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开幕,中国案例呈现“容·智慧”

陆林汉 综合报道 来源: 澎湃新闻 2025-05-12

5月10日,第19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在威尼斯开幕。此次双年展由意大利建筑师卡洛拉蒂(Carlo Ratti)担任总策展人

5月10日,第19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在威尼斯开幕。此次双年展由意大利建筑师卡洛·拉蒂(Carlo Ratti)担任总策展人,以“智能、自然、人工、集体”(Intelligens. Natural. Artificial. Collective. )为主题,邀请人们探索建筑如何应对气候变化。

除主题展外,本届双年展还包括66个国家的参展作品,其中呈现了不少中国案例与智慧,如张永和的“塱头实验”讲述了一个七百年岭南古村蝶变新生的故事、OPEN建筑事务所影像装置项目《自然三部曲》中的UCCA 沙丘美术馆、山谷音乐厅、时光塔。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馆则由建筑师马岩松担任策展人,展览主题为“容·智慧”,展现通过建筑语言诠释的“天人合一”的哲学。

威尼斯建筑双年展自1980年起作为独立的建筑展览开始举办,1980年的首届展览由意大利建筑师和学者Adalberto Libera主持。最初,建筑双年展主要关注展览空间的设置和设计,与其他类型的艺术展览有所区别。它一开始是对建筑这一领域的一个探索,后来逐渐发展成了更为系统和国际化的展览平台,其内容涵盖了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建筑理论等多个方面。

威尼斯建筑双年展



聚焦“智能·自然·人工·集体”

由于海平面的上升,威尼斯本身也很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因此这座意大利城市为围绕这一紧迫问题的思想、观点和解决方案的国际聚会提供了一个合适的背景。在策展人卡洛·拉蒂的策划下,第19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主题为“智能·自然·人工·集体”,关注建筑与城市、环境、科技、能源等不同学科的关系,探索建筑应如何“智能”地应对环境危机。同时,双年展还包括了66个国家馆,其中4个国家首次参展:阿塞拜疆共和国、阿曼苏丹国、卡塔尔和多哥。根据公布的数据,本届双年展有望成为威尼斯举办过的规模最大的建筑双年展。

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军械库展馆



主办方希望将双年展转变为一个充满活力的实验室。展览汇集了建筑师、工程师、数学家、科学家、气候学者和其他专家,共同就建筑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的责任提出不同观点。

策展人卡洛·拉蒂说,“建筑一直是应对恶劣气候的回应。从最早的’原始小屋’开始,人类设计便以满足庇护和生存需求为导向,由乐观主义所驱动:我们的创造始终致力于弥合恶劣环境与我们所需的安全、宜居空间之间的鸿沟。”

策展人卡洛·拉蒂



“今天,随着气候的愈加严峻,这种动态的应对方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洛杉矶的火灾、瓦伦西亚和谢尔普尔的洪水、锡西里的干旱中,我们目睹了水与火以前所未有的猛烈程度袭击我们。”卡洛·拉蒂说,“几十年来,建筑界应对气候危机的方式一直集中在缓解——设计以减少我们对气候的影响。但这种方式已经不再足够。是时候让建筑拥抱适应性了:重新思考如何为一个改变了的世界进行设计——建筑必须像我们现在为之设计的世界一样,变得更加灵活和动态。”

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主题展展览现场



主题展的另一个重要焦点是对人工智能形式的分析,双年展将展示人工智能如何用于城市规划,展示其如何帮助检测可用于重建工作的废弃物,将城市转变为城市采矿的场所。展览还探索了威尼斯与水的独特关系,专注于水管理和净化技术等。遍布双年展场地的装置、原型和实验将威尼斯本身变成了一个活生生的实验室,融合了数字和物理空间,以鼓励参与和合作。

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主题展现场



对于“智能、自然、人工、集体”的主题,威尼斯双年展主席布塔福科曾在接受澎湃艺术采访时称:策展人和主题的选择基于一个核心方向:未来。双年展始终倾向于邀请在国际舞台上具有代表性的专业人士,他们能够更好地推动朝这一方向的工作。通过艺术、建筑、音乐、戏剧、舞蹈和电影等学科,威尼斯双年展为其策展人提供书写未来世界篇章的可能性,而不是重复已经发生的过去。

