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新编历史小丛书)

京杭大运河(新编历史小丛书)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水利史专家蔡蕃讲述京杭大运河的历史与文化传承 。

内容简介

本书运用历史文献和实地考察调研结合的方法,基于作者多年来的学术研究成果,对京杭大运河的的历史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介绍。书中还贯穿着古人兴建大运河的技术、重要事件、成败经验等,对今天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了借鉴。

作者简介

作者蔡蕃,1982年毕业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水利发展史专业。侧重中国大运河科学技术史,北京大运河与城市水利史。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曾任中国华能工程咨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水电开发部副主任。出版专著有《北京古运河与城市供水研究》《京杭大运河水利工程》。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篆刻

编委会

绪论

一、元以前的中国大运河

(一)中国大运河建设的第一次高潮——秦汉时期的东西大运河

1.长江淮河之间的运河——邗沟

2.淮河与黄河之间的运河——鸿沟、汴渠、泗水运道

3.关中漕渠与黄河航道

4.钱塘江、长江之间的运河——江南运河

5.黄河与海河之间的运河——曹操开白沟、平虏渠、利漕渠

6.长江珠江之间的运河——灵渠

7.浙东运河

(二)大运河第二次建设高潮——隋唐南北大运河

1.隋代修建南北大运河

2.唐代对南北大运河的治理

3.宋金时期的运河

二、元代实现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

1. 山东运河——济州河与会通河的建设

2. 元初修建的大都运河——兴建玉泉河和坝河、重开金口河

3. 建通惠河实现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

4. 元代北运河与南运河

5. 元代对淮扬运河、江南运河和浙东运河的治理

三、明代至清中期的京杭大运河

1. 通惠河改造

2. 山东会通河的重建

3. 避黄改运工程

4. 清口的治理

四、清后期运河治理难题与漕运的终结

1. 清代京杭大运河的维护与衰落

2. 1855年铜瓦厢黄河改道后的运河

3. 民国时期的京杭大运河

五、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利用

1. 大运河文化的内涵

2. 大运河作为工程遗产的特征

3. 加强保护大运河

出版说明

京杭大运河(新编历史小丛书)是2019年由北京出版集团出版,作者蔡蕃。

得书感谢您对《京杭大运河(新编历史小丛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历史语境下的德国与欧洲(北京大学史学丛书) 电子书
学术论坛“历史语境下的德国与欧洲”论文集。
历史哲学 电子书
本书由作者在厦大开设“历史哲学”课程的讲稿整理而成,是我国第一本以”历史哲学”命名的学术著作。朱谦之在此书中不仅系统阐发了他的历史哲学理论,而且还运用历史哲学的理论方法来解析世界哲学的发展历程。与梁漱溟探寻东西哲学的不同发展路向有所不同,朱谦之则探寻东西哲学的共同发展路向。
历史的观念 电子书
本书分为上、下两编,涵盖了古今中西主要的历史思想和历史理论。上编为“中国历史观念”,共4章,阐述了中国历史上出现的主要的历史观念,从先秦神意历史观一直到严复、章太炎的历史进化论;下编“西方历史观念”,共分12章,论述了西方的主要历史观念,从希罗多德的历史思考直到福山的历史终结论。在某种意义上,人类历史就是人类的自我认识史,人类的历史实践孕育了人类的理性和智慧,反过来,人类的理性和智慧也促进了文明的
移民、市场与社会:清代以来小江地域文化的演变(清水江研究丛书(第1辑)) 电子书
本书以乡村集市的建立为切入点,讨论小江地区的移民对区域社会的运行、商业贸易的发展和地方社会结构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朱小蔓学术年谱 电子书
《朱小蔓文集》(以下简称《文集》)共十卷。选编兼顾朱小蔓教授学术贡献的代表性与全面性。整理她的所有论文,并按时间先后顺序编排形成论文集;分卷题遴选她的代表性著与主编的学术;将有重要影响力的学术对话著整理编排为教育对话集;系统整理她的学术活动,编排学术年谱。进而以论文集、教育对话集、学术年谱等构成《文集》各卷。该卷以编年体记录朱小蔓20世纪80年代后的学术工作,采用图文并叙的方式全景展现她在学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