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与真实——读《驰骋三界:汉代神兽的图像世界》

于当鲲、刘喆 来源: 澎湃新闻 2025-04-11

“神兽”经常出现在各类文学、影视作品中,是伴人成长的经典题材。著名文学家鲁迅先生在回忆自己的儿时往事时,专门提到绘图的《山海经》是他当时“最为心爱的宝书”(《阿长与〈山海经〉》)

“神兽”经常出现在各类文学、影视作品中,是伴人成长的经典题材。著名文学家鲁迅先生在回忆自己的儿时往事时,专门提到绘图的《山海经》是他当时“最为心爱的宝书”(《阿长与〈山海经〉》),里面有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通过阅读乃至口口相传等方式,我们很容易获得对种种“神兽”的感性认识。但若欲系统了解不同“神兽”背后的复杂文化和思想观念,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则需要扎实的学术研究。李重蓉博士的新著《驰骋三界:汉代神兽的图像世界》(浙江古籍出版社2024年9月出版)就是一部深入探讨汉代神兽图像之形成演变、形象组合及其文化内涵的作品。

《驰骋三界》共12章,20余万字,全书围绕“神兽之形成”“神兽之形象组合”和“神兽之内涵旨意”三个核心问题,对龙、虎、天禄、辟邪、麒麟、牛、羊、鹿、獬豸、蟾蜍、玉兔、猴、神鸟、神鱼、鸮鸟等汉代神兽图像进行了系统梳理与分析。这些神兽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由多种动物的部分躯体组合而成,如龙、麒麟等。第二类是以一种动物为主体改造而成,如天禄、辟邪、獬豸等。第三类则是以现实中存在的动物为基础进行“神化”加工而成,如虎、鹿、猴、鱼、鸟等。从具体内容上看,《龙虎组合——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梳理了从新石器时代到汉代的龙虎组合图像,指出龙虎组合蕴含着勇猛驱邪的功能、象征着世俗权势的愿望,同时体现着生死时空转换的升仙想象。《天禄辟邪——镇宅石狮的祖先》依据现存的实物资料,认为汉代天禄、辟邪是以狮子为原型,有翼,头顶带角的神兽,其中独角兽为“天禄”,双角兽为“辟邪”。天禄、辟邪在汉代曾是镇邪除凶、威严无双的陵墓石兽,后来逐渐演变为府宅门前的看门兽。《像羊像马又像鹿的汉代麒麟》指出麒麟在先秦秦汉时期是象征太平盛世的吉兽。汉代麒麟的常见类型有羊形、马形、鹿形三种,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头顶竖独角,与现实中的羊、马、鹿不同。麒麟常与其他神人、神兽组合出现,象征长生吉祥之意。《外来牛怎么成了汉代本土神》分别梳理了汉代日常生活中和神化中的牛形象,指出牛在汉代的社会生产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人们对它加以“神化”,衍生出了牛首神、獬豸等形象。作为神兽的牛被赋予的驱魔辟邪、公正严明等特质,正是它自身性格的凝练与升华。《为什么平淡无奇的羊能够成为神兽》指出汉代画像石中存在带翼羊、仙人乘羊、羊首等几类神话色彩明显的图像。而羊之所以被“神化”,与其契合儒家的思想观念密切相关。神羊蕴含吉祥之意,同时具备驱魔辟邪、协助升仙等寓意。《群雄为何要“逐鹿”》指出鹿是中外早期艺术中常见的动物形象。汉代的鹿的图像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对现实生活场景中鹿的描绘,如狩猎图像中的鹿;另一类则将鹿进行神化,如仙境中与仙人、神兽组合出现的鹿。鹿是皇家苑囿中的常见动物,因而逐渐具备了寓示兴亡的文化意涵。秦汉时期,社会上出现了“逐鹿说”,以逐鹿比喻争夺天下。《獬豸——汉代的执法神兽》通过梳理壁画、画像石、雕塑等资料,指出汉代的獬豸多以独角牛为标准形象。獬豸作为执法神兽,专门守护法律的公平正义,是我国古代法制精神的象征。其被放置在墓葬中,有震慑邪恶,守护墓室安全的作用。《从蟾蜍到玉兔——月亮神兽变形记》指出汉代的月神为人身蛇尾或龙尾的女子形象,并非嫦娥。而月亮神兽起初最常见的是蟾蜍,大约到东汉晚期,才更多变为玉兔。汉代以后,月亮女神逐渐演变为嫦娥,并与玉兔形成组合。《猴子为什么是多个民族的吉祥物》介绍了汉代较为常见的猴图像,汉代人不仅认识到猴子可能具有防治马疫等医学功能,还赋予它象征封侯、繁衍子孙、帮助升仙等吉祥瑞意,反映出猴子的与众不同。《镌刻在葳蕤鸟羽上的缱绻情思》讨论了汉代的神鸟形象,包括多头或多足神鸟、人首鸟身神、鸟首兽身神等,指出鸟崇拜反映了崇尚自由飞升的民族心理和豪迈激昂的时代风貌,同时体现了祈盼吉祥如意的风俗。《神鱼图像的升仙与爱欲想象》梳理了汉代的神鱼图像,将它们分为飞鱼、三鱼共首、鲵鱼及鱼车图等几类,指出汉代的鱼或象征男女情爱,或象征吉祥,或被视为沟通神仙世界与人间的媒介,具有迎接凡人前往仙界的神奇力量。《猫头鹰是战神还是恶鸟》指出汉代文献与图像中的鸮鸟形象并不一致。文献中的鸮鸟被当作恶鸟,而图像却明显透露出对鸮鸟的尊崇,认为其具有驱邪避凶,引导升仙等作用。汉代人常将鸮鸟与神兽仙人等图像相组合,表现出对鸮鸟的敬畏。