双年展中的中国智慧

在双年展的主题展中亦呈现了不少中国案例。其中,“塱头实验”是由建筑师张永和所率领的非常建筑与唯品会公益联合呈现,以记录项目三年来发展历程的影像纪录片与环保材质制作的模型作为载体,讲述一个七百年岭南古村蝶变新生的故事。塱头村始建于南宋末年,距今已有超过七百年历史,是广州仅有的两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之一。2021年起,相关团队针对古村落进行了保护修缮,通过建设春阳台艺文中心、和春住文化乡墅、太阳永照积墨楼古村常展、心画中国沉浸式光影艺术展、塱那头草地、市集商铺等多元文化业态,着力让文化在乡村迸发出真正的生命力。在展览中,除了模型和影片的诉说外,这一项目还呈现了艺术家温秋雯创作的极具岭南文化特色的塱头鱼灯,带到威尼斯的贡多拉船上进行巡游。

“塱头实验”项目



OPEN建筑事务所则携手导演张楠,呈现影像装置项目《自然三部曲》。 该影像聚焦于 OPEN 近年来完成的三个建筑作品:UCCA 沙丘美术馆、山谷音乐厅、时光塔。这三座建筑虽各自回应自身独特的语境,却有着共同的建筑理念:对自然的敬畏、在严苛环境 中的耐候,以及对天体循环的呼应。它们都致力于捕捉无形的能量,并给人带来触动内心的体验,帮助人们重新发现自己与生俱来的感知力,在日益被科技割裂的现实世 界中重拾归属感。

影像装置项目《自然三部曲》



在主展览之外,中国馆的呈现无疑是令人关注的。此次中国国家馆展览由建筑师马岩松担任策展人,展览主题为“容·智慧”。马岩松说,对于中国人来说,“自然”并不只是今天普遍理解的自然材料和技术,或者是“环境友好”,而是一种天人相融的世界观,认为人与天地宇宙万物实际上是一体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自然万物也因此有了人类的生命、情感和智慧。

中国馆希望通过建筑语言重新诠释“天人合一”的哲学,探讨人与自然的情感联系如何在技术主导的现代社会中延续。这不仅是对总主题的回应,更试图为全球建筑界提供一种东方的解决方案。

“插件更新城”模型照片(图源:众建筑)



其中,众建筑团队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龙瀛课题组合作,以“插件家”主题为出发点,重新构想了未来城市发展的全新图景。从2013年开始,众建筑就针对各地老城区、市郊和乡村长期存在的基础设施不完善的情况,开发了“插件家”系统,为房屋密闭、保温、隔声、防潮不佳等问题,提供了一套包含多种功能模块的系统化解决方案。

景山公园,《北京中轴线的春天》视频中的静帧(图源:沙丘研究所)



沙丘研究所呈现了影像作品《北京中轴线的春天》。该作品是在7.8千米的北京中轴线上选取景山、钟鼓楼、前门等节点,采用前沿科技手段,让它们呈现出“当代山水”之感。

面对当代的紧迫挑战

在此次双年展中,意大利国家馆将目光投向地中海及周边海洋,不是将其视为边界,而是将其视为塑造文化、建筑和气候意识转变的积极因素。展馆中的案例为面临海平面上升和环境变化压力的沿海城市和脆弱的生态系统提出了新的建筑方法;德国馆推出了“STRESSTEST:适应极端高温”展览,深入探讨气候引起的过热这一日益严重的威胁。这一展馆汇集了建筑、城市规划和环境研究方面的专业知识,探讨气温上升如何重塑人类、动物、植物和城市的生活。

德国馆展览作品



奥地利馆推出“更好的生活机构”展,涉及住房和未来生活等问题;比利时馆的主题是“构建生物圈”,探索植物智能在塑造未来建筑方面的潜力。展览深入探讨了建筑如何以促进可持续性和宜居性的方式与植物相结合,项目设想的城市空间更具可持续性,能够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和城市热岛。

奥地利馆展览作品


比利时馆展览作品



巴西馆展示的主题是“(RE)创新”,研究祖先的知识与当代城市基础设施之间的交集,反映了亚马逊地区最近的考古发现,以重新思考现代城市的社会环境挑战;阿尔巴尼亚馆的展览探索建筑与社会之间不断发展的关系,反映阿尔巴尼亚的文化和城市转型。

