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艺术史中的汉晋与唐宋转折"国际学术研讨会成果,目的为推动汉晋与唐宋时期的艺术史研究。
内容简介
《艺术史中的汉晋与唐宋之变》为2012年6月25至26日"艺术史中的汉晋与唐宋转折"国际学术研讨会之成果集结而成。本次会议之目的,在于推动汉晋与唐宋时期的艺术史研究。
魏晋时期为中国图象文化史中所谓「艺术自觉」诞生的关键阶段。过去由于材料的限制,相关讨论多集中在东晋顾恺之的传世画作或是画论著述研究。在新出土考古材料的辅助下,若能将墓葬图象材料与传世画作、文献相对照,重新审视汉末至魏晋时期绘画发展的过程与变迁,当有助于扩展学界对于这一转折时期的研究。
唐宋变革在性质、内容与涵盖的层面都与魏晋变革有本质上的差异,向来为史学界所重视,相形之下,目前仍然缺乏关于唐宋转折的艺术史研究。本论文集即希望能由汉唐之际的佛教相关图象变迁、唐宋之际「绘画」图象呈现方式的革新等方面切入问题,为汉晋与唐宋时期的艺术史研究提出新见。
作者简介
作者石守谦,1951年生,艺术史研究者,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士。曾任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教授、兼所长,台北故宫博物院副院长、院长等职。他是台湾新艺术史研究的开创者,以文化史的角度研究绘画取得了很多的成就。2012年7月5日当选第29届中央研究院院士。石守谦的研究以文化史角度对画史风格转变提供了新的理解。其研究领域包括画史风格与文化环境间的关系、区域发展、中日交流与雅俗问题等。专著有《风格与世变—中国绘画十论》《从风格到画意—反思中国绘画史》《移动的桃花源—东亚世界中的山水画》与论文多篇,在中国艺术史界享有极高声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导论一 从追求神仙到佛土世界——汉唐之际图像的变迁
导论二 “绘画”的觉醒——唐宋间图像呈现方式的新发展
朱家道村唐墓壁畫與“繪畫”的覺醒
9世紀以前的圖像呈現
繪畫覺醒後的圖像呈現
觀看者的出現
繪畫與雕塑、版畫發展間的關係
參考書目
Ⅰ 仙马、天马与车马——汉镜纹饰流变拾遗
一、仙馬與獸帶鏡
二、天馬與四獸鏡
三、車馬與畫像鏡
四、鏡類的互通
五、風格的差異
六、結語
參考書目
Ⅱ 汉晋之间劾鬼术的嬗变和鬼神画的源流
一、原本《山海經》是否有圖
二、秦漢時期的劾鬼術
三、魏晉時期的劾鬼術
四、魏晉時期光學和視覺知識的發展
五、鬼神畫的源流
六、結論
參考書目
Ⅲ 吐鲁番吐峪沟石窟考古新发现——试论5世纪高昌佛教图像
一、工作概况
二、主要收穫
三、相關問題的探討
四、結語
參考書目
Ⅳ 由墓阙到浮图——四川绵阳平杨府君阙研究
一、前言
二、平楊府君闕的現状與漢代畫像
三、南朝造像龕內容的檢討
四、造像龕的相關問題
五、由墓闕到浮圖
六、小結
參考書目
Ⅴ 云气纹的进化与意义
前言:問題所在
一、雲氣紋的發生與氣的概念
二、雲氣紋與神仙
三、佛像風格的中國化與雲氣紋
四、大畫面變相圖和雲氣紋
結論
參考書目
Ⅵ 7、8世纪观音造像的繁衍
一、觀音的傳統形式
二、變化觀音
三、十一面觀音
四、變化觀音個案研究
參考書目
Ⅶ 一字佛顶轮王与炽盛光佛——佛教星宿信仰图像的唐宋之变
一、前言
二、過去研究成果
三、唐代密教星宿信仰經典
四、出土圖像
五、文獻記錄
六、結論
參考書目
Ⅷ 复原唐代绘画之研究——以屏风壁画为焦点
一、關於復原唐代屏風壁畫之考察
二、對傳世作品的研究方法——在東亞繪畫史之中
三、對正倉院“國際性”之再思考——對於唐代美術的再構築
參考書目
Ⅸ 唐代护法神式镇墓俑试析
一、關於唐代鎮墓神煞名目考證的回顧
二、北朝至唐代前期守護神或護法神形象作為鎮墓神煞在表現形式上的轉變
三、護法神式鎮墓俑身份和形象特征的來源
四、結語
參考書目
Ⅹ 墓主像与唐宋墓葬风气之变——以五代十国时期的考古发现为中心
一、再度流行的墓主像
二、五代十國墓主像為何採取雕塑的形式
三、祭祀風氣之盛與墓葬的享堂化
結論
參考書目
Ⅺ 8至11世纪的花鸟画之变
一、緒論
二、花鳥畫的語法:從“造景”角度而論
三、花鳥畫的醞釀
四、花鳥畫發展的基礎條件
五、花鳥畫的成立
六、花鳥畫的發展
七、結論
參考書目
Ⅻ 唐宋时期佛教版画中所见的媒介转化与子模设计
一、從“畫”到“版畫”的媒介轉化
二、北宋杭州《法華經》版畫
三、區域比較與交流
結語
參考書目
艺术史中的汉晋与唐宋之变是2016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石守谦。
得书感谢您对《艺术史中的汉晋与唐宋之变》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