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乡-城人口迁移与社区转型

新型城镇化、乡-城人口迁移与社区转型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编辑推荐

本书介绍新型城镇化阶段我国乡城人口迁移流动的重大转变、发展趋势及政策路径。

内容简介

本书以“异地城镇化(农民工)”及“就近城镇化(农转居转型社区)”双重视角,基于横向调查与纵向监测数据,阐释当前农民工群体的就业及阶层分化现状、特征及问题,提出城乡差异化融入的应对策略,并对转型社区居民的生活满意度及家庭发展进行评估,通过社会工作实务介入开展失地妇女就业促进、儿童抗逆力培养行动研究,提出构建系统化的家庭发展政策体系,以应对社区急剧转型带来的冲击和影响。

作者简介

作者刘建娥,博士(南开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城市化与社区转型,人口流动与社会融入。科研及成果: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春晖项目、省社科规划项目3项,省部级政府委托纵向课题5项。

章节目录

封面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文前辅文

第一章 乡-城流动人口阶层分化、重构与差异化融入

一 从整体论到阶层分化

二 流动人口就业及阶层分化

三 社会融入理论

四 数据来源与样本概况

五 就业结构与经济分化

(一)雇主、雇员、自营流动人口的就业分化:云南省纵向数据分析

(二)精英农民工与新型工人阶层的发展:大型企业农民工的调研数据

(三)收入差距加大、持续增长乏力且呈下降趋势

六 制度安排与社会分化

(一)参保水平及福利分化

(二)定居选择与社会归属

七 结论与政策意义

(一)阶层分化与制度安排下的定居选择

(二)流动人口阶层分化与重构模型

(三)乡-城流动人口差异化融入路径

第二章 乡-城移民社会融入的分化、评估及政策路径

一 限制社会排斥与促进社会融入

二 乡-城流动人口(农民工)的社会融入

(一)就业与经济融入

(二)社会福利政策融入

(三)社会参与及政治融入

(四)身份认同与心理融入

(五)代际转换与融入差异

三 乡-城移民的相关研究及评述

(一)户籍改革与定居选择

(二)乡-城流动人口的家庭化迁移

(三)乡-城流动人口阶层分化

四 乡-城移民融入指数及评估

五 乡-城移民的融入分化层级

六 四大层级移民群体的社会特征及融入路径

(一)“企业发展型”:政策融入

(二)“自雇发展型”:社区融入

(三)“雇工生存型”:组织融入

(四)“社区流动型”:分流安置

七 乡-城移民城市融入的根本途径

第三章 转型社区居民的离愁别绪

一 城镇化进程中村落社区的终结与转型

二 幸福感与生活满意度

(一)定义和基本研究问题

(二)社区生活满意度

(三)社会资本理论

(四)研究假设

三 转型社区生活满意度数据与测量

(一)昆明市转型社区问卷调查数据

(二)社区生活满意度指标设计及测量结果

(四)社区生活满意度

四 社区生活满意度回归模型分析

(一)人口自然特征与家庭结构因素

(二)经济资本与社区生活满意度

(三)社会资本与社区生活满意度

(四)人力资本与社区生活满意度

五 结论与讨论:“转型焦虑”及政策应对

(一)经济资本外强中干、“愁生计”:人力资本薄弱,家庭消费乏力

(二)社会资本削弱、“愁适应”:邻里关系中断、社区参与不足,社区资本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与削弱

(三)福利制度资本薄弱、“愁养老”:制度资本在利益博弈中艰难前行,医疗保险政策获得优先发展,但养老保险令人担忧

第四章 新型城镇化阶段转型社区家庭发展评估

一 城镇化研究:批判论、成效论与阶段论

二 家庭政策与转型期的中国家庭

三 数据来源与评估指数

(一)调查方法与数据来源

(二)样本数据概况

(三)转型社区家庭发展综合指数

四 研究设计与分析方法

(一)模型设计

(二)结构方程模型

五 家庭资本要素分析

(一)家庭人力资本要素

(二)家庭经济资本要素

(三)家庭社会资本要素

六 家庭结构要素分析

七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转型社区待业妇女就业促进实务

一 失地农民就业相关政策

(一)安置思路:从“农转工”到“农转居”

(二)政策目标:从“收入维持”到“就业融入”

(三)管理方式:从特殊对待到统一管理

二 W社区概况

三 W社区待业妇女就业现状

四 W社区待业妇女就业评估分析

(一)转型社区待业妇女的不利因素

(二)转型社区待业妇女的有利因素

五 转型社区待业妇女就业促进小组实务

(一)建立阶段:确立组员角色与身份,建立规范与信任

(二)发展阶段:减压小组活动和激励小组活动

(三)拓展阶段:技能提升与职业生涯规划

(四)结束阶段:强化成长与改变

六 实务评估

(一)妇女就业促进小组的专业优势

(二)局限和反思

(三)政策意义

第六章 提升转型社区留守儿童抗逆力实务研究

一 关于留守儿童的研究

二 理论评述

(一)抗逆力理论缘起、发展及其评述

(二)优势视角

(三)儿童抗逆力的培养

三 抗逆力实务小组

(一)组员招募及活动方案设计

(二)小组实务一:增强乐观感

(三)小组实务二:提升效能感

(四)小组实务三:增强归属感

四 小组活动的效果评估

(一)前后测对比分析

(二)小组实务满意度评估

五 结论与讨论

(一)结论

(二)建议

参考文献

新型城镇化、乡-城人口迁移与社区转型是2018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刘建娥。

得书感谢您对《新型城镇化、乡-城人口迁移与社区转型》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基层治理 电子书
本书的文章理论和调研并重,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助力乡村振兴:数字乡村典型应用场景与实践 电子书
本书系统讲述了数字乡村的概念,以数字乡村的政策背景,发展情况为基础,结合数字乡村的建设重点,从信息基础设施、乡村数字经济,乡村数字治理以及信息惠民服务、乡村网络文化发展,智慧绿色乡村建设等多个角度进行了数字乡村建设的主要内容和方向。本书立足于数字乡村知识的普及,为广大读者构建一个较为完整的数字乡村知识体系,并结合丰富的实例,展现了当前中国大地数字乡村建设的美丽画卷和未来方向。本书可以作为数字乡村相
新下层:日本的社会阶层与贫困遗传 电子书
看见在时代浪潮中漂泊又困顿的他们,揭开日本社会新下层的面纱。
老年人社会隔离与健康老龄化 电子书
本书提出的老年人社会隔离治理策略,为深刻认识中国老年人社会隔离现状,防止老年社会隔离,以及从社会关系视角促进老年健康提供了理论借鉴。
助力垃圾分类,重构回收体系:两网融合与垃圾治理探索 电子书
本书以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体系和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两网融合”为主题,邀请了20余位专家,探讨了垃圾分类及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