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记者的广州城记

洋记者的广州城记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生动呈现中国早期广州历史。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第一份英国报刊《广州纪事报》的创办者之一,美国记者、商人威廉·伍德19世纪20年代在广州及其周边地区的见闻杂记。

所记有近百个话题,每个话题独立成章、短小精悍,笔调简洁、不乏趣味,从历史地理、社会人文到政治军事、商业经济,无所不及,其中商馆、税法、鸦片交易等商业话题尤为丰富,展现了一幅19世纪早期的广州历史社会生活话画卷。

作者简介

作者威廉·怀特曼·伍德(William Wightman Wood),美国记者、商人、博物学者、诗人。1827年,在广州与英商马地臣共同创办近代中国第一份英文报刊《广州纪事报》。1830年在美出版《中国素描:附原创插图》,1831年在广州创办《中国信使报》。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译者、校者简介

《遗落在西方的广州记忆》丛书序

译者序

原书序

岛屿/买办船的生意

九洲岛/渔船避险地

澳门/华洋杂处的城市

贾梅士洞/有趣的美景

澳门的庙/妈阁庙的传说

通往澳门的内航道/外国人通行的规矩

伶仃岛/猖獗的鸦片贸易

龙穴/异石之说

穿鼻/外国军舰下锚地

虎门/脆弱的炮台

蚝墩浅/重型船的装货地

大蚝/避嫌的停船

竹园/竹子的妙用

黄埔/外国商船林立

长洲岛/丹麦人岛

深井岛/法国人岛

琶洲塔和浩官炮台/珠江岸边的塔

靠近广州/热闹的水上人家

傻瓜炮台/离奇的故事

稻田/背着婴儿种地的女人

船坞/船舶修理

商馆/东印度公司的驻地

广州城墙/城门内外

帆船/商船的构造

运河和运河船/叹为观止的工程

花地花园/奇花异草

河南郊区/行商的私宅

河南海幢寺/中国建筑的典范

刑场/习以为常的骇人

城市的街道/名不副实的街道名

衙门捕快/无处不在的网

艺术/雕刻与绘画

建筑/独特的风格

塔/八角形砖塔

居所/精致繁复的雕刻

公共广场/挂旗与戏台

理发匠/特别的规矩

服装/穿衣的讲究

剃头/留辫子的习俗

入城请愿/好笑的“冒险”

文学—历史—小说/缺乏浪漫的小说

印刷术/雕版印刷

古埃及人与中国人/文字密码

女人/残忍的裹脚

小孩/好笑的小贵族

中国人的性格/率性的广州人

古代历史与传统/圣人的神奇

古玩/赝品的鉴别

天文、航行等/罗盘的制作

医学/江湖郎中的幌子

音乐/不和谐音

赌博/水果赌注

海军/武器装备

军事/难带的兵

中国武器/笨拙的火绳枪

葬礼/送葬的队伍

儒学/神秘又深奥

叩头/三跪九叩

秘密结社/屡禁不止

琉球、台湾等/贺尔的小说

苦力/街头的“扁担”

佛教/传入中国的传说

道教/道士的装束

迷信/怪物

刑庭/审判现场

祭祀/机械的过程

钱—金银—利率/掺假的银锭

捕蛇人/江湖把戏

中国语言/复杂的汉字

叛乱—内战/掠夺和饥荒

龙舟节/危险的龙舟

鸦片贸易/交易链

贸易/交易的规矩

渔业/繁忙的渔船

行商/财富与压榨

人口/各省人数

戏剧/唱戏

农业/农民与农作物

司法管理/贿赂的恶习

流放边陲/犯人

家畜/牛马羊猪狗

惩罚/酷刑

食物/大开眼界

婚仪/不自由的婚姻

圣人/孔子

长指甲/古怪的癖好

中国历史故事/红颜祸水

巫术/扶乩

自然史/有限的认知

庆祝新年/新衣和乞丐

古代风俗/男尊女卑

附录

洋记者的广州城记是2022年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美] 威廉·怀特曼·伍德。

得书感谢您对《洋记者的广州城记》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太平洋岛国研究(第二辑) 电子书
聊城大学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集刊,本册是第二辑。
太平洋岛国研究(第三辑) 电子书
聊城大学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集刊,本册是第三辑。
太平洋岛国旅游之密克罗尼西亚 电子书
密克罗尼西亚是太平洋三大岛群之一,意为“小岛群岛”,包括帕劳、基里巴斯、密克罗尼西亚联邦、马绍尔群岛和瑙鲁等国家,居民以密克罗尼西亚人为主。这里拥有色彩斑斓的海水、美丽的沙滩、浪漫的海底珊瑚礁景观以及充满原始风情的部落与村庄。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密克罗尼西亚的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
太平洋岛国旅游之波利尼西亚 电子书
波利尼西亚是太平洋三大岛群之一,意为“多岛群岛”,包括法属波利尼西亚、汤加、萨摩亚、库克群岛、纽埃和图瓦卢等国家和地区,居民以波利尼西亚人为主。这里遍布郁郁葱葱的热带雨林景观,星罗棋布的礁湖清澈见底,海底珊瑚世界姿态万千,是潜水爱好者的理想乐园。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波利尼西亚的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
槎城文魁·李焘 电子书
本书共四章,第一章,主要是以李焘作为臣子的身份来描写的,一般是引用当地的县志或者其他古书的记载,然后再阐述作者的观点。第二章,写的是李焘的文采,从各个方面描写了李焘的文采风流,比如从县志从族谱记载等。第三章,写的是李焘是一个德才兼备,深受民众爱戴的人。第四章,写的是李焘的生平简介、勤奋读书、注重儒教、勤政爱民、热爱家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