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摩的诗

志摩的诗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徐志摩自己编选的初个诗集。

内容简介

书中收录的大都是1922——1924年之间的作品,这个诗集的出版,使他名声大振。在这本诗集中可以约略见出徐志摩在回国初年的生活思想状况,以及他所“泛滥的感情”。大致是:抒发理想和表现爱情的;暴露社会黑暗和表达对劳苦人民的同情的;探讨生活哲理的;以及写景抒情的。

作者简介

作者徐志摩,浙江人。原名章序,留学美国时改名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

他的主要作品有诗歌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小说集《轮盘》;戏剧《卞昆冈》;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等以及译著《曼殊斐尔小说集》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诗歌

再别康桥

偶然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沙扬娜拉十八首

翡冷翠的一夜

我等候你

恋爱到底是什么一回事

海韵

去罢

为要寻一个明星

雪花的快乐

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

苏苏

她是睡着了

她怕他说出口

我有一个恋爱

起造一座墙

客中

多谢天!我的心又一度的跳荡

我来扬子江边买一把莲蓬

再休怪我的脸沉

决断

两地相思

新催妆曲

鲤跳

两个月亮

你去

为的是

难忘

石虎胡同七号

月下雷峰影片

雷峰塔

再不见雷峰

一个祈祷

悲思

我是个无依无伴的小孩

希望的埋葬

你是谁呀?

月夜听琴

草上的露珠儿

康桥西野暮色

康桥再会罢

夏日田间即景(近沙士顿)

沙士顿重游随笔

梦游埃及

威尼市

马赛

地中海

留别日本

西伯利亚道中忆西湖秋雪庵芦色作歌

在车中

在哀克刹脱教堂前(Excter)

卡尔佛里

在不知名的道旁(印度)

常州天宁寺闻礼忏声

沪杭车中

三月十二深夜大沽口外

听槐格讷乐剧

给母亲

笑解烦恼结(送幼仪)

哀曼殊斐儿

小花篮——送卫礼贤先生

默境

泰山

哈代

青年杂咏

悲观

残破

幻想

灰色的人生

自然与人生

问谁

残诗

荒凉的城子

一块晦色的路碑

那一点神明的火焰

一星弱火

无题

运命的逻辑

这年头活着不易

大帅(战歌之一)

人变兽(战歌之二)

罪与罚(一)

罪与罚(二)

俘虏颂

月下待杜鹃不来

杜鹃

雀儿,雀儿

黄鹂

雁儿们

秋虫

春的投生

季候

最后的那一天

北方的冬天是冬天

秋月呀

八月的太阳

秋月

夜半松风

清风吹断春朝梦

山中大雾看景

朝雾里的小草花

五老峰

在那山道旁

东山小曲

一条金色的光痕(硖石土白)

先生!先生!

谁知道

拿回吧,劳驾,先生

火车擒住轨

两尼姑或强修行

在病中

小诗一首

给——

献词

拜献

人种由来

天国的消息

一个噩梦

再不想望高远的天国

梅雪争春(纪念三一八)

一小幅的穷乐图

太平景象

又一次试验

冢中的岁月

散文

巴黎的鳞爪

我所知道的康桥

济慈的夜莺歌

泰戈尔

我的祖母之死

天目山中笔记

翡冷翠山居闲话

富士(东游记之一)

北戴河海滨的幻想

泰山日出

志摩的诗是2018年由联合读创出版,作者徐志摩。

得书感谢您对《志摩的诗》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时间之诗 电子书
本书是作者阎志多年来所写的诗歌的合集。全书分为挽歌与纪念、风过耳、少年辞、明天的诗篇、童年的鸟五部分,诗人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折射了思考的火花。这些诗,有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本真的追问,有对被格式化了的城市生活的审美观照……每一首诗都蕴藏着深厚的内涵,且语言细腻,想象力丰富。
诗国之星 电子书
本书分上、下两卷。上卷“昨夜星辰”,包括我国古代“双星”和“群星”;下卷“今夜星辰”,包括近现代重要诗人。共36万字,配有插图60幅,介绍古今诗人词家130余人,赏析作品超过350首。
禾山诗钞 电子书
《禾山诗钞(精)》的作者黄瀚是清末厦门籍举人,任厦门禾山书院旧址创办的禾山甲种商业学校校长,厦门沦陷后,黄瀚与门下多人组织“秋社”,言辞慷慨,诗稿也反映了厦门地方的风土习俗等。厦门的诗风一向崇尚盛唐。乾隆年间以黄日纪为代表的云洲诗社盛极一时,沈归愚评黄日纪的诗乃“本唐人”。黄瀚弱冠能诗,即受到当地社会“诗必盛唐”的影响。由於侨商出身的家庭背景,加上居住在厦门岛东南一隅的美丽海滨,黄瀚先生那淡泊平和
虚白楼诗 电子书
虞愚撰的这本《虚白楼诗(精)》根据《北山楼诗集》及《虞愚自写诗卷》为底本,厦门风行印刷社1949年铅排未印版(复印件),附录《虞愚先生遗诗辑录》,何丙仲辑注,约180首。
黎里诗钞 电子书
本书是有关黎里诗词作品的集大成者。苏州市吴江区黎里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黎里古称梨花村,这里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这里也是吴越交界处,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古战场之一。黎里自古文风鼎盛,西晋时期的张翰因思念家乡而辞官回乡,在家乡元荡之畔设墊施教;唐代陆天随晚年流连鸭栏泾,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篇。到了宋元明清,更是..辈....黎里因深厚的文化底蕴及钟灵毓秀的地理环境,涌现出了许多才子佳人,也吸引了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