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作。

内容简介

行为主义是美国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对西方心理学影响的流派之一。 行为主义的主要观点是,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而应该研究行为,把行为与意识完全对立起来。在研究方法上,行为主义主张采用客观的实验方法,而不使用内省法。行为主义强调运用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本书是行为主义代表人物华生的代表作。

作者简介

作者约翰·华生是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曾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和实践、情绪条件作用和动物心理学。其论文《一个行为主义者所认为的心理学》一般被认为是行为主义心理学正式成立的宣言。代表作有《行为主义》《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言》。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导言

第一章 行为主义是什么?

此类概念的一个例子

行为主义者的出现

行为主义者的宣言

行为主义者的若干具体问题

行为主义取向遗漏了心理学研究的任何内容吗?

通过观察他人来了解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的定义

刺激是什么?

如何扩大刺激的范围

行为主义者所谓的反应是什么

反应的一般分类

行为主义只是研究心理问题的方法论取向,抑或行为主义是心理学的一种现实体系?

第二章 如何研究人类行为

分析心理学的问题

实验控制下的观察

心理学问题的一般本质及其解决方案

刺激的替代或刺激的条件作用

反应的替代

我们能够形成或建立全新的反应吗?

条件反射方法:腺体反应中刺激的替代

腺体的差别反应

人类唾液反应中刺激的替代

其他腺体能否形成条件反射?

横纹肌和无纹肌反应中刺激的替代

横纹肌和无纹肌反应中刺激的替代

人体整体反应中的替代

关于刺激替代实验的小结

其他实验方法

作为一种行为主义方法的所谓“心理”测验

社会实验

通过常识性观察我们能够获得什么?

第三章 人体

第一部分: 使行为成为可能的身体构造

第四章 人体(续)

第二部分: 腺体在日常行为中的作用

第五章 人类有本能吗?

第一部分: 探讨才能、倾向及所谓“心理”特质的遗传

第六章 人类有本能吗?(续)

第二部分: 来自人类幼儿研究的启示

第七章 情绪

第一部分: 情绪的研究和相关实验概述

第八章 情绪(续)

第二部分: 关于情绪如何获得、转变以及失去的进一步实验与观察

第九章 我们的肢体习惯

环境的转变促使习惯形成

对于习惯形成的步骤所做的观察

关于习惯发展的实例

习惯与条件反射的关系

关于学习曲线的详细说明

哪些因素影响肢体习惯的形成?

习惯形成的最终阶段

在行为主义者的主张下有记忆这种东西吗?

第十章 言语和思维

什么是言语?

早期的语音

词语组织的开始

言语的进一步发展

词语是客体和情境的替代

用词语代替客体有利于提高身体的效率

词语组织的最终阶段(动觉的)

“记忆”,或言语习惯的保持

思维是什么?

行为主义者的思维观

行为主义者观点的有利证据

我们如何思维以及什么时候思维

行为是否蕴含“意义”?

第十一章 我们总是用言语来思维吗?

三组习惯的同时获得

上述规律的某些例外

婴儿期的习惯组织

记忆奶瓶的测试

内脏引起的整体反应中的非言语组织

我们可以不用词语而思维吗?

第十二章 人格

关于人格的分析

如何研究人格

研究人格的各类方法

人格研究是否有捷径

成人人格的一些弱点

什么是“病态的”人格

是否存在像精神病一类的疾病?

如何改变人格

语言是改变人格的一个障碍

行为主义是未来一切实验伦理学的基础

行为主义是2022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作者[美] 约翰·华生。

得书感谢您对《行为主义》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思辨的禅趣 电子书
熊逸带我们快快乐乐读一部《坛经》,一边拆开这部中国原创经典中大和尚们吹的牛,一边给我们普及佛教的原始教义。
走向世俗 电子书
以中国中古时期的历史为中心,考察佛教的中国本土化和中国社会的佛教化过程。
隐公元年:一部另类的中国思想史 电子书
思想隐士熊逸带你读中国思想史。
阳明学士人社群:历史、思想与实践 电子书
本书以社会文化史的研究取径,研究有明一代最重要的学术运动——阳明学的兴衰。
德国浪漫派的艺术批评概念 电子书
书中截取了形成早期浪漫派“批评”概念的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机,梳理了早期浪漫派思想家对“批评”这个概念的内在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