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本册是第二十四辑。
内容简介
《新媒体与社会》辑刊是上海交通大学新媒体与社会研究中心推出的系列辑刊,是国内第一本以新媒体与社会为基本研究范畴的学术辑刊。
本辑“专题策划”精选5篇研究性文章聚焦媒介文化,揭示当今媒介文化的发展态势,深入剖析现象背后的社会文化逻辑。研究以微信红包、短视频APP、网络表情符号、网络流行语等为研究对象,分别考察数字化新民俗的媒介属性;视听文化背后的生产逻辑及其影响;文化符号背后的群体行为与道德反思;网络热词的话语权力及其社会意涵。
本辑“学术沙龙”关注新媒体语境下的知识传播,研究分别探讨新媒介语境下的知识传播机制、实践困境与疏导路径;马赛克理论视角下碎片信息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及其影响;社交媒体环境下恐慌性谣言的传播特征与管理策略。
本辑“学术沙龙”还聚焦媒体与社会公共治理问题。本辑“个案研究”聚焦城市传播实践,就城市网络视听产业与城市品牌形象议题展开探讨。“他山之石”关注西方国家假新闻治理的实践与困境,通过学习国外经验,力求服务于我国假新闻治理工作。
作者简介
编者谢耘耕,文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传媒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2002-2004年于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后从事科研工作,2007-2009年于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博士后从事科研工作。
曾先后在湖北人民广播电台、上海东方卫视工作,有二十年的新闻采编和媒体经营管理经验。
研究领域:传媒经济与管理、新闻理论与实务、广播电视理论与实务。先后有三十多篇新闻作品和论文获中国新闻奖、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上海新闻奖、湖北新闻奖、上海新闻论文奖等奖项。1996年10月,被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记协、共青团湖北省委授予“湖北省十佳青年记者”称号,并被共青团湖北省委授予“湖北省新长征突击手”称号;2004年11月,被中国广播电视学会授予全国“十佳百优广播电视理论工作者”称号。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本期文章
卷首语
微信红包媒介属性研究
景观生产和狂欢性共同体构建
狂欢理论视阈下网络表情符号的传播与反思
“油腻”的产物:修辞化网络流行语的社会意义
当代文化传播的伦理特质及其社会动能
断裂与继承:新媒介语境下知识传播的困境与发展路径研究
碎片信息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与问题
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对其网络热点事件参与的影响路径:社会资本的中介效应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
新媒体与当代中国社会治理空间的拓展
网络舆情传播与我国公共政策议程设置
自媒体时代网络群体事件:传播机理与治理对策
新媒体时代舆论反转现象的传播学思考
机遇与创新:大数据时代舆情分析和社会治理路径突围
中国战略传播研究框架与话语体系构建
上海市网络视听产业的竞争力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
新媒体时代城市品牌形象塑造及管理策略
西方国家假新闻治理的实践与困境
《新媒体与社会》集刊征稿启事
新媒体与社会(第二十四辑)是2019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谢耘耕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新媒体与社会(第二十四辑)》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