《驰骋三界》至少存在三个比较突出的优点。一是有明确的问题意识。本书以汉代神兽图像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图像的内容与文化意涵,探索汉代的思想与信仰问题,进而讨论当时的历史文化与社会生活。根据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理论,图像研究分为前图像志描述、图像志分析和图像学阐释三个层次。这一理论有助于全面揭示图像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但文化阐释不是率意的,而是需要以扎实的历史文献研究为基础。本书以图像阐释为核心,结合文献资料,打通了图像与图像、图像与文字之间的界限,使它们能够相互印证。作者综合运用历史学、美术考古和博物馆学的方法,严谨考证神兽的定名、外型与内涵,很好地把握了相关问题的研究尺度。二是材料丰富,知识性强。本书引用了大量的图像和文献资料,其中神兽图像共211幅,包括画像石、画像砖、壁画、铜器、陶器、金银器、木器、帛画等不同材质和不同器物上的图像。不仅来源广泛,而且囊括了帝王、官僚、平民百姓等不同的社会阶层,较为全面。文献方面,本书所征引的古籍包括但不限于《史记》《汉书》《续汉书》《后汉书》《尔雅》《山海经》《穆天子传》《异物志》《述异记》《搜神记》《春秋繁露》《说文解字》《淮南子》《文子》《抱朴子》《西京杂记》《列仙传》《初学记》《酉阳杂俎》《封氏闻见记》《太平御览》等,上至先秦秦汉,下至唐宋明清,经、史、子、集均有涉及,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献积累。三是语言流畅,可读性强。本书以文解图,利用精准的文字描述为读者分析神兽图像所蕴含的文化意涵。书中行文不仅自然、生动,而且兼顾细节与整体,令读者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能享受文字之美。

当然,本书同样存在若干不足之处。首先,对神兽图像组合问题的处理稍显粗糙。如第一章《龙虎组合——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中将龙虎组合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二维平面上的图像组合;第二种是三维立体的图像组合;第三种是多元组合,龙、虎之间夹杂着其他人物、动物或器物,它们并非画面主体图像,而是和其他元素并排在一起。事实上,第三种情况已经不属于所谓龙虎组合,其画面含义也与单纯的龙虎组合迥异。因画面中同时出现了龙、虎形象就将其视为龙虎组合的做法显然是不科学的。其次,对神兽图像的解读存在“模式化”的倾向。本书在阐释神兽图像的文化意涵时,往往称其具有驱邪避凶、导引升仙等功能,这种“模式化”的解读虽然大体无误,但却一定程度上遮蔽了神兽图像的复杂性。试举一例:本书第五章《为什么平淡无奇的羊能够成为神兽》指出羊本是随处可见的寻常动物,其之所以被“神化”为神兽,是因为它丰美温顺、朴素绵柔的特质契合了人们的审美心理与精神需求。神羊既有吉祥寓意,又有驱魔辟邪和协助升仙等功能。不过翻检史籍可知,秦汉时人对羊的认知绝不仅仅有“温顺”这一特质。《史记·项羽本纪》载巨鹿之战前,项羽曾向宋义请战,宋义曰:“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故不如先斗秦赵。夫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又下令军中曰:“猛如虎,很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此处将羊与虎、狼并举,可知羊在时人的认知中有固执、强悍的一面。本书对此并未讨论,显然是不合适的。再次,具体论述中还存在一些瑕疵。如本书第二章《天禄辟邪——镇宅石狮的祖先》指出天禄、辟邪在汉代曾是陵前石兽,后来逐渐演变成了府宅门前的看门兽。但对于变化的过程,书中仅略作交代:“魏晋南北朝和隋唐以来,本土的狮子艺术深受波斯萨珊文化影响,狮子的头部开始增加卷发,身体形态日益变得像犬一样蹲坐。”实际上这只是解释了天禄、辟邪形象演变的问题,并未揭示它们何以从陵墓石兽转变为府宅看门兽,让人意犹未尽。又如第四章名为《外来牛怎么成了汉代的本土神》,然通读全文,并未见到关于“外来”的任何注解。事实上,牛是我国的本土物种,为“六畜”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即已开始驯化。先秦文献中有大量关于“牛”的表述,故“外来”一词,着实令人难以理解。再如第十一章《神鱼图像的升仙与爱欲想象》,作者在论述所谓“飞鱼”形象时,使用了西晋时期的画像砖材料,这显然超出了汉代神兽图像的范围。

