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内容简介
这是一个关于农村社会基础秩序研究的作品,人情是表达的载体,村庄社会结构是论证的视角,熟人社会是实践的场域。本书试图以农村社会的人情和人情秩序为例来探讨熟人社会的性质,所回应的问题是,熟人社会是如何可能的。本书以经验研究为基础,综合运用个案分析法、区域比较法、社会统计学方法,建构并论证了一个新的理论模型。 通过对人情进行社会机制分析,由此回应熟人社会如何可能的问题。
作者简介
作者宋丽娜,女,1983年生,社会学博士,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现任教于河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社会学。现已发表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20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言
第一章 导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综述
三 人情的社会机制分析
四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熟人社会的组织与结构
一 血缘和地缘
二 自己人认同
三 熟人社会
四 小结
第三章 人情的构成之一:以人物关系为标准
一 主人
二 帮工
三 知客
四 仪式性人情的组织
五 小结
第四章 人情的构成之二:以事务关系为标准
一 村庄中的仪式
二 仪式的功能性
三 仪式的社会性
四 仪式的价值性
五 小结
第五章 人情往来的规则与机制
一 农民的人情往来
二 请帖与人情往来的参与规则
三 礼账与人情往来的平衡规则
四 家庭与人情往来的新陈代谢规则
五 小结
第六章 在熟人社会中为人处世
一 村庄语境中的为人处世
二 外来户与为人处世
三 村庄权威与为人处世
四 村庄边缘人与为人处世
五 小结
第七章 人情异化
一 人情的祛魅化
二 人情的功利化
三 人情的工具化
四 人情异化的社会基础
五 小结
第八章 结论
一 人情的性质及其区域差异
二 人情异化的逻辑及其变化趋势
三 人情秩序的建构
四 熟人社会是如何可能的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熟人社会是如何可能的:乡土社会的人情与人情秩序(田野中国)是2014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宋丽娜。
得书感谢您对《熟人社会是如何可能的:乡土社会的人情与人情秩序(田野中国)》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