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一本脊柱微创外科学的手册,以满足微创骨科的临床的需要。
内容简介
上版书出版后受到国内外的同行好评。近年来微创技术越来越成熟,又有不少新的技术涌现出来,全国三级甲等医院都基本开设了微创脊柱外科专业组。因此,拟将近年来的新技术,如新型的椎间孔镜、腰椎侧路镜、腹膜外腹腔镜、颈椎椎间盘镜、脊柱外固定支架、经皮骶骨钉腰5骶1固定技术等等修订补充,以满足微创骨科的临床的需要。
作者简介
主编戎利民,中山大学党委委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院长,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骨科主任、脊柱外科主任。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编委名单(按姓氏笔画排序)
主编简介
第2版序
第2版前言
第一章 绪论
一、概述
二、我国MlSS的现状
三、我国MlSS医生培养的构思
四、脊柱微创外科的简史
第二章脊柱脊髓的应用解剖学
第一节脊柱的应用解剖
一、椎骨的应用解剖
二、椎骨连结的应用解剖
三、脊柱的血供
四、脊柱的神经支配
五、脊柱的功能
六、脊柱的定位和体表标志
第二节脊髓的应用解剖
一、脊髓
二、脊髓被膜
三、脊膜腔
四、脊髓的血供
第三章微创脊柱外科手术入路解剖学
第一节颈部应用解剖学
一、颈前外侧部解剖层次
二、颈根部
三、颈后部解剖层次
第二节 颈部微创入路应用解剖学
一、上颈椎前路
二、上颈椎后路
三、下颈椎前路手术
四、下颈椎后路手术
第三节胸部应用解剖学
第四节胸椎微创入路应用解剖学
一、经胸骨入路解剖
二、胸腔镜入路解剖
三、椎体成形术的解剖
四、前方胸椎间盘切除术的解剖
五、胸腰椎连接部的前方入路解剖
第五节腹盆部应用解剖学
一、腹前外侧壁
二、盆部
第六节 腰背部脊柱区的解剖
一、皮肤和浅筋膜
二、深筋膜
三、背部肌肉
四、腹后壁肌肉
五、血管和神经
六、肌三角
第七节腰椎微创入路的应用解剖学
一、腰椎后路椎间盘镜的入路解剖
二、后外侧椎间孔入路的解剖
三、前路腹腔镜下椎间盘摘除的应用解剖
四、视频辅助的腰椎前方腹膜外直肠旁入路解剖
五、左侧腹膜后腰椎间盘摘除术入路解剖(右侧卧位)
六、左侧腹膜后腰椎间盘摘除术入路解剖(平卧位)
七、经多裂肌最长肌间隙入路解剖
八、经竖脊肌腰方肌间隙入路
第四章 经皮椎间盘消融技术
第一节 概述
一、发展史与现状
二、等离子消融工作机制
三、等离子消融的安全性
四、适应证与禁忌证
第二节手术操作
一、颈椎间盘等离子射频髓核消融术
二、腰椎间盘等离子射频消融术
三、经皮激光颈椎间盘减压术
四、经皮激光腰椎减压术
第三节 注意事项
一、术中注意事项
二、术后并发症及防治
第五章 经皮椎体成形术
第一节 概述
一、经皮椎体成形术
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第二节手术操作
一、经皮椎体成形术
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第三节 注意事项
一、术中注意事项
二、手术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
第六章 胸腰椎显微内镜技术
第一节 概述
一、椎间盘镜技术的发展史
二、椎间盘镜技术扩展应用的发展史
三、椎间盘镜技术在我国的开展现状
四、椎间盘镜技术的临床应用范围
第二节手术操作
一、术前准备
二、腰椎间盘突出症MED手术操作
三、显微内镜下单侧入路腰椎管单侧与双侧减压
四、显微内镜辅助下MIS-TLIF
五、术后处理
第三节 注意事项
一、熟悉与克服MED学习曲线
二、操作注意事项
三、手术并发症及处理
第七章经皮脊柱内镜技术
第一节YESS脊柱内镜技术
一、概述
二、手术操作
三、注意事项
第二节 TESSYS技术
一、概述
二、手术操作
三、注意事项
第三节 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椎间盘髓核切除术
一、概述
二、手术操作
三、注意事项
第八章 经鼻/口腔镜技术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手术操作
一、经鼻内镜技术
二、经口内镜技术
三、经口鼻联合内镜技术
第三节 注意事项
第九章 颈椎内镜技术
第一节 椎间盘镜下后路颈椎椎间孔切开和椎间盘髓核摘除术
一、概述
二、手术操作
三、注意事项
第二节椎间盘镜下齿状突骨折内固定术
一、概述
二、手术操作
三、注意事项
第三节 内镜下经颈动脉三角前路C1~2微创技术
一、概述
二、手术操作
三、注意事项
第四节 后路经皮内镜下颈椎间盘髓核摘除术
一、概述
二、手术操作
三、注意事项
第十章胸腔镜技术
第一节胸腔镜下胸腰椎骨折减压内固定术
一、概述
二、手术操作
三、注意事项
第二节脊柱侧弯胸腔镜下前方松解手术
一、概述
二、手术操作
三、注意事项
第三节 胸椎侧凸胸腔镜下矫形术
一、概述
二、手术操作
三、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第四节 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胸椎侧凸前路矫形术
一、概述
二、手术操作
第十一章 腹腔镜技术
第一节 概述
一、腹腔镜下前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二、腹腔镜下腰椎骨折内固定术