尽管本书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整体上看仍然瑕不掩瑜,是一部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匠心之作。本书借助神兽图像向读者展示了包含天、人、幽冥三界在内的汉代人的精神世界,探讨了汉代人的世界观与生死观,为读者提供了一次跨越时空的文化之旅。本书在个别章节的论述中与同时期西方的情况进行了对比,如獬豸与独角兽的对比,鸮鸟的对比等。这是本书的一个亮点,有利于凸显中国文化的特质。不过由于大部分章节并无中西比较的内容,难免令人感到遗憾。希望作者能够继续勤奋创作,早日推出新的作品,以飨读者。

最新快讯

中国中医科学院10日在京召开中医药交叉学科和智能科学大会,发布中医药大模型评测标准《面向行业的大规模预训练模型技术和应用评估方法 第12部分:中医药大模型》等多项成果。在会上了解到,这一标准首次构建了中医药领域大模型量化评估体系。根据这一标准,中医药大模型评估聚焦技术和应用能力两方面,标准主要覆盖场景丰富度、能力支持度、应用成熟度三大能力域,13个能力子域,30余个能力项。三大能力域主要关注中医药大模型应用场景的覆盖广度、中医药大模型的全流程技术能力、中医药大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服务质量及效果。

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主办的第二届电力行业科技创新大会日前在广州举办。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黄学农出席会议并致辞指出,我国已成为全球新能源并网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科技创新有力支撑电力安全稳定供应和绿色低碳发展。(中新网)

据新华社深圳5月10日电 ,5月8日至10日,以“价值重塑”为主题的第二十五届中国零售业博览会在深圳举行。从智能货架、冷链设备、无人车与无人机等硬件产品,到叠加了AI技术的实时采集数据、智能分析、自动下达指令的软件系统,本届博览会集中展示零售行业全产业链上的前沿技术、创新设施设备、特色商品及智慧零售解决方案。(上证报)

据央视新闻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国家数据局联合发布通知,全面推行“信用代证”制度,以专项信用报告替代有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此举旨在简化企业行政手续,提高办事效率。专家指出,“信用代证”利用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汇集各领域违法信息,减少市场主体需向多个部门申请证明的负担。未来将进一步完善信用报告标准,推动跨区域互认,实现信用报告应用的广泛推广,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和提升行政服务效能。

《科创板日报》10日讯,苹果今日向渠道商下发了调价通知,这也是苹果首次在周六宣布调价。苹果iPhone 16 Pro Max 所有容量版本降价160美元,对应1313.06元人民币;而 iPhone 16 Pro的128GB版本降价176美元(对应1445.27元人民币),其他版本同样降价160美元。有渠道商认为苹果此次调价就是在为即将到来的618大促做准备。(财联社)

5月10日,记者从多位阿里巴巴内部人士处获悉,阿里巴巴已全面打通了内网(内部论坛)权限,并调整员工跨业务流动机制、启动工牌焕新。5月9日,针对“马云5月10日回归阿里巴巴,将要重启大集团模式”相关消息,记者向阿里巴巴集团求证,截至发稿,暂无回应。阿里巴巴内部人士向记者表示,“马云回归是绝不可能的,并且马云是创始人也从来没离开过”。

查看更多
你可能喜欢
被讨厌的勇气 电子书
《万维钢·精英日课》第三季专题解读,一套强人的生活哲学。
苗族银饰文化产业调查研究 电子书
本书对苗族银饰文化产业课题的提出及其意义进行阐述,定义了苗族银饰文化产业的内涵,明确了苗族银饰文化产业调查研究的目的,叙述了银饰艺术与苗族群体的依存关系;对苗族银饰的市场分布与制作工艺的调研,叙述了作者在黔东南、黔东、黔南及湘西实地调研的情况;通过与工作人员、苗学专家、银匠通信访谈以及文献收集、鉴别等多种研究方法对苗族银饰的文化与产业价值进行调查;对苗族银饰文化产业的现状与发展进行研究。
客户关系管理:建立、维护与挽救(第2版) 电子书
借鉴和吸收了国内外客户关系管理的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客户关系管理的理念与技术。
向流程要利润:构建精益化流程管理体系 电子书
企业运营管理流程解决方案:实用、系统的方法论,提升流程管理能力。
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 电子书
一部可以穿透时间的个人成长方法论。7大底层概念,20个成长关键词,助你走出焦虑与迷茫。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 电子书
本教材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将国内外当代社会思潮进行了说明,并结合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和视角做出了评判,相关论述尽可能衔接中办文件通报的内容和要求,突出主流意识形态的主流评价,为学生了解、掌握当代社会思潮提供一般的方法论指导。具体来说,本教材内容分为六章,即马克思主义论社会意识与意识形态、“当代社会思潮”及其谱系、当代社会思潮的一般特征、主要社会思潮批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社会思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