1 担心自己的表现:性的心虚之一

2.5.2 女性心虚的增加:弱者的标志,还是革命开始?

2.5.3 幻想与别人做爱:性的心虚之二

2.5.4 假装性高潮:性的心虚之三

2.5.5 壮阳与滋补:中国性文化的“伟哥”

2.5.6 不是“肾虚”而是心虚

2.6 讨论:性制度的情感动力

2.6.1 情感动力辨析

2.6.2 恐慌中的逻辑错误

2.6.3 宽容还是冷漠?

第3章 身体之性

3.1 性之酷:性风采

3.1.1 江河日下:性魅力的社会焦虑

3.1.2 性风采:两大性别的南辕北辙

3.1.3 性风采的来源:男女有别

3.1.4 新概念,新喜悦

3.2 亲密消费

3.2.1 亲密开始被消费了

3.2.2 亲密消费,风生水起

3.2.3 种类增多,频率增高

3.2.4 男性的亲密消费:高阶层活跃者的娱乐

3.2.5 女性在亲密消费中的缺席

3.2.6 亲密何以被消费?

3.2.7 按摩风行中国的性文化意义

3.3 胖瘦与性

3.3.1 什么人更胖?

3.3.2 越胖越有“男人味”与“女人味”?

3.3.3 肥胖阻碍着婚前性爱

3.3.4 胖子娶了谁,嫁了谁?

3.3.5 胖子的性生活更多?男女不同

3.3.6 胖子的性生活更好?

3.3.7 非主流的性,不论胖瘦

3.4 女性减肥:“身体”的想象与管理

3.4.1 管理来自想象

3.4.2 减肥的性别差异:女性更瘦,却更希望减肥

3.4.3 减肥的年龄差异:窈窕少女,减肥更狂

3.4.4 女性自我的丧失?

3.4.5 盲从减肥:社会的日常强制

3.4.6 盲从减肥:社会的文化规训

3.4.7 减肥:改变了身体,还是驯化了心灵?

3.5 女性的生殖健康与性

3.5.1 不谈性,哪有什么生殖健康?

3.5.2 月经初潮与绝经:时代的产物

3.5.3 怕怀孕:人工流产的恶果

3.5.4 人工流产:人工制造的健康问题

3.5.5 妇科病:恐惧之害大于实际发生

3.5.6 性与生殖、身体与自我的双重相互建构

3.6 讨论:注意“身体”, “性的身体”!

3.6.1 社会科学界的“身体转向”

3.6.2 性,作为一种“身体技术”

3.6.3 寻找“性的身体”

第4章 社会化的性

4.1 性的社会寿命

4.1.1 性成熟与社会进步相映生辉

4.1.2 性待业期在缩短:新一代的选择

4.1.3 首次性交:主要是实体结婚

4.1.4 性生活的递减:“老”的社会定轨

4.1.5 性生活的活跃期:性的社会合格

4.2 不同的阶层,不同的性

4.2.1 性发育越早,日后的社会阶层越高

4.2.2 什么样的男性娶了什么样的女性?

4.2.3 婚内性爱:高阶层在享受性生活

4.2.4 阶层越高,性生活越丰富多彩

4.2.5 高阶层的性交往更多

4.2.6 身份的作用

4.2.7 什么才是性的社会主流?

4.3 人口流动中的性

4.3.1 结婚流动,“性福”更多

4.3.2 流动男性更“性自由”

4.3.3 流动促进女性的性革命

4.3.4 流动,开辟新天地

4.4 “看黄”剖析

4.4.1 21世纪,越扫越“黄”

4.4.2 2010年概述

4.4.3 “看黄”是高阶层的时尚

4.4.4 “看黄”有助于夫妻性爱

4.4.5 “看黄”增加性的想象力

4.4.6 “黄毒”的初级推理错误

4.4.7 不是该不该“看黄”,而是应该怎样看

4.5 网上性爱与网下的性实践

4.5.1 “网上性爱参与程度”指标的构建

4.5.2 什么人参与网上性爱更多?

4.5.3 “网上黄毒”的实证反驳

4.5.4 互联网对于性的作用:民意的实证

4.5.5 虚拟:性的前途?

