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上海民革第二代传人、档案学资深专家。
内容简介
本书为“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口述历史丛书”之一,记述著名档案学家、上海高等院校档案学专业的开创者之一、第七、八、九届上海市政协委员、民革上海市委常委、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武重年教授关于家世亲友、执教治学、参政议政和人生阅历的漫述。
武重年的父亲武和轩(1901―1986),曾任南京国民政府内政部和蒙藏委员会官员,抗战胜利后当选为制宪国民大会代表,后又任立法委员。他曾公开抨击蒋介石的反动政策,引起强烈反响。新中国成立前夕,武和轩拒绝去台,毅然留沪,与国民党其他52位立法委员联名发表《原国民党立法委员脱离国民党反动派宣言》,宣布起义。
新中国成立后,他应邀赴京参加民革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在这次会上当选为民革中央委员,以后连任第三、第四届中央委员及第六届中央常委会顾问。1955年起任第一届至第五届上海市政协委员、常委、副秘书长。1959年起,任第三至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武重年的母亲是清代名宦祁藻之后。
本书不仅叙述了武重年所听闻经历的父辈故事,也讲述了他自己在中国人民大学读书、在上海图书馆工作,以及后来被下放到工厂第一线参加劳动期间的社会风潮和交游经历,另外,还包括他在20年后又回归自己原先的专业,以及加入民革后所作的工作,担任三届上海市政协委员所经历的参政议政活动,等等。可以说是对一个时代的回望与观照。
作者简介
口述者武重年(1938年10月—2017年12月),山西文水人。民革中央委员,民革上海市委委员、民革上海市委常委和学习委员会、文史委员会主任,第七、八、九届上海市政协委员。长期在上海图书馆工作,参与上海大学文学院档案学专业的创建,历任档案学教研室主任、系主任。研究领域为档案学、图书馆学研究与教学。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编撰说明
一 跟随父亲动荡的日子
1 童年时在重庆
2 在南京时的生活
3 匆忙离开南京
4 在上海的三次搬家
二 新生活的开始
1 父亲和部分立法委员起义
2 重回南京
三 我中学时的生活和见闻
1 重新来到上海
2 父亲到上海赴任
3 我在上海念中学
四 我的大学生活
1 进入中国人民大学
2 铁狮子胡同的见闻
3 反右运动的经历
4 在天安门广场过的四个国庆日
5 大学时的劳动和实习
6 1959年的“反右倾”
五 父亲在民革
1 五六十年代的情况
2 受毛主席接见
3 1964年被批判
4 父亲同赵祖康的关系
5 父亲的复出
6 化解受冤案者的怨气
7 父亲去世前后
六 我在上海图书馆的经历
1 意想不到的毕业分配结果
2 在上海图书馆编目组的见闻
3 身边的传奇人物
4 一位台湾来的“特务”
5 在金山泖港搞“四清”
6 “文革”中的遭遇
7 劳动改造和工厂“锻炼”
8 调到工人政治学校
七 回归本业
1 调到复旦分校
2 参与档案系创建
3 同各地档案专业的联系与合作
4 关于邱国渭的故事
八 我与民革和政协
1 遵父之命参加民革
2 组建上大民革支部
3 我到民革后的工作
4 我参加民革中央的一些活动和会议
5 我与政协的情缘
6 我在政协的其他活动
附录 武重年生平事略年表
后记
武重年口述历史是2020年由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作者武重年 口述。
得书感谢您对《武重年口述历史》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