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社会史论

近代中国社会史论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对秘密社会、概念史、记忆与认同等围绕中国社会史各方面的研究成果。

内容简介

本书稿是作者20年来发表的学术论文集,共15篇文章,分为“社会”的“秘密”、观念和制度、记忆与认同三个主题,涉及近代社会史、文化史、观念史、制度史等学科领域。作者在社会政治文化如秘密会社、概念史、历史记忆塑造等领域颇有研究,本书的出版既可以展示作者既有系统研究结构,又可以为读者开辟新的研究理路提供借鉴,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作者简介

作者李恭忠,1974年出生于江西省遂川县,1992~2002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和南京大学完成大学本科生和硕士、博士研究生学业,先后获得历史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2002年9月至今任教于南京大学历史系。已出版学术专著《中国引航史》(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译著《唤醒中国:国民革命中的政治、文化与阶级》(三联书店,2004),发表《孙中山崇拜与民国政治文化》等学术论文20余篇。黄云龙,1988年生,历史学硕士,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编辑,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南大亚太论丛》

《学人文丛》编辑组

《南大亚太论丛》总序

自序

上篇 “社会”的秘密

“江湖”:中国文化的另一个视窗 ——兼论“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内涵

一、“江湖”释义

二、作为人际互动空间的“江湖”

三、作为文化传统的“江湖”

四、“江湖中国”及其社会理论意义

结义:近代中国的“社会”想象

一、普通结义

二、合伙结义

三、帮会结义

四、何以称“义”

五、何以“社会”

结语

“客家”:社会身份、土客械斗与华南地方军事化

一、本质主义的“客家”?

二、社会竞争与土客冲突

三、土客械斗与华南地方军事化

四、“客家”文化形象的建构

蒙冤叙事与下层抗争:天地会起源传说新论

一、立功—蒙冤的叙事结构

二、蒙冤—抗争的伦理逻辑

三、“顺天行道”与皇权想象

结语

民族主义的“发明”:辛亥革命前后的会党论说

一、“秘密社会”的发现

二、“民族主义”的彰明

三、东西方洪门论说的汇合

四、“洪门民族主义”话语的定型

结语

中篇 观念和制度

“倭寇”记忆与中国海权观念的演进 ——明中期至清中期海防论著的初步考察

一、“倭寇”记忆与明代海防论著的产生

二、清前期海防论著中“备倭”话语的延续

三、“倭寇”记忆、“备倭”话语对中国海权观念演进的影响

结语

从republic到“共和”:一个西方概念的中国之旅

一、从πολιτεíα到republic

二、从republic到“民主”

三、从republic到“共和”

四、从“共和”到“假共和”

结语

青年孙中山的革命想象 ——1895年广州起义再探

一、心志强于形势:乙未举事的社会基础

二、理想多于思想:乙未举事的政治纲领

三、臆断大于谋略:乙未举事的组织策划

四、想象让于行动:乙未举事与孙中山的身份转变

结语

张謇科举经历探微——制度史的视角

一、“误中”:通行说法的由来和本意

二、“错放”:制度刚性与人情限度

三、“大魁”:权势游戏和意义拷问

结语

谁之县政——民国后期山西四县财政预算岁出结构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二、分析框架

三、几个案例

四、总结讨论

下篇 记忆与认同

康熙帝与明孝陵:关于族群征服和王朝更替的记忆重构

一、“满汉”与“古今”

二、“兴亡”与“治乱”

三、“英主”与“圣君”

结语

开放的纪念性:中山陵建筑精神的表达与实践

一、选址南京的政治内涵

二、建筑精神的构想

三、空间、装饰与建筑效果

四、谒陵行为与建筑精神的实现

结语

“党葬”孙中山:现代中国的仪式与政治

一、名分:“国葬”还是“党葬”

二、组织:“党治”体制的缩影

三、宣传:领袖崇拜的灌输与“党治”权威的推广

四、仪节和场面:“党治”秩序的象征性表达

五、“奉安”中的杂音

结语

“总理纪念周”与民国政治文化

一、“总理纪念周”的创设

二、纪念仪式与政治宣传

三、“总理纪念周”的推广

四、“总理”纪念系列节日

结语

孙中山:英雄形象的百年流变

一、孙文:革命之先导

二、孙逸仙:革命之北辰

三、孙中山:革命之神,中国之父

四、孙中山:民族复兴的先驱

结语

附录 著述一览

一、专著

二、译著

三、文章

近代中国社会史论是2018年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李恭忠。

得书感谢您对《近代中国社会史论》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地方的近代史:州县士庶的思想与生活 电子书
地方近代史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合集。
中国近代史 电子书
一部好看又权威的中国近代史。
国家干预经济与中日近代化(修订本) 电子书
本书探讨19-20世纪中日轮船公司发展差异,强调政府经济干预政策影响。
学者的本分:传统士人、近代变革及学术制度 电子书
本文集以中国传统士人的气节与传统行政权力下的尊师重道为切入点,论及近代以来的时风、士风与学风,类比西方学术制度与自由思想之形塑。
近代中外关系史研究(第7辑) 电子书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外关系史研究室与浙江大学蒋介石与近代中国研究中心主办刊物,本册是第七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