4.6 讨论:性与阶层的相互建构

4.6.1 阶层构建着性

4.6.2 性也在构建着阶层

4.6.3 相互建构

第5章 性别之性

5.1 阴蒂知识及其作用

5.1.1 无知者何其多

5.1.2 女性的悲剧

5.1.3 知识促进女性的自信

5.1.4 知识推动男性的尊重

5.1.5 自己领悟自己的路

5.2 性的交往与沟通

5.2.1 社会交往:性之条件

5.2.2 异性友谊在增加

5.2.3 男性的“性启动”越来越快

5.2.4 性喜好的沟通:为什么三缄其口?

5.2.5 “性福”在于息息相通

5.3 性别气质的主体建构

5.3.1 为什么研究,怎样研究

5.3.2 提纲挈领的认识

5.3.3 男性每况愈下,女性节节攀升

5.3.4 自我评价的影响因素

5.3.5 内指与外指,泾渭分明

5.3.6 性别气质,谁在评论谁?

5.3.7 “中性化”趋势,一个伪问题

5.4 多元的社会性别与性取向

5.4.1 不是新现象,而是新理解

5.4.2 性取向:主体建构的成长

5.4.3 支持“同性恋平权”是高阶层表现之一

5.4.4 “同性恋”的呈现

5.4.5 性别的多元化已经来临

5.4.6 什么人是完全异性恋?

5.4.7 “男男性行为者”辨析[9]

5.4.8 对MSM概念的质疑

5.5 讨论:性,不应有别

5.5.1 性,真有性别之分吗?

5.5.2 异性恋也并不必须“男女有别”

5.5.3 性,请取消性别这一划分

第6章 关系中的性

6.1 爱不分先后:婚前性行为

6.1.1 未婚:无性交不等于无性

6.1.2 未婚性交:方兴未艾

6.1.3 什么阶层依然在“婚前守贞”?

6.1.4 婚前有性≠“性混乱”

6.1.5 “不婚同居”的道德创新

6.2 “无性婚姻”行将逝去

6.2.1 性生活与日俱增

6.2.2 紧张与压力是性生活的杀手

6.2.3 婚姻磨损

6.3 夫妻爱情与“性福”

6.3.1 夫妻爱情在减少

6.3.2 “性福”却在增加

6.3.3 丈夫,性由心生

6.3.4 女性,依人依旧

6.3.5 鞋合适不合适,只有脚知道

6.4 性关系中的性高潮

6.4.1 性高潮频率:丈夫不变,妻子增加

6.4.2 高阶层,高潮多

6.4.3 事在人为

6.4.4 妻子的性高潮为什么更少?

6.4.5 性高潮的价值与意义

6.5 性行为革命:性技巧的社会禁忌之瓦解

6.5.1 枝繁叶茂 欣欣向荣

6.5.2 雷池犹在

6.5.3 什么人的性技巧更加丰富?

6.5.4 性技巧推动性高潮

6.5.5 互爱高于性技巧

6.5.6 “唯插入论”是一种文化霸权

6.6 讨论:性生活不和谐的根本原因

第7章 健康的性

7.1 上网与身心健康之关系

7.1.1 网民总数超过官方统计

7.1.2 高阶层上网更多

7.1.3 成年人:上网时间与身心健康无关

7.1.4 青少年的上网与网时:并不比成年人特殊

7.2 性烦恼

7.2.1 总体情况

7.2.2 男女有别

7.2.3 性烦恼也是分阶层的

7.2.4 性烦恼与不良情绪相关

7.2.5 改善性生活,减少性烦恼

7.2.6 性烦恼与生理因素之关系

7.3 性病与风险行为

7.3.1 如何调查的?

7.3.2 性病的增多也是阶层化的

7.3.3 哪些行为的性病风险更高?

7.3.4 性病二次传播的风险

7.3.5 性病的意义因人而异

7.3.6 使用安全套:中国人已有初步自觉

7.3.7 忠贞与爱情:使用安全套的天敌[8]

7.4 新毒品,新威胁

7.4.1 新毒品何其多

7.4.2 使用者:男性、年轻、无婚、有钱

7.4.3 新毒品增加性病风险

7.5 讨论:性的“医学化”与“病态化”批判

7.5.1 何谓“医学化”?

7.5.2 艾滋病时代:性的“病态化”

7.5.3 老根何在?

