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乌托邦:既善且美的教育建构

真实的乌托邦:既善且美的教育建构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是檀传宝教授进入21世纪以来在德育、美育、教育基本理论等方面诸多研究的集成。

内容简介

檀传宝教授多年来致力于道德教育领域的研究。在前期德育美学观、价值观教育与道德教育关系研究的基础之上,本书突出呈现有关教育主体性与德性生成、德育概念与德育形态、教育伦理性以及其生发的道德教育的价值所在,并对以此为道德教育、价值教育、审美教育等提供理论源头,对道德教育的本质问题进行了深度的探讨。

作者简介

作者檀传宝,安徽怀宁县人,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全国及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德育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中小学思想品德课教材审查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德育论学术委员会理事长,中共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德育原理》编写项目第一首席专家。2005年入选教育部首批“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自序

第一章 教育与德育的基础追问

第一节 教育是人类价值生命的中介

一、价值概念辨析

二、教育中的价值问题

三、价值取向是教育领域中最核心的价值问题

第二节 教育对象的三重主体性

一、教育对象是“先验主体”

二、教育对象是“前主体”

三、教育对象是“创造主体”

第三节 “新性善论”及其依据

一、何谓“新性善论”

二、“新性善论”的主要依据

三、我为什么要主张“新性善论”

第四节 德性、德性生活的实存和历史

一、道德在生活中的“存在”

二、精神家园与道德生活

三、现代伦理生活的危机及未来克服

第五节 当代伦理与教育中的“阿伦特困境”及其出路

一、阿伦特困境的现实表征

二、阿伦特困境的社会根源

三、伦理与教育的可能出路

第二章 道德教育的形态与边界

第一节 德育形态的历史演进与现实意义

一、德育的历史形态及其重要意义

二、德育的现实形态及其重要意义

第二节 道德教育的边界

一、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

二、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

三、道德教育与经济教育

四、道德教育与法律教育

五、道德教育与习俗教育

六、道德教育与私生活

第三节 教师的德育专业化

一、为什么要提出“教师德育专业化”的命题

二、“教师德育专业化”应有的维度与内涵是什么

三、如何实现“教师德育专业化”

第四节 经济教育与道德教育

一、高度重视“经济教育”

二、努力强化“富的教育”

三、自觉承担道德教育的超越使命

第五节 “富的教育”及其实现

一、为什么要有“富的教育”

二、“富的教育”应该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第三章 欣赏型德育的理论建构

第一节 何谓教育美育

一、为什么要提倡教育美育?

二、如何进行教育美育的实践?

第二节 “德—美育”的理论建构

第三节 德性在创美和审美活动中的作用

一、艺术作品中的“道德存在”

二、德性对创作主体的作用

三、德性对欣赏主体的作用

第四节 德育对美育的辅助作用及其阈限

一、美育过程之外的作用

二、美育过程之内的参与

三、德育对美育作用的阈限

第四章 教师伦理的缺失及应对

第一节 教育劳动的特点与教师专业道德的特性

一、问题的缘起

二、教师劳动的主要特点

三、教师伦理与道德的专业特性

四、对教师劳动的特点与教师专业道德的特性讨论的实际意义

五、结语

第二节 对“有偿家教”及其行政处理方式的若干思考

一、应当理性看待“有偿家教”现象

二、应当理性实施对“有偿家教”的管理

第三节 合乎道德的教育与真正幸福的追寻

一、缘起:中国教育巨大的进步与问题

二、教育不幸福的巨大危险与深层根源

三、从“思想实验”开始:什么是真正的幸福?

四、幸福即梦想得以实现的人生

五、幸福的奥秘,或幸福定义对于我们的启示

六、结论:追寻合乎道德的幸福教育

第五章 当代教育的反思与转型

第一节 公民教育是全部教育的转型

一、公民教育的历史必然性

二、公民教育的现实必要性

第二节 公民概念的特殊性与普适性

一、公民概念的特殊性

二、公民概念的普适性

第三节 建立教师专业标准应当考虑的三个问题

一、关注教师专业标准的国际性与文化性

二、关注教师专业标准的终身性和发展性

三、特别关注教师管理阶层(即教育行政官员)的教育专业化问题

第四节 建构适合中国国情的一流教师教育新体制

一、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现实问题与未来走向

二、对国家高等师范教育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考

第五节 劳动教育的畸变与回归

一、“劳动节”里为何没有“劳动”?

二、“劳动教育”的现实畸变

三、劳动教育的价值本质与合理实践

第六节 美学是未来的教育学

一、德育美学观与欣赏型德育的基本构想

二、让德育成为最美丽的风景

三、建立教育活动评价的第三标准

四、幸福和审美的共同秘密

五、现代教育的异化与审美救赎

真实的乌托邦:既善且美的教育建构是2020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檀传宝。

得书感谢您对《真实的乌托邦:既善且美的教育建构》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且行且思考 电子书
本书共5章,主要内容包括:行业概述、经营模式、银川市出租车行业概况、银川市出租车行业弊端的解决办法及建议,公共资源的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等。
陪伴是最美的教育——我们的家园共育故事 电子书
本书展现了北京市富力桃园幼儿园近十年来在家园共育领域实践探索的历程和成果结晶。书中既有幼儿园家园共育的理念、开展背景、典型做法的系统介绍;也有如何以家园共育为切入点,促进幼儿发展、课程建设、教师发展、家长成长的具体案例分享。通过一个个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小故事,带领读者走进家园共育,感受其中的美妙。
职业教育理念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建构 电子书
本书共六章,内容包括:职业教育理念与思想政治教育概述、职业教育理念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新任务与特点、职业教育理念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构建职业教育理念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策略等。
真实的《资本论》 电子书
本书从内容和逻辑两个方面——从学理上揭示《资本论》与历史唯物主义之间的关系。在忠实于马克思原著文本基础上,说明了《资本论》是以资本主义生产主体为研究对象,以生产主体的社会关系——生产关系或价值关系为研究视角或切入点,从作为资本主义经济基本单位的微观生产主体出发,围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阐明了资本主义生产主体内作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代表的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的对立,揭示了资本主义微宏观生产
真实繁荣 电子书
想要“真实繁荣”,其核心要义在于建立保障持续繁荣的制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