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话

禅话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南师讲禅代表作,从一则则公案讲起,专注参悟前人没有点破的虚空留白,读懂中国禅。

内容简介

本书是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早期禅宗的人物和史事的著作。通俗易懂,简明扼要,甚便初学者阅读。

作者简介

作者南怀瑾(1918—2012),海内外享有盛誉的著名学者。出生于浙江温州书香世家,自小接受私塾传统教育,少年时期就已读遍诸子百家的各种经典。他精研儒、释、道,将中华文化各种思想融会贯通。南怀瑾先生在台讲学三十六年,旅美三年,居港十数年,2004年落脚上海。2006年,他定居于江苏太湖之滨的太湖大学堂,终其晚年在这里讲学、授课,培养下一代文化种子。

南怀瑾先生毕生讲学无数,著作丰富,著有《论语别裁》《孟子旁通》《原本大学微言》《老子他说》等近六十部作品,并曾译成多国语言。他用“经史合参”的方法,讲解儒释道三教名典,旁征博引,拈提古今,蕴意深邃,生动幽默,在普及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深受海内外各层次读者的喜爱,半世纪以来影响无数中外人士;而南怀瑾先生融会东西精华、重整文化断层的心愿,亦将永续传承下去。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编者的话

出版说明

话头——答叔、珍两位质疑的信

中国禅宗的初祖——达摩大师

对我是谁人不识

面壁而坐 终日默然

为求真理而出家的少年学僧——神光

神光的断臂

达摩禅

了不可得安心法

禅宗开始有了衣法的传承

达摩所传的禅宗一悟便了吗

达摩禅的二入与四行

五度中毒 只履西归

南北朝时代之中国禅与达摩禅

北魏齐梁之间佛学与佛教发展的大势

齐梁之间中国的大乘禅

中国大乘禅的初期大师

南朝的奇人奇事——中国维摩禅大师傅大士

平实身世

照影顿悟

被诬入狱

舍己为人

名动朝野

帝廷论义

撒手还源

附:有关傅大士的传记资料

还珠留书记

禅宗三祖其人其事

从禅宗四祖的传记中追寻三祖的踪迹

向居士与僧璨的形影

关于向居士与神光大师的短简名书

僧璨大师的时代和历史

《信心铭》的价值

达摩禅与二、三祖的疑案

二祖慧可与三祖僧璨

二祖晚年的混俗问题

有关二祖传记的疑案

中国佛教原始的禅与禅宗四祖的风格

自南北朝至隋唐间的禅道发展与影响

汉末有关习禅的初期发展史料

东晋以后有关习禅的史料与论评

禅宗四祖道信的笃实禅风

轻生死重去就的道信大师之风格

五祖弘忍大师

破头山上的栽松老道

平凡的神奇充满了初唐以前的禅门

隋唐以后盛传的三生再世之说

道信大师与弘忍大师的授受祖位与其他

懒融

隋唐间达摩禅的分布

破头山与牛头山

赚得百鸟衔花的懒融

善恶一心都可怕

在山的悟对和出山的行为

法融一系的禅心与文佛

诗境与禅语

吹布毛的启发

老难为善

至圣独照的隽语

法融一系的禅心与文佛索引表

马祖不是妈祖

一段民间传说的插曲

马大师活用了教学法

一颗大明珠

猎到一个弓箭手

不离本行的猎手

又是一颗明珠

唐宋间与湖南有关的禅宗大德

南宗禅在唐初的茁壮

南行禅道落在江湖

奠基南宗的两大柱石

行思禅师

初唐时期的文化大势

唐初中国佛学的茁壮

一砖头打出来的宗师

附录:禅的幽默

禅话是2015年由东方出版社出版,作者南怀瑾。

得书感谢您对《禅话》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白银时代”的落地 电子书
由江西财经大学讲师邱永志所著,描述历史上“白银时代”的形成,以及由此形成一系列货币制度和形态体系。
改革之路:我们的四十年 电子书
一部当代中国经济改革简史。回顾四十年改革得失利弊,可以清楚地看到,唯有继续推进改革,才是中国保持强劲发展的关键。
日本人为何选择了战争 电子书
一本面向大众读者的通俗历史读物,被称为 “日本近代史最前端”的著作。
西方博弈往事 电子书
几乎从来没有一本书,能把西方的历史解读得如此有趣、深邃。本书能够让人们轻松地纵览西方历史的全局和细节。 当人们通过《西方博弈往事》深刻地了解了西方的历史、经济、金融、文化、军事之后,就会平视地看待西方的事物。也会对西方乃至世界的未来的走向有了依据和参考——未来的西方会走向更坏还是更好?未来的世界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局?世界变化运转的主轴是什么?世界变化的轨迹是什么…… 通过《西方博弈往事》,深刻认知世界,看懂过去和未来。
以色列 电子书
作者戈迪斯是在美国出生并完成高等教育后移民以色列的犹太人。这种背景使他迥异于那些以色列背景的现代以色列历史的研究者。他在观察以色列时,既有那份能够入乎其内的谙熟,又有一份出乎其外的超然。 本书除了关注巴以冲突外,更多地聚焦于以色列犹太人的内部矛盾,对它们的来龙去脉做了见树见林的交代,这是有别于同类著作的特色之处。因此,本书并非又一部顶着通史名号的阿以战争史、巴以冲突与和谈史,再加犹太移民史,而毋宁是在此基础上对整个以色列社会的鸟瞰。作者想谱写的,不是以军乐为主的铜管乐,而是多声部的交响乐;作者想捕捉的,与其说是政治事件、军事行动、谈判桌、协议内容、营救策略,不如说是这些东西背后的人、他们的性格、他们的观念。 书中收录了8幅极具史料价值的历史地图和45幅极富现场感与时代意味的历史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