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本书汇集九种民国时期的著述,这些著述既代表民国时期法理学学术水平及法学特色,又为我们展现当时中国法学“著述兴盛、流派分呈”的学术特征。
内容简介
程波点校的《法意发凡——清末民国法理学著述九种》一书汇集民国时期法律人物,范罕《法论四篇》、周鲠生《法律》、张知本《社会法律学》、李祖荫《法律学方法论》、吴之椿《法治与民治》、孟森《新编法学通论》、夏勤《法学通论》、丘汉平《法学通论》以及梅仲协《法律论》,共计九种民国时期的著述。这些著述既代表民国时期法理学学术水平及法学特色,又为我们展现当时中国法学“著述兴盛、流派分呈”的学术特征。
作者简介
作者程波,湖北武汉人,1999-2010年就读于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哲学系本科、西方哲学专业硕士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博士,师从高文新教授研习西方哲学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宗教与文化等。现就职于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曾在《社会科学战线》《辽宁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数篇,主持省社科基金项目《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内容及方法研究》以及两项校级项目,现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宗教与文化的理论研究工作。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凝练法意 “法意”主编者言
凡例
法论四篇
点校前言
序言
法系(法律渊源)
法象(法律秩序)
礼法(礼法区别)
权义(权利义务)
法律
点校前言
序
一、法律的概念
二、法律成立的程序
三、法律与道德
四、法律与社会
社会法律学
点校前言
自序
第一章 社会法律学之意义
第二章 社会法律学之发生
第三章 社会法律学之派别
第四章 由社会法律学见地之法律观
第五章 社会之进化与法律
第六章 今日应有之立法
第七章 现代法律社会化之趋势
法律学方法论
点校前言
法律学方法论
一、序言
二、注释研究法
三、历史研究法
四、比较研究法
五、社会学研究法
六、哲学研究法
七、综合研究法
法治与民治
点校前言
时代评论小丛书叙言
一、法治问题的说明
二、中国法治的困难
三、近代民治与法治
新编法学通论
点校前言
绪言上
绪言下
第一编 法学
第一章 法学之本体
第二章 法学之宗派
第二编 法律
第一章 法律之定义
第二章 法律与社会之关系
第三章 法律与国之关系
第四章 法律与道德之关系
第五章 法律与政治之关系
第六章 法律与经济之关系
第七章 法律二字之由来
第八章 法律名词之范围
第九章 法律之分类
第十章 权利及义务
第十一章 法律之解释
第十二章 法律之效力
法学通论
点校前言
序一
序二
初版序
再版序
五版序
六版序
《法学通论》序
绪言
第一编 国家论
第一章 国家之意义
第二章 国家之发达
第三章 国家之目的
第四章 国家之分类
第二编 法律论
第一章 法律之意义
第二章 法律之统系
第三章 法律之特性
第四章 法律之目的
第五章 法律之分类
第六章 法律之成立
第七章 法律之改废
第八章 法律之解释
第九章 法律之渊源
第十章 法律之适用
第十一章 法律之制裁
第十二章 法律之效力
第三编 权利论
第一章 权利之意义
第二章 权利之分类
第三章 权利之主体
第四章 权利之客体
第五章 权利之取得
第六章 权利之行使
第七章 权利之变丧
第八章 义务之意义
第九章 义务之分类
第四编 法学论
第一章 法学之概念
第二章 法学之发达
第三章 法学之分科
第四章 法学之派别
法学通论
点校前言
自序
第一章 法律之现象
第二章 法律之科学
第三章 法律之观念
第四章 法律之渊源
第五章 法律之效力
第六章 法律之解释
第七章 法律之执行
第八章 法律之制裁
第九章 权利义务之意义
第十章 权利义务之种类
第十一章 权利之分析
第十二章 权利之行使
第十三章 法律之种类
第十四章 法律内容之分类
附录
法律论
点校前言
序
法律论 仲协梅祖芳著
第一章 法律泛言
第二章 法律的普遍性与确实性
第三章 自然的法理
第四章 法律与实力
第五章 法律与经济
第六章 法律与技术
第七章 法律与习惯
第八章 法律与正义
第九章 法律与道德
第十章 法律与礼
第十一章 权利与义务
新旧译名对照表
主题索引
法意发凡:清末民国法理学著述九种是2013年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程波。
得书感谢您对《法意发凡:清末民国法理学著述九种》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