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思想家园

我的思想家园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选自《大家文丛》系列,其中《大家文丛》系列丛书选取了汤一介、乐黛云、汪曾祺、张世英、厉以宁、林非六位先生的短文精品,成大家之文集。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张世英先生的部分散文随笔和评论,分为“人生感悟”、“散文纪事”、“夫子自道”和“文化评说”四个部分,文章中既有对社会、人生的感悟,也有对中西文化的思索和其他学者对作者为人为文的评论随笔。在一篇篇隽永的散文中,展现出先生的“思想家园”。

作者简介

作者张世英,1921年生,武汉市人,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46年毕业于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哲学系,1946—1952年在南开大学、武汉大学任教,1952年到北京大学任教至今。曾任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中西哲学与文化研究会会长,全国西方哲学重点学科第一学术带头人。现任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2012年获北京大学哲学教育终身成就奖,2015年所著《哲学导论》一书获第三届思勉原创奖。主要著作有《中西文化与自我》《哲学导论》《天人之际——中西哲学的困惑与选择》《论黑格尔的逻辑学》等20余部。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为己”与“为人”

做一个心灵自由的人

无家可归与有家归未得

我们都是“这一个”

嗅觉灵敏的王国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时间与人生

灵魂与肉体的对话

做一个有尊严的人

重游三峡随想

知趣不知趣

“长相思”与“老处女”

我的两只眼睛

我看高考作文

道家、审美与“虚实结合”

一、老庄哲学的审美境界

二、游于虚——中国山水诗的灵魂

三、游于虚——诗人的安身立命之所

我看国学

论境界

境界与文化

中西哲学与文化精神

“我”和“我们”

散文纪事

悼亡妻

贺麟先生引领我走上了哲学之路

跟冯文潜先生学西方哲学

旁听吴宓先生讲“英诗”

冯友兰先生指引我初识中西哲学

汤用彤先生引领我进入了“玄远之境”

金岳霖先生让我爱上了分析哲学

我与《光明日报》之一:我编《光明日报·哲学》专刊八年

我与《光明日报》之二:耕耘在《光明日报》的园内与园外

忆加凡学兄

夫子自道

流浪时期的彷徨

初进西南联大

“哲学与文学的联姻”

换了“人间”

蹉跎三十年

回归自我的思想家园

人生感悟

我的书斋

我与北大

文化评说

推进建立当代中国哲学

希望哲学:生长“能思想的苇草”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人生哲理两茫茫

张世英:散步时还想哲学问题

张世英:三十年求进步,三十年寻归途

我的思想家园是2020年由玖壹合创出版,作者张世英。

得书感谢您对《我的思想家园》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我的高考:女生的故事 电子书
与男生相比,女生的高考之路有什么不同?在不同的年代,女生又是如何进入高考?有什么样的心路历程?来自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地区的33位女性高考亲历者向读者讲述了她的高考史。
美丽家园:河源江东新区决胜小康与乡村振兴纪实 电子书
本书作品角度和选材聚焦时代性课题,通过个性故事的淘洗以及小人物的塑造,折射出美丽家园脱贫路上奔小康的现实光影,内容包括:《进村》《首次应战》《扶贫商城的“过山车”》《深圳理念与桂林“土法”的碰撞》《全员上阵》《东江浩荡党恩长》《许一个未来如花灿烂》等作品。
思想的边界:健民文论自选集 电子书
本书收入了作者的28篇文论和评论,对当代文学、绘画理论、思想文化作出富有深度的理论阐释。全书分为三辑,“感觉之阈:一种理论设置”概述了作者在20世纪80年代确立的一个理论设置——艺术感觉论;“批评之象:视角与谱系”从“五四”文学批评背景的视角,讨论现代作家论的谱系以及香港早期文学的历史演进;“解读之惑:敞开了什么”从人文意义上讨论了随笔的文体功能,同时对刘再复等人的文学理论以及一些作家、诗人、画家
我的故事都在我的身体里 电子书
本书是一部婚恋题材的作品,所选人物多为现代西方知名人物,且有较高的艺术成就。书中选取的人物有作家、诗人、艺术家等,以散文和纪实相结合的笔法讲述他们的婚恋故事,描写特定环境和人文背景下的情感问题。
“我的老班长”小曾 电子书
本书是一部纪实文学作品,记录了军营民谣的灵魂人物、领军者小曾的成长之路。作家徐勤跟随主人翁小曾从南到北,从西到南,纵横大半个中国,历时十个月,终于完成了艰难的采访,也目睹了战士们对小曾的那份厚爱和小曾对战士们的那份深情,行诸笔端的文字生动鲜活,感情饱满,引人入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