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社会主义整体发展视阈中的国外社会主义流派

世界社会主义整体发展视阈中的国外社会主义流派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联系、比较与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纵横交错地对纷繁复杂的国外社会主义流派进行全景式、整体性考察分析。

内容简介

本书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联系、比较与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纵横交错地对纷繁复杂的国外社会主义流派进行全景式、整体性考察分析。前四章按历史发展的轨迹,将国外社会主义流派还原到宏大的世界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置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个历史长河里,分四大时期若干阶段,纵向考察各流派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把握其发展变化的内在逻辑和基本规律;后五章选取当代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几种国外社会主义流派(民主社会主义、市场社会主义、生态社会主义、原苏东地区的新社会主义、拉美21世纪社会主义)进行具体辨析,既剖析各流派的发展脉络、理论观点、本质特征及地位作用,也探讨各流派对世界社会主义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作者简介

作者吕薇洲,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国际共运部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近年来主要研究国外社会主义思潮与当代资本主义理论,主持完成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导论 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整体视阈中辨析国外社会主义流派

一 国外社会主义流派研究:历史与现状

二 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全过程中辨析国外社会主义流派

三 研究思路和线索

第一章 科学社会主义诞生前的国外社会主义流派

一 资本主义的兴起与16—17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

(一)莫尔的“乌托邦”: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起点

(二)康帕内拉及其“太阳城”

(三)闵采尔与空想社会主义的实际斗争

(四) 16—17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特点

二 资产阶级革命与18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

(一)摩莱里及其理性制度思想

(二)马布利及其平等主义思想

(三)巴贝夫及其平等共和国

(四) 18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特点

三 产业革命和资产阶级统治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

(一)圣西门及其实业制度

(二)傅立叶及其和谐制度

(三)欧文及其公社制度

(四) 19世纪初三大空想社会主义的特征和地位

四 科学社会主义诞生前的其他社会主义流派

(一) 19世纪30—40年代的空想共产主义

(二)封建的社会主义

(三)基督教社会主义

(四)德国的或“真正的”社会主义

五 简短评论

第二章 科社创立后至二战结束前的国外社会主义流派

一 19世纪后半叶科学社会主义创立初期的社会主义流派

(一)农民社会主义

(二)无政府主义和无政府工团主义

(三)国家社会主义

(四)伦理社会主义

(五)工联主义和费边社会主义

二 20世纪上半叶的国外社会主义流派及其与科社的较量

(一)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在20世纪上半叶的较量

(二) 20世纪上半叶的其他社会主义流派

三 简短评论

第三章 冷战期间的国外社会主义流派

一 原有一些社会主义流派在冷战时期的新发展

(一)冷战时期的民主社会主义及其与科学社会主义的较量

(二)冷战时期市场社会主义在东西方的大发展

(三)托派社会主义在冷战时期的发展新高潮

二 冷战时期发达国家新型社会主义流派的发展

(一)欧洲共产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二)生态社会主义的产生与影响

三 冷战时期第三世界民族社会主义的勃兴

(一)冷战时期第三世界民族社会主义发展的总体情况

(二)阿拉伯社会主义

(三)非洲社会主义

(四)拉美民族社会主义思潮

四 简短评论

第四章 苏东剧变后国外社会主义流派发展的新动向

一 苏东剧变后原苏东地区的社会主义流派

(一)苏东剧变对原苏东地区经济社会的影响

(二)各种新社会主义思潮在俄罗斯的涌现

(三)中东欧地区的社会主义流派

二 苏东剧变后发达国家各种社会主义流派的发展

(一)苏东剧变后发达国家日渐式微和衰落的社会主义流派

(二)苏东剧变后发达国家得以发展的社会主义流派

(三)苏东剧变后发达国家新涌现的社会主义流派

三 苏东剧变后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流派的低落与转型

(一)苏东剧变对发展中国家各社会主义流派造成巨大冲击

(二)苏东剧变给民族社会主义带来重大发展机遇

四 简短评论

第五章 民主社会主义

一 民主社会主义的发展脉络

(一)民主社会主义改良主义基本理论的构建时期(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中叶)

(二)民主社会主义进一步放弃传统马克思主义,倡导改良主义时期(20世纪中叶到冷战结束)

(三)“第三条道路”兴起,也即民主社会主义的转型时期(冷战结束至21世纪初)

(四)摒弃“第三条道路”,重新回归或“左转”时期(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至今)

二 民主社会主义的主要理论观点

(一)指导思想:民主社会主义宣称指导思想多元化,反对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唯一指导思想

(二)奋斗目标:民主社会主义主张把社会主义看成是一种道德需要,追求抽象价值目标的实现

(三)经济纲领:民主社会主义主张实行“混合所有制”,倡导工人参与决策和管理的经济民主

(四)政治主张:民主社会主义认同资产阶级的民主宪政,鼓吹改良主义的国家政党观

(五)社会政策:民主社会主义注重福利国家制度,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福利制度改革方案

