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波罗与10-14世纪的丝绸之路

马可·波罗与10-14世纪的丝绸之路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北京大学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马可·波罗项目组成果之一,代表了当今马可·波罗研究的前沿水平。

内容简介

本书以2016年11月召开的“马可·波罗与10—14世纪的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为基础,分“马可·波罗研究”“丝绸之路研究”“中外关系史研究”三个主题,收录论文二十余篇。

各文对《马可波罗行纪》一书的文本、所反映的历史问题,10—14世纪陆上及海上丝绸之路的面貌,以及当前中外关系史研究中的若干议题做出了深入讨论,代表了当今马可·波罗研究的前沿水平。

作者简介

编者荣新江,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北京大学中国史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唐研究》主编。著有《敦煌学十八讲》《学术训练与学术规范》《归义军史研究:唐宋时代敦煌历史考索》《丝绸之路与东西文化交流》《中古中国与粟特文明》等著作。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马可·波罗研究 Study of Marco Polo

Fragments of China: the f manuscript of Marco Devisement dou monde

1. The manuscript tradition of Marco □ Devisement dou monde

2. A brief account of the discovery of the fragment f of the Devisement dou monde

3. Fragment f: its contents and main features

4. Some considerations on the language of F and f and preliminary conclusions

References

Marco Polo in the Catalan Atlas (1375)

Introduction

Conclusion

WORKS CITED

Between Text and History:Marco Description of the Lugou Qiao (卢沟桥)

元代杭州的桥——从马可·波罗的记述说起

马可·波罗所记元朝洒马奶之祭——兼论马可·波罗在元上都的时间

一、引言

二、同饮马湩之族

三、白牝马

四、洒马湩

五、祭祀日期

六、结论

“行在”卖卜的城市经济——从《马可波罗行纪》中的杭州“星者”谈起

一、关于“行在城”的“星者”,马可·波罗究竟说了些什么?

二、“行在城”的术士群体与卖卜业的流动性

三、占卜与“行在城”的消费经济

余论:占卜、风俗史和城市史

元代军事史上被忽略的一章:蒙古哨马研究

一、《秘史》中所见“哨马”的种类

二、蒙元哨马的来源与管理

三、蒙元哨马的职能

四、结语

《马可·波罗寰宇记》所载几则人名称谓补证

一、李璮相公(Liitan Songon)

二、伯颜丞相(Baian Cingsan)

