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米巨作绘写伏羲女娲,安徽展石虎最后十年重彩画

宗和 来源: 2025-04-23

伏羲与女娲是中华民族上古神话中的创世神与人文先始,如何在现代性艺术创作中呈现这样的人文先祖与内在精神?

伏羲与女娲是中华民族上古神话中的创世神与人文先始,如何在现代性艺术创作中呈现这样的人文先祖与内在精神?4月22日,“兹山无尽——石虎最后十年重彩画展”在安徽省美术馆正式开幕并对外展出,其中18余米的巨幅布面重彩作品《伏娲纹铭图》是首次面向公众展出,这一巨作的人物形态在解构与重组中呈现出神秘仪式感,画面艳丽而浑厚,又充满现代张力。

艺术家石虎(1942-2023)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画坛创新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有着国际性影响的中国艺术家。此次展览以石虎晚年于广东山村隐居期间创作的30余件重彩画为主。

安徽省美术馆,18余米巨幅布面重彩作品《伏娲纹铭图》展出现场



石虎,1942年出生于河北徐水县,1958年进入北京工艺美术学校学习,1960年进入浙江美术学院学习,1962年应征入伍当兵六年,1968年任教于北京工艺美术学校,1977年任职于人民美术出版社。1978年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中唯一的艺术家随团出访非洲13国,次年出版的《非洲写生》画集在全国产生极大影响,他以其特立独行与求新求变不断成为艺术界争议话题,然而他在借鉴西方当代绘画观念和实践的同时,始终强调中国文化的渊源,并身体力行地进行文化溯源,并以其创作时的直觉、野肆与辽阔,纵横在重彩、水墨、油画、书法、诗歌之间,石虎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画坛创新的代表人物之一,在海外画坛取得巨大成功,成为国际上最有影响力的中国画家之一。

2013年石虎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展后,选择隐居于广东河源和平县山下村,远离喧嚣,潜心创作。这十年间,他以“鸡鸣即起”的日常,将岭南的山野、草木、晨昏与人文积淀转化为笔下的诗性语言。展览以“兹山无尽”为主题,既暗喻自然之无穷,也指向艺术家精神的永恒探索。策展人汪涛认为,石虎晚年的创作“回归内心,以直觉与宏阔的创作成就了艺术生涯的第二次辉煌”。

日暮图  148x105cm  布面重彩  2020年



据安徽省美术馆介绍,此次展览以石虎艺术生涯的最后十年,在广东省河源市山下村隐居期间创作的30余件重彩画为主。隐居十年间,他摒弃浮华,以直觉作画。石虎的重彩画是传统与先锋的激烈碰撞,既延续了中国画的写意精神,又以西方现代艺术拓宽了表现维度。不仅是视觉的革新,更是对周围自然、人物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对文化根源的深度探索。通过这一系列作品,观者可以欣赏石虎晚年创作的创新超越与激荡自由,体会艺术家如何将个人的情感体验与自然景观、历史记忆、东方美学相融合,为观者带来更加丰富的想象和深沉的感动。

茵提图  125x90cm  布面重彩  2020年



展览现场中,18余米的巨幅布面重彩《伏娲纹铭图》(见本文末)是展览的一大亮点,伏羲女娲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神,也是华夏民族的人文始祖。在此幅作品中,观众可以清晰看到石虎纹象思维在画面中的体现,艺术家身上交织的原始野性、现代性探索与文化使命感,令人震撼之余更引发深层思考。《星河图》则是艺术家的自画像 ,星空下的孤影背负画具远行,怀乡情结与东方神秘意境,隐喻石虎一生漂泊求索的宿命感。《秋千图》、《欢天图》则以非理性色彩与线性张力,将民间壁画、皮影等传统元素解构重组,呈现原始主义的神秘震撼。

石虎的重彩画通过浓烈的矿物颜料与繁复的线条层叠,营造出“绚烂而浑融”的视觉效果。石虎打破了传统重彩的“单线平涂”程式,引入水墨的写意性与油画的肌理感。他通过多层色彩的叠加与局部脱落,模仿古代壁画经年累月的斑驳效果,同时借鉴水墨的虚实对比,使画面既艳丽又浑厚。

知名美术史学家、美术评论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邵大箴(1934-2024)生前曾撰文认为,石虎是中西融合派中的弄潮儿,“他是和林风眠、关良等一脉相承的。不同于他们的是,他面对的是西方现代思潮更为剧烈的变动,而且,西方现代思潮的积极成果也已经更清晰地显示出来,但是在借鉴西方绘画观念和实践的同时,石虎始终坚持文人画的传统。”

石虎晚年作品的核心在于对汉字本源——“六书”的回归。他以“字思维”重构画面,将甲骨文、岩画、图腾等远古符号与现代抽象语言结合,形成独特的“象式”表达。他将物象转化为“字象”,在画面中形成符号化的视觉语言。如《伏娲纹铭图》暗含对人性与历史的隐喻,人物形态在解构与重组中呈现出神秘仪式感,画面既艳丽又浑厚,又充满现代性张力。评论家彭德评价“华而不浮,艳而不俗”,在视觉冲击力与精神深度间取得平衡。