西班牙馆的“内部性”探讨了建筑、环境和可持续性之间的交集。展览强调了建筑如何通过采用当地、可再生和低碳材料(如木材、石材、软木、黏土和植物纤维)的项目来平衡生态与经济。

巴西馆


西班牙馆



展览中的感官体验

在双年展中,不少展馆的展览强调了感官体验。例如,澳大利亚馆展出由原住民设计团队设计的“家”展览,这是一个身临其境的感官驱动型展览,通过参与式设计,在全球舞台上促进土著和非土著社区之间的对话,颂扬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和土著知识体系。

澳大利亚馆



卢森堡馆呈现的是一场声波探索,将建筑话语重新定位为听觉,研究了卢森堡境内的声波景观,邀请参观者通过身临其境的聆听来体验建筑;瑞士馆举办了“最终形式由现场建筑师决定”展览,通过先锋女建筑师利斯贝特·萨克斯的视角对展馆进行了重新想象,以探索女性在建筑史中的作用以及设计中不断演变的包容性概念。展览将现场录音制作的音景与特定场地的互动交织在一起,为参观者提供身临其境的感官体验。

卡塔尔馆



土耳其馆以 “根基 ”为主题,深入探讨了土壤作为生态和文化档案的作用。它强调了土壤作为生命实体、生态系统以及记忆和知识来源的作用。通过感官体验、科学文献和跨学科作品,探索了土壤如何将过去的文明与未来的可持续实践联系起来,并将传统建筑方法与创新研究相结合。同样聚焦于土壤的还有黎巴嫩馆。该馆推出了“土地的记忆”项目,将建筑定位为环境抵抗的工具。

“Margherissima”项目



据悉,此次威尼斯建筑双年展有11项官方附带活动,这些活动由国际非营利机构主办,跨越威尼斯的不同地点,为建筑在社会中不断演变的角色带来了全新的、跨学科的视角。其中,建筑协会和Nigel Coates共同推出了“Margherissima”——将威尼斯的工业郊区彻底改造成一个繁荣的集体社区,为未来具有气候意识的市民服务。装置将一个污染场地改造成一个可步行的城市模型,悬挂在12米高的灯箱上,通过视频、投影和1:250比例的复杂建筑模型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人们面前,融合了工业废料、家用物品以及玻璃、陶瓷和青铜等手工元素,在模拟时间流逝的循环中点亮。

“水议会:投射性生态社会建筑”



展览“水议会:投射性生态社会建筑”则探讨了水在塑造未来建筑和环境治理方面的变革潜力。研究如何将水融入城市设计,从材料和基础设施到大规模景观干预。展览以加泰罗尼亚、巴利阿里和瓦伦西亚地区为重点,强调水是建筑、政治和生态责任的核心要素,呼吁人们对水治理和城市发展的未来进行集体反思。

2025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将以一场跨越国界的建筑实验,回应人类共同面对的挑战,构建了一个应对气候危机、技术伦理等问题的全球对话场域。

展览将展至11月23日。

(本文综合自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官网、ArchDaily及澎湃新闻此前报道)

最新快讯

从京东内部人士了解,虽然行业对于GMV的口径不同,京东2024年GMV在4.5万亿元左右。根据京东发布的财报,2020年京东最后一次公布其GMV为26125亿元,2021年和2022年,京东披露的GMV增速分别为26.2%和5.6%,以此推算,京东2022年的GMV约为33155亿元。按照随后两年京东的收入增速推算,2024年的GMV预计应该在4.2-4.6万亿左右。(财联社)

据广汽集团官微,5月12日,巴西总统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阁下来华访问期间,与广汽国际总经理卫海岗在北京进行会面交流。双方就广汽品牌进入巴西的阶段性成果、广汽在巴西市场的发展规划、推动中巴绿色出行产业合作等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在与卢拉总统的会谈中,广汽集团明确了在巴西进行本地化生产的计划。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印发《通信建设工程质量提升和安全生产行动方案(2025—2027年)》,其中提出,通过三年努力,通信建设领域质量和安全生产制度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进一步压实,数字化管理手段广泛应用,通信建设工程全过程管理和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治理水平不断提高,从业人员质量安全意识和专业能力显著增强,通信建设工程发展环境不断优化,通信建设市场监管水平稳步提升。

