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过银河,却只爱你这颗星

我见过银河,却只爱你这颗星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流行歌曲用“俗套的歌词煽动你恻隐”,像是苍凉的手势,留住最后的诗性和浪漫。不管哪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时代曲,而July的文字把这份美好传递得更为剔透到位。

内容简介

July解读粤语歌的文字一直在豆瓣港乐板块人气居高不下,甚至无数拥趸一路追随她到《南都周刊》与腾讯的专栏,2017年豆瓣关于香港回归的热门话题——我的港乐情怀,她的文章“爱在港乐没落时”,高居第一,不到5天就有逾4000人点击喜欢。当代也许没有唐诗宋词等文学供大众抒情,黄伟文周耀辉等鬼才高手可以说就是当代人的苏轼柳永,经他们妙手播弄,无论明恋暗恋苦恋,牵手分手执手,都会有那么一首歌,贴契得好似主题曲。两个人并肩而立观望世间风景,不会比“天荒地老流连在摩天轮,人间的跌宕默默迎送”更加动人;锦心绣口说出来的盟誓,难以比“两鬓斑白都可认得你”还刻骨铭心;热恋时快乐不知时日过,鲜有去到“深爱过谁,一天可抵上一岁”的境界;执子之手追问何为爱情,“定是与你动荡时闲话着世情”;为一段情扼腕,纠结不过“天都帮你去躲,躲开不见我”;念及故人,“闭起双眼我最挂念谁,眼睛睁开身边竟是谁”最难将息;失恋如果痛,就拿“灵魂被抽干,残留着躯干”来镇痛;如果连个悲悲喜喜的对象都无从寻觅,至少还有“要每一根火柴全为这一刻燃烧,就当普天之下情人节只得数秒”在单身的情人节陪伴取暖……

作者简介

作者July,入坑十几年的港乐迷,爱在港乐没落时,爱黄伟文、周耀辉,港乐关键词为嚣艳、痴缠、迷醉。做过娱记、音乐杂志编辑、唱片公司企划,写过唱片文案、乐评、影评、剧评。《南都周刊》“五官科”撰稿人,腾讯“乐人无数”撰稿人。人生理想是做一个没意思到有意思、无聊到有聊的人。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PART 1 搜神记 \青春仿佛因爱你开始

爱在港乐没落时

爱你就像爱情歌

阿菲正传

按时服用陈医生的药

搜神记,搜神迹

沉香屑与嬅丽缘

妇女新知

一个“迷妹”的自我修养

越唱越强

何需胜负,我们终将被时间驯服

PART 2 EYES ON ME \恨台上卿卿\或台下我我\不是我跟你

这趟旅行若算开心,亦是无负这一生

人生这场硬仗,本就是负隅顽抗

俗世如海,喷涌而进

这里的一小角天空曾是全世界

新海诚,专治孤独症和爱无能

去日留痕,来日方长

孤独的人别看《她》

你所想到的理所当然,是别人的“一生悬命”

宁愿我浸没黑暗,只为不遮挡你的阳光

最美好的婚姻也有50次想掐死对方的冲动

浪漫到一起惹绝症

当食欲终于成了食愈

与其慢性殉情,不如提早认命

华丽尽头无哀伤

PART 3 路过蜻蜓 \我想知\如何叫记忆删改\让这路途内记住\如何被爱

1 神挽住你游历的都市与未完成的诗

2 想看到你的笑容,我是你的观众

3 沿途与你有过一帧风景

4 拿来长岛冰茶换我半晚安睡

我见过银河,却只爱你这颗星是2018年由后浪出版公司出版,作者July。

得书感谢您对《我见过银河,却只爱你这颗星》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我冷我想回家 电子书
本书是作家何凯旋的一部中短篇小说集,共收录《红蒿白草》《图景》《三匹马》《山岗》《风》《我冷我想回家》等9篇小说作品。其中大部分作品聚焦20世纪中后期的东北农村现实生活和农民生存状态,既展现了农民们踏实劳动的场景,又叙述了他们安分守己地承担生活的苦难和责任,在生老病死中坦然地接受着生命的悲与喜。
我和我的母校 电子书
作者的《我和我的母校》通过对以往岁月记录和书写的方式,来回望有幸和母校结成的跨世纪情缘,以及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深化的爱生如子和感恩母校之间的情感对流。全书分成6个章节,从美丽校园重要景点的情感漫游开始,再次一一走进当年为人师表、育人有方的作者的老师这个集体,手足情深、美美与共的作者的同学这个班级,和睦相处、快乐共事的作者的同事这群伙伴,师生互爱、教学相长的作者的学生这批弟子,还有心系南强、花开榕城
我想学会生活 电子书
我想学会生活。我要用心地生活,深刻地活着。相信“凡事不疾不徐,春风化雨,不经意间将一份细腻与明亮以温柔传递”的蔡颖卿,通过这样12个关键词:珍惜、变动、恩典、付出、牢笼、平衡、创作、复杂、沟通、舍弃、错觉、快乐,来分享生活之美和生命之好。愿读过本书的人:能够把平凡的生活过得不平凡,能够辨识生命中能与不能、胜利与失败、喜乐与痛苦、勇敢与退怯,获得生活的力量,成为快乐自足的女性。愿你能够不再只关心同年
我碰巧路过这个世界 电子书
本书是一部诗集,收录了作者多年来创作的新诗近200首,包括《我碰巧路过这个世界》《街角的烧饼》《六月的麦香》等。多为作者对快速进步的现代社会的理解、体验、思考。其中,街角的烧饼》,用极为生活化的语调,叙事般地把一个菜市场与千年之前热闹的清明上河图联想到一起,展现了一幅现代生活画卷。内容整体向上,贴近生活,流露出作者细腻的感情。
我的高考:女生的故事 电子书
与男生相比,女生的高考之路有什么不同?在不同的年代,女生又是如何进入高考?有什么样的心路历程?来自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地区的33位女性高考亲历者向读者讲述了她的高考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