石虎晚年在广东山下村



学者、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王鲁湘将石虎的创作定义为“图像化的大地人类学”,其作品融合非洲岩画、玛雅文字、西南少数民族蜡染等多元文明元素,既是对全球化浪潮的回应,也是对中华文化“元浑”特质的溯源。王鲁湘说:“石虎‘世界绘画’的野心尚未被完全解码,而他的‘字思维’理论对人工智能时代的符号学研究亦具启发性。他晚年的隐居与创作,恰似一场孤独的精神远征——在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夹缝中,以画笔构建了一个元浑壮阔的世界。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原副主席、知名文艺评论家毛时安认为,“石虎画作中的解构与立体主义,不同于毕加索,他的罗汉、八仙也不同于中国古代壁画和雕塑。而是化为己有,这谈何容易?可以说,他是这个时代具有纪念碑式的一个艺术巨匠,他给自己的灵魂留下了精神和文化的肖像。”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到6月15日。


最新快讯

据财视传播,5月9日上午,社交媒体盛传一则题为“马云5月10日回归阿里,将要重启大集团模式”的消息,财视传媒据此向马云求证,他回复称“没听说”。上述消息称,据内部人员爆料,“马云5月10日回归阿里板上钉钉了”,而且,“阿里要取消2023年实行的1+6+N模式,重回大集团模式”。值得注意的是,今年5月10日是第二十一个“阿里日”,这是为了纪念2003年“非典”时期阿里人凝结的激情和信念、感谢亲友的陪伴和支持而确定的全体阿里人的节日。据“三言科技”文章称,今天,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在内网发帖,呼吁阿里人“回归初心、重新创业”。他写道,“我们必须抱着从零开始的心态,像创业公司一样思考,从中创造机遇,否则我们面临的只会是风险。”此前的2月17日上午,身为阿里巴巴创始人的马云亮相民营企业座谈会,尽管并未发言,却也引发业界轰动,当时,媒体、自媒体及网民纷纷表示:“马云稳了”,“马云过关了”,“民营经济的春天要来了?”

据知情人士透露,私募股权投资公司Hellman & Friedman已启动了出售得克萨斯州能源软件制造商Enverus的程序,该交易对Enverus的估值可能在60亿美元左右。知情人士称,这家私募股权公司正与花旗的投资银行家就潜在的出售事宜进行合作,这笔交易已吸引了私募股权公司和其他公司的兴趣。由于讨论是私下进行的,这些人士要求匿名。(新浪财经)

近日,新能源检测技术企业“川源科技”宣布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广州产投独家投资。融资资金将用于全系产品迭代升级、全球化品牌矩阵建设及智能检测云平台开发。

今天了解到,市场监管总局对全国881户广告业头部企事业单位开展统计调查,数据显示,第一季度上述单位实现广告业务收入3435.3亿元,同比增长11.3%。我国广告业保持较快增速,实现良好开局。(央视新闻)

据“北京经信”公众号消息,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比赛规则优化建议火热征集中,时间为即日起至5月20日。作为全球首个融合“体育+艺术+应用”的全维度人形机器人赛事,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于8月15—17日在国家体育场(鸟巢)和国家速滑馆(冰丝带)举办。本届运动会旨在通过竞技展示、赛事挑战与场景测试,推动人形机器人在运动能力、协作智能与功能服务领域的突破性发展,加速技术落地应用。

2025年5月8日,新亚科技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共同签署“新亚科技中国区总部及新能源商用车零件部KD制造出口基地项目”投资协议,新亚中国总部、全球研发中心及KD基地正式落户上海临港。

查看更多
你可能喜欢
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 电子书
一部可以穿透时间的个人成长方法论。7大底层概念,20个成长关键词,助你走出焦虑与迷茫。
苗族银饰文化产业调查研究 电子书
本书对苗族银饰文化产业课题的提出及其意义进行阐述,定义了苗族银饰文化产业的内涵,明确了苗族银饰文化产业调查研究的目的,叙述了银饰艺术与苗族群体的依存关系;对苗族银饰的市场分布与制作工艺的调研,叙述了作者在黔东南、黔东、黔南及湘西实地调研的情况;通过与工作人员、苗学专家、银匠通信访谈以及文献收集、鉴别等多种研究方法对苗族银饰的文化与产业价值进行调查;对苗族银饰文化产业的现状与发展进行研究。
被讨厌的勇气 电子书
《万维钢·精英日课》第三季专题解读,一套强人的生活哲学。
自渡 电子书
“墨多先生”写给女性的治愈之书。
向流程要利润:构建精益化流程管理体系 电子书
企业运营管理流程解决方案:实用、系统的方法论,提升流程管理能力。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 电子书
本教材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将国内外当代社会思潮进行了说明,并结合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和视角做出了评判,相关论述尽可能衔接中办文件通报的内容和要求,突出主流意识形态的主流评价,为学生了解、掌握当代社会思潮提供一般的方法论指导。具体来说,本教材内容分为六章,即马克思主义论社会意识与意识形态、“当代社会思潮”及其谱系、当代社会思潮的一般特征、主要社会思潮批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社会思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