美国在线券商Robinhood 5月13日宣布达成协议,将收购加拿大数字资产产品和服务提供商WonderFi。Robinhood将以每股0.36加元的价格收购WonderFi所有已发行及流通在外的普通股。WonderFi运营着加拿大历史最悠久的两个受监管加密货币平台,托管资产超21亿加元。收购完成后,WonderFi将继续向加拿大客户提供加密产品。这笔交易预计将于今年下半年完成。(界面)

5月13日,乳业品牌认养一头牛发布旗下专业儿童品牌“哞星人”。从产品来看,此次“哞星人”发布了A2型儿童纯牛奶系列新品,包含A2型儿童纯牛奶、A2型有机儿童纯牛奶以及A2型娟姗儿童纯牛奶3个系列,适合儿童年龄段为1岁-12岁。有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儿童牛奶市场规模为372亿元,未来预计以5.6%的年复合增长率继续增长,预计2027年儿童牛奶市场规模将达到469.6亿元。

和此前比亚迪王朝网、海洋网的新车一样,海狮07DM-i也配备第五代DM混动技术,以及“天神之眼”驾驶辅助系统。海狮07DM-i的正式售价,相较于预售价有近2万优惠。在比亚迪方面,对这辆车的定义是“最强奶爸车”。因此除了前面的辅助驾驶配置外,还标配了云辇-C。发布会上,比亚迪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从人社部门有关数据了解到,三口之家才是中国最主要的家庭人数,而汽车最高频的出行乘坐人数1-3人,大5座符合主流需求。相比之下,7座车绝大多数时间是浪费。但在我看来,这款车最重要的是,与王朝网、以及海洋网自家最畅销的宋PLUS拉开差异化,并且成为新的销量担当。所谓五座奶爸车的定位,倒也恰如其分。毕竟一般人有孩子了,肯定得多上点预算,不能给孩子的人生一上来就上强度。在技术方面,第五代DM-i亏电油耗4.3L/百公里、综合续航1400公里。此外,车辆还能选配无人机版本。在市场竞争方面,海洋网方面称,海狮07 DM-i“可油可电”特性对限牌城市家庭用户吸引力较强,预售期订单中高配车型占比超60%,若产能爬坡顺利,月销量有望站上2万辆。但是,第五代DM-i系统新增产能恐怕需要一定时间。不过从产品力和品牌、渠道等层面看,新的海狮07DM-i除了给银河L7,枭龙MAX造成巨大压力,甚至有望从价格更高的理想L6、问界M5手中抢夺部分市场份额。

查看更多
你可能喜欢
被讨厌的勇气 电子书
《万维钢·精英日课》第三季专题解读,一套强人的生活哲学。
苗族银饰文化产业调查研究 电子书
本书对苗族银饰文化产业课题的提出及其意义进行阐述,定义了苗族银饰文化产业的内涵,明确了苗族银饰文化产业调查研究的目的,叙述了银饰艺术与苗族群体的依存关系;对苗族银饰的市场分布与制作工艺的调研,叙述了作者在黔东南、黔东、黔南及湘西实地调研的情况;通过与工作人员、苗学专家、银匠通信访谈以及文献收集、鉴别等多种研究方法对苗族银饰的文化与产业价值进行调查;对苗族银饰文化产业的现状与发展进行研究。
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 电子书
一部可以穿透时间的个人成长方法论。7大底层概念,20个成长关键词,助你走出焦虑与迷茫。
客户关系管理:建立、维护与挽救(第2版) 电子书
借鉴和吸收了国内外客户关系管理的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客户关系管理的理念与技术。
向流程要利润:构建精益化流程管理体系 电子书
企业运营管理流程解决方案:实用、系统的方法论,提升流程管理能力。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 电子书
本教材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将国内外当代社会思潮进行了说明,并结合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和视角做出了评判,相关论述尽可能衔接中办文件通报的内容和要求,突出主流意识形态的主流评价,为学生了解、掌握当代社会思潮提供一般的方法论指导。具体来说,本教材内容分为六章,即马克思主义论社会意识与意识形态、“当代社会思潮”及其谱系、当代社会思潮的一般特征、主要社会思潮批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社会思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