7.5.4 性在中国的腹背受敌

第8章 少男少女之性

8.1 “性化”时代的中国少年

8.1.1 要研究的问题

8.1.2 调查方法与特色

8.1.3 少年的基本社会特征

8.1.4 少年与父母的关系

8.1.5 少年性格的“老龄化”

8.1.6 萌动的春心+“被闭嘴”的青春期

8.1.7 身心发育中的烦恼

8.1.8 网上的一代

8.2 青少年心中的性与爱

8.2.1 “天不变,道亦不变”

8.2.2 爱情或控制

8.2.3 主流的爱情观

8.2.4 性道德观

8.3 独生子女与“单性别成长”

8.3.1 史无前例的“单性别成长”

8.3.2 独生子女之性并不独特

8.3.3 单性别成长:人为的障碍

8.4 成年人眼中的性教育

8.4.1 谁赞成,谁反对?

8.4.2 以己之心,度人之腹

8.4.3 何必预制明天?

8.5 性教育的效果

8.5.1 令人愤怒的现状

8.5.2 你不教,我怎么学?

8.5.3 谁来教育更有效?

8.5.4 性知识与性行为无关

8.6 少年的性爱

8.6.1 总体情况

8.6.2 个体的社会特征与少年的性

8.6.3 亲子关系与少年的性

8.6.4 性的自我建构

8.6.5 对少男的全面分析

8.6.6 对少女的全面分析

8.6.7 少男少女之别

8.7 讨论:未成年人的性权利

8.7.1 获取性的信息的权利

8.7.2 问责的权利

8.7.3 自主发展的权利

第9章 非主流的性

9.1 男性的多伴侣

9.1.1 定义与辨析

9.1.2 多伴侣在增加

9.1.3 什么样的男性更可能有过多伴侣?

9.1.4 上年之内,什么样的男性更可能有多伴侣?

9.1.5 男性多伴侣的主体建构

9.1.6 男性之性,多元多样

9.1.7 “包二奶”辨析

9.2 女性的多伴侣

9.2.1 理论背景与立意

9.2.2 十年内的显著增长

9.2.3 社会因素与个人选择的作用

9.2.4 价值判断

9.3 婚外之性

9.3.1 十年回顾,风起云涌

9.3.2 丈夫的婚外之性

9.3.3 妻子的婚外之性

9.3.4 最近那个婚外性伴侣的性质

9.3.5 对比:婚外之性并不更好

9.3.6 婚外恋

9.3.7 马太效应

9.3.8 婚内婚外之共存

9.3.9 “离婚难”与“婚外恋”成正比

9.4 一夜情

9.4.1 “纯粹一夜情”情况

9.4.2 2010年“所有一夜情”的细节情况

9.4.3 男性发生一夜情的可能性

9.4.4 女性发生一夜情的可能性

9.4.5 路漫漫

9.4.6 一夜情的社会文化意义

9.5 多人的性行为

9.5.1 交换性伴侣

9.5.2 群交

9.5.3 “多人”的意义

9.6 讨论:异性专偶制

9.6.1 专偶制度的来历

9.6.2 社会性别分析

9.6.3 为什么强求白头偕老?

9.6.4 专偶,不应该是制度,不应该是前提

9.6.5 错的不是专偶

第10章 交易中的性

10.1 非商业的买性与卖性

10.1.1 发展趋势

10.1.2 对男性买性的分析

10.1.3 女性的卖性分析

10.1.4 性为什么不应该买卖?

10.2 “男客”分析

10.2.1 “男客”在增加

10.2.2 找“小姐”的细节

10.2.3 什么因素在促进找“小姐”?

10.2.4 在婚男性为什么要找“小姐”?

10.2.5 官方统计数据的解读

10.2.6 “禁娼”何以无效

10.2.7 定性研究:找“小姐”的建构

10.3 “小姐”为什么能生存?

10.3.1 研究方法与策略

10.3.2 “色胆大于贼胆”: “严打”,打不掉客人的需求

10.3.3 “‘扫黄’年年有,‘小姐’就不走”

10.3.4 “严打”下,性产业进行结构调整

10.3.5 分析与总结

10.3.6 本研究的特色和创新

10.4 讨论:卖淫不是性

10.4.1 “禁娼”怎样走到今天的?

