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是四川大学哲学系儒家研究成果汇集,由四川大学哲学系副教授曾海军主编。
内容简介
《切磋七集》延续本系列文集既有框架,同时有两个重要特色:一是特设“高小强教授荣休纪念专题”,二是增设“研究生论坛”专栏。在高小强教授荣休之际,川大哲学系曾以“一个儒者的学术与情怀”为主题,为高老师的退休举办了一个小型活动。在活动中,围绕着高老师的学术生涯,邀请了几位与他关系密切的老师和学生作了主题发言。本书收录了当时部分发言人的文章,谨以此表达对高老师的景仰。
“学术论文”和“交流与讨论”是“切磋”系列论文集的保留栏目,而本集增设“研究生论坛”专栏,收录川大哲学系硕士研究生论文,并由指导老师撰写推荐理由。另外,这一集收录了两期“儒家经典研习营”的总结发言稿,一篇为研读《尚书》中的《皋陶谟》和《禹贡》的发言稿,另一篇是以“儒家与女性”为主题的切磋班发言稿;本集还同时收录丁纪老师的多篇文章。
作者简介
编者曾海军,1976年出生,湖南平江人。中山大学哲学系哲学博士,四川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以先秦、两汉儒家为主要研究方向,承担儒家哲学相关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目前开设的课程有中国哲学史(先秦两汉经学部分)、中国哲学名著研读(《周易》)、古代汉语、中华文化课(哲学篇)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葛兆光“大陸新儒學”批評駁議
[高小強教授榮休紀念專題]
理教與經教之間——朱子政治哲學中的帝王、士大夫與庶民
一、理教:帝王之學
二、天理與儒生集團
三、經教:士大夫之“外王”學
儒家思想與德國哲學
直面確定性——現代處境中的先驗思路與道德感
一、先驗思路的開端與道德感的根據
二、中國哲學如何貫通先驗思路與道德感
三、現代處境:實在之確定性的“失落”及無形而上學根據的道德
總結
爲有明月似舊時——淺評高小強教授學述
禮、體、理——朱子釋“克己復禮爲仁”探義
一
二
三
高老師其志、其識、其德——在高小強教授榮休學術討論會上的發言
第一、學者之志
第二、學者之識
第三、學者之德
一種儒家的情懷到底有多重要——寫在高小強教授榮休之際
[學術論文]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我們今日如何可能傳承道、政、學三統合一之道統
一
二
三
四
鵝湖詩與四句教
上篇 鵝湖詩
下篇 四句教
《論語·公冶長》“令尹子文”章解義
前論 智以成仁
本論 當理而無私心
余論 以仁許人原則析論
[研究生論壇]
朱子禮學管窺——以《儀禮經傳通解》《家禮·冠禮》爲例
一、引言
二、三禮之經惟《儀禮》
三、博古明理準諸義
四、通今致用偕諸時
說“由己溺之”
一、引言:對經驗的分析
二、解“溺”
三、如傷之情
四、惻隱之心
五、民之父母
自任與窮理——朱陸工夫異同管窺
引言
一、朱子格物窮理之學
二、象山自任本心之學
三、窮理與自任工夫衡評
科學,作爲儒學問題
一、從賽先生說起
二、何謂實學?
三、多個層級的學
四、自然科學知識的必要性
五、何謂科學
[交流與討論]
儒家與女性——第三十二期切磋班活動整理稿
“儒家與女性”切磋討論班發言稿
男尊女卑與妻妾制
從“左手主義”說起
《皋陶謨》研習心得交流發言稿
《禹貢》研習心得交流發言稿
一、文教
二、文德
附:《詩經》研習心得交流發言稿
切磋七集是2018年由华夏出版社出版,作者曾海军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切磋七集》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