(六)全球治理:民主社会主义关注全球性问题,致力于基本价值观指导下的有效全球治理

三 民主社会主义在国际上的推广及现实境况

(一)民主社会主义在国际上的推广历程

(二)民主社会主义的现实境况分析

四 民主社会主义的影响

(一)民主社会主义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积极正面影响

(二)民主社会主义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消极负面作用

第六章 市场社会主义

一 市场社会主义的历史演进

(一)“试错法”等思想的提出与市场社会主义的萌芽

(二)兰格模式与市场社会主义的诞生

(三)“分权模式”与市场社会主义的发展

(四)市场主导模式与市场社会主义的突破

(五)各种新模式与市场社会主义的新发展

二 当代市场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模式

(一)强调效率的市场社会主义模式

(二)注重公平的市场社会主义模式

(三)崇尚民主的市场社会主义模式

三 市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历史作用

(一)市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与历史局限

(二)市场社会主义的地位作用

(三)借鉴市场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七章 生态社会主义

一 生态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一)生态社会主义的兴起和发展

(二)苏东剧变后生态社会主义的转型发展

(三)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生态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动向

二 生态社会主义的主要观点——批判

(一)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二)批判生态资本主义

(三)批判生态中心主义

(四)批评生态女性主义与社会生态学

(五)批判传统社会主义与现实存在的社会主义运动

(六)批判绿色工联主义

三 生态社会主义的主要观点——建构

(一)资本主义是生态危机的根源,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的希望

(二)实现生态社会主义的战略步骤

(三)生态社会主义远景规划

四 生态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地位作用

(一)生态社会主义不是科学社会主义

(二)生态社会主义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较有发展潜力的一支力量

(三)生态社会主义思潮和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具有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五 生态社会主义的启示

(一)有助于深刻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全球化的本质、振兴世界社会主义运动

(二)对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第八章 原苏东地区的新社会主义思潮

一 新社会主义思潮的形成和发展

(一)新社会主义思潮的起点:反思总结历史

(二)新社会主义的产生——原苏东地区的社会主义运动

二 新社会主义思潮的派别与主要内容观点

(一)新社会主义流派的主要类型

(二)以继承为主的社会主义基本理论

(三)据形势变动的俄共最低纲领和当前任务

(四)理想与现实相结合的战略目标

三 新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一)指导思想呈现多元化

(二)劳动群众构成社会基础

(三)主张社会主义前景

(四)主张合法斗争议会道路

(五)信仰自由适用于俄共党内

四 新社会主义的影响、作用和启示

(一)俄罗斯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和作用

(二)俄罗斯新社会主义的启示

第九章 拉美“21世纪社会主义”

一 拉美“21世纪社会主义”的缘起与发展

(一)拉丁美洲的社会主义传统

(二)拉美“21世纪社会主义”的兴起与发展

二 拉美“21世纪社会主义”的主要理论内容和特点

(一)外围资本主义为什么不能实现拉丁美洲的自主发展?

(二)传统社会主义为什么不能救赎拉丁美洲?

(三)拉美“21世纪社会主义”何以可能?

三 拉美“21世纪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

(一)委内瑞拉的“21世纪社会主义”

(二)玻利维亚的“社群社会主义”

(三)厄瓜多尔的“21世纪社会主义”

四 拉美“21世纪社会主义”的前景与评价

(一)拉美“21世纪社会主义”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二)对拉美“21世纪社会主义”的基本评价

参考文献

后记

世界社会主义整体发展视阈中的国外社会主义流派是2016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吕薇洲。

得书感谢您对《世界社会主义整体发展视阈中的国外社会主义流派》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美国的社会主义运动与思潮 电子书
与普遍认为的“美国没有社会主义”与“美国社会主义例外论”相对的是,社会主义运动与发展在美国有着相当悠久的历史。美国非但不“例外”,还存在较多的社会主义运动和思潮,一直深受社会主义的影响。特别是作为国际工人运动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美国共产党在其长期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历经了起起伏伏的变化,积累了对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认识。只要资本主义制度仍然在美国存在,美国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就不会消亡。
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观 电子书
本书以问题为导向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观。创新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观进行历史脉络的梳理;二是对当前对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观的各种错误解读予以反驳,并通过严密的论证证明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观是科学的,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强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并没有过时;三是对列宁新经济政策的解读,阐述了落后国家的迂回过渡理论。
社会主义本质论 电子书
《马克思主义简明读本》系列丛书是专门为读者组织编写的一套关于马克思主义的通俗理论读物,本系列丛书紧紧围绕十八大精神,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旨在引导读者了解马克思主义,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相关理论和制度,引导读者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电子书
《马克思主义简明读本》系列丛书是专门为读者组织编写的一套关于马克思主义的通俗理论读物,本系列丛书紧紧围绕十八大精神,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旨在引导读者了解马克思主义,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相关理论和制度,引导读者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社会主义在哈萨克斯坦的兴衰 电子书
本书按历史发展脉络阐释了社会主义之于哈萨克斯坦的作用及意义,并总结了社会主义在哈萨克斯坦兴衰的启示:第一,不改革或方向错误都会葬送社会主义成果;第二,共产党最高领导层必须是真正的马列主义者;第三,不可忽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第四,共产党必须顺应历史潮流,关注民生;第五,社会主义因素存在,但走什么道路还要人民选择;第六,中哈友好关系不会因社会制度不同而发生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