10.4.2 关键何在?

10.4.3 “小姐”动了我们的什么?

10.4.4 “小姐”的风险来自“被有罪”

第11章 性的防护

11.1 童年的性接触

11.1.1 总体情况

11.1.2 性接触并不必然是伤害

11.1.3 主体建构视角的解释

11.2 暴力与性

11.2.1 夫妻打架在减少

11.2.2 性生活中的勉强在减少,但是强求在增加

11.2.3 被迫的性与暴力的性减少了

11.3 性骚扰

11.3.1 觉悟提高,被害减少

11.3.2 言语的性骚扰:谁在说?

11.3.3 动作的性骚扰:谁在做?

11.3.4 性骚扰总计

11.3.5 “性骚扰”这一概念,就是一种主体建构

11.3.6 什么样的女性被动作骚扰了?

11.4 讨论:主体建构视角的最佳例证

11.4.1 谁来判定“性侵害”?

11.4.2 我们了解男性这个主体吗?

第12章 论调查方法

12.1 整体真实度:减少问卷调查失真的新方法

12.1.1 问题的提出

12.1.2 被调查者的自我评价

12.1.3 调查员的现场监测

12.1.4 回答时间的检验

12.1.5 整体真实度的确定与意义

12.1.6 努力提高关键提问的真实度

12.1.7 真实=减少失真

12.2 属性变量的量化转换初探:“有条件赋值法”

12.2.1 问题的提出

12.2.2 赋值过程

12.2.3 赋值的机制

12.2.4 “赋值法”的条件

12.2.5 讨论

12.3 隐蔽人群的规模推算

12.3.1 “参数推算法”的需求

12.3.2 研究目标

12.3.3 具体过程

12.3.4 规模推算的结果

12.3.5 应用检验

12.3.6 应用条件

12.3.7 规模推算的意义

12.4 网站调查批判

12.4.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方法

12.4.2 网站调查样本的社会阶层分布严重偏离实况

12.4.3 网站调查兴旺及其恶果的社会文化原因

12.4.4 网站调查的非科学性

12.4.5 发展建议

12.5 讨论:研究方法反思

12.5.1 定量调查不适用于非理性生活

12.5.2 统计数字:情况变了,社会变了,还是人变了?

12.5.3 偏见足够多,真实才能有

第13章 总论:“全性”

13.1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反思

13.1.1 经典的社会分层不适用于女性

13.1.2 女人的性伴侣数为什么少于男人?

13.2 “全性”新概念:本研究的全面设计

13.2.1 全性

13.2.2 全性调查问卷的设计

13.2.3 变量的整理

13.3 “全性”总分

13.3.1 2010年的情况

13.3.2 历史变化

13.3.3 社会因素所发挥的作用

13.4 开放与保守:“全性”的倾向

13.4.1 独特程度的统计构建

13.4.2 历史变化的倾向

13.4.3 社会因素的作用

13.4.4 性的阶级的设想

13.5 中国性文化的走向

13.5.1 21世纪以来的回顾

13.5.2 发展的可能性

13.5.3 笔者的价值立场:“三国演义”

致谢

性之变是2013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潘绥铭。

得书感谢您对《性之变》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家庭与性别评论(第6辑) 电子书

本书是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的集刊之一,展示了海内外围绕家庭与性别领域相关专题的多样化视角和最新成果。本书为集刊第6辑。
文化主体性的思考(费孝通学术思想研究) 电子书

一部有关费孝通学术思想的研究著作,重新评价和解读各种社会现实问题。
欲望与尊严:转型期中国的阶层、性别与亲密关系 电子书

本书以婚外包养关系为棱镜,透视市场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亲密关系及其背后的情感逻辑与伦理实践。
中国海洋社会学研究(总第3卷) 电子书

中国社会学会海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海洋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承办刊物,本册是第3卷。
中国海洋社会学研究(2016年卷:总第4期) 电子书

中国社会学会海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海洋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承办刊物,本册是第4卷。
中国海洋社会学研究(总第8卷) 电子书

中国社会学会海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海洋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承办刊物,本册是第8卷。
中国女性文化(第21辑) 电子书

本书聚焦学术性、前沿性问题,文学与文化交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