三、应用解剖
四、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
第二节手术操作
一、腹腔镜设备与器械
二、手术方式及途径
三、术前准备
四、操作步骤
第三节 注意事项
一、腹腔镜下前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二、腹腔镜下腰椎骨折内固定术
第十二章经皮螺钉固定技术
第一节经皮后路C1~2螺钉内固定术
一、概述
二、手术操作
三、注意事项
第二节经皮前路C1~2关节突螺钉内固定术
一、概述
二、手术操作
三、注意事项
第三节经皮齿状突螺钉内固定术
一、概述
二、手术操作
三、注意事项
第四节经皮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一、概述
二、手术操作
三、注意事项
第五节经皮胸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一、概述
二、手术操作
三、注意事项
第十三章扩张管道技术
第一节腰椎后路扩张管技术
一、概述
二、手术操作
三、注意事项
第二节极外侧入路可扩张通道技术
一、概述
二、手术操作
三、注意事项
第十四章 脊柱显微镜外科技术
第一节 颈椎前路显微镜外科技术
一、概述
二、手术操作
三、注意事项
第二节颈椎后路显微镜外科技术
一、概述
二、手术操作
三、注意事项
第三节 腰椎疾病的显微镜外科技术
一、概述
二、手术操作
三、评价及展望
第十五章 轴向固定技术
第一节 概述
一、发展史与现状
二、腰骶椎轴向椎体间融合术(AxiaLIF)特点
三、AxiaLIF内置物与技术分类
四、适应证与禁忌证
第二节手术操作
一、AxiaLIF系统
二、AxiaLIF 2L系统手术操作
第三节 注意事项
一、术中操作注意事项
二、AxiaLIF并发症
第十六章 导航系统及手术机器人的应用
第一节 导航系统在脊柱外科中的应用
一、概述
二、手术导航的原理和主要技术设备、分类
三、影像导航系统在脊柱外科中的应用
四、评价及展望
第二节 机器人在脊柱外科中的应用
一、概述
二、机器人系统
三、手术操作
四、脊柱机器人临床应用
五、机器人辅助系统的展望
第十七章其他技术
第一节小切口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
一、概述
二、手术操作
三、注意事项
第二节小切口腰椎人工髓核置换术
一、概述
二、手术操作
三、注意事项
第三节经皮骶髂关节内固定术
一、概述
二、手术操作
三、注意事项
第四节显微镜下脊柱棘突间锁定术
一、概述
二、手术操作
三、注意事项
第五节可膨胀式脊柱融合器(B-Twin)在腰椎退行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一、概述
二、手术操作
三、注意事项
第六节新型经皮脊柱外固定器
一、概述
二、手术操作
第七节 骶管内镜下激光消融腰椎间盘减压术
一、概述
二、手术操作
第八节 组合微创技术
一、概述
二、手术方法
第九节 选择性神经根造影及阻滞术
一、概述
二、手术操作
三、注意事项
第十八章 脊柱退变性疾病
第一节 颈椎病
一、概述
二、手术适应证
三、临床疗效
第二节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一、概述
二、手术适应证
三、临床疗效
四、展望
第三节 腰椎管狭窄症
一、概述
二、手术治疗
三、临床疗效
第四节腰椎滑脱症
一、概述
二、手术适应证
三、临床疗效
第十九章 脊柱骨折
第一节 颈椎骨折
一、概述
二、手术适应证
三、临床疗效
第二节胸椎骨折
一、概述
二、手术适应证
三、临床疗效
四、展望
第三节胸腰段骨折
一、概述
二、胸腰椎骨折的手术适应证
三、临床疗效
第四节腰椎骨折
一、概述
二、手术适应证
三、微创技术在腰椎骨折中的临床疗效
第五节骶骨骨折
一、概述
二、手术适应证
三、临床疗效
第六节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
一、概述
二、手术适应证
三、临床疗效
四、临床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五、椎体成形术和椎体后凸成形术的研究方向及应用前景
第二十章脊柱畸形
第一节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
一、前路微创技术在脊柱侧弯矫形术中的应用
二、临床疗效
三、后路微创技术在脊柱侧弯矫形术中的应用
第二节退变性脊柱侧弯
一、概述
二、手术适应证
三、临床疗效
第二十一章脊柱感染性疾病
第一节椎间盘炎的微创外科治疗
一、概述
二、临床疗效
第二节 脊柱结核
一、概述
二、手术适应证
三、临床疗效
第二十二章脊柱肿瘤
第一节原发性脊柱肿瘤
一、概述
二、微创技术在原发性脊柱肿瘤中的适应证
三、临床疗效
第二节 脊柱转移癌
一、概述
二、经皮椎体强化术治疗脊柱转移癌的适应证
三、PKP/PVP微创治疗脊柱转移癌的临床疗效
脊柱微创外科学(第2版)是2017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作者戎利民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脊柱微创外科学(第2版)》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