三、阿合马被刺案件中的Cenchu与Vanchu

结 论

丝绸之路研究 Study of the Silk Road

香料与东西海上之路论稿

序 言

一、“香料”之要义

二、香料的功用

三、影响东西交通格局的关键所在——“从未移栽到其他地方”的几种主要香料的特殊分布

四、香料资源匮乏但需求巨大的中国市场

木头沟的摩尼教—佛教寺院——丝绸之路遗址数据库的建立与遗址核对的深化

一、根据数字史料批判所进行的遗址重新定位

二、数字史料批判平台

三 遗址核对之深化:以Murtuq为例

结束语

敦煌文献所见公元10世纪的丝绸之路

一、敦煌文书中有关10世纪丝绸之路的直接记载

二、丝绸之路上的艰险和般次运营方式

三、公元10世纪丝绸之路的脉动

10—14世纪塔里木盆地南道的村镇聚落与道路交通

一、文献所见10—14世纪喀什噶尔的村镇聚落

二、喀什噶尔地区相关聚落遗址的分布

三、关于塔里木盆地南道缺乏蒙元遗迹的探讨

结 论

宋元之间哈密地区独立政权的出现——从马可·波罗对哈密州的记载说起

一、问题的提出

二、晚唐以降哈密地区族群成分的变化过程

三、哈密当地独立政权出现的年代

四、小结

马可·波罗时代的印度洋贸易

一、马可·波罗离华时间

二、马可·波罗笔下的德化瓷与13世纪爪哇沉船

三、马可·波罗在印度马八儿国

四、忽里模子港出土德化窑瓷片与马可·波罗罐

元朝与伊利汗国的海路联系

结 论

忽鲁模思古代港口探源——马可·波罗与忽鲁模思

前 言

一、历史文献中的忽鲁模思古代港口

二、历史与考古学学术史

三、伊斯兰史地文献中的忽鲁模思地理及城市位置

四、通过对比考古和地理文献的信息探讨忽鲁模思古港的地理位置

结 论

参考文献

伊利汗国的珍珠文化史

一、简介

二、珍珠——一种独特的动物产品

三、珍珠和贸易路线

四、珍珠和个人前途

五、结论

参考文献

中外关系史研究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Medieval China and the Others

元代陶事两题

一、浮梁磁局职掌

二、“至正型”的生产者

西来“设睹噜”法——占星术中祈福禳灾的秘密空间

一、星神画像的用途

二、日本寺院所藏的《九曜秘历》(10—14世纪)

三、何为“设睹噜”法?

《库什王纪》所载□与东亚古国新罗

一、波斯—阿拉伯文献中的地名□与新罗勘同

二、《库什王纪》中的□与穆斯林史地文献所载新罗情状之比较

三、有关□原型的多角度辨析

四、从《库什王纪》成书时代背景看其记述□新罗)的合理性

余 论

Sino-Iranica in Pax Mongolica:The Elusive Participation of Syriac-Rite Christians in the Ilkhanid Translation Project

I. Introduction: The Ilkhanid Translation Project

II. The Tānksūqnāma as the“Result”of the Project

III. The Unfinished Nature of the Project

IV. The Elusive Participation of Syriac-Rite Christians

V. Concluding Remarks

合赞双城的崛起——史料中的帖必力思与合赞尼牙

研究背景与史料介绍

一、东西商道的贸易枢纽

二、遣使接见,审判行刑——汗国的都城

三、合赞的宫城与葬地——合赞尼牙

结 语

14世纪晚期至15世纪波斯宫廷收藏的道释画

一、萨莱册页

二、册页中的道释题材绘画:来源与品鉴

三、结论

“马可·波罗与10—14世纪的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纪要

马可·波罗研究

陆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

中外关系史

马可·波罗与10-14世纪的丝绸之路是2019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荣新江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马可·波罗与10-14世纪的丝绸之路》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文献汇编 电子书
本书分为正史类、政书和诏令奏议类、编年史类、地志类、其他史类、笔记和诗文集类、民间文献类、外国文献类等八大类,以类别为经,以年代为纬,分别予以辑录汇编。所收录的文献史料年代下限一般截至民国,重点收录反映宋元史实的文献。
20世纪上半叶闽西苏区的革命进程与社会形态 电子书
本文以妇女、农民、工人、华侨等群体为切入点,分析不同的社会阶层在闽西革命运动所体现的主体作用以及由此展开社会权力重构。
草原丝绸之路那达慕文化传播及融合发展研究 电子书
本书共七章,内容包括:绪论、那达慕文化研究的学术回顾和当代价值、草原丝绸之路那达慕文化引领民族体育的发展、我国那达慕开展的基本情况、草原丝绸之路那达慕文化品牌建设研究、国际那达慕文化与地区多元文化融合的研究、草原丝绸之路背景下那达慕文化传播的创新路径研究。
善度事理的世纪师者:袁文伯传 电子书
本书是袁文伯传记,采集工程丛书的一种,传主袁文伯,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12年3月出生,1937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历任浙江省立英士大学讲师、国立北洋工学院讲师、国立英士大学(1950年并入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副教授、之江大学副教授。1951起,任中国矿业大学教授、材料力学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结构力学、矿业工程力学、结构工程、岩土工程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和指导研究生等工作。
遇见黄东——18—19世纪珠江口的小人物与大世界 电子书
历史人类学者走向田野,探究“真相历史”背后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