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所有权的私法逻辑

相对所有权的私法逻辑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对我国《物权法》进行深入探究,并考察物权法理论在现代民法学中的发展趋向,据此探讨我国物权法理论体系的构造问题以及《物权法》的解释适用和改进问题。

内容简介

《相对所有权的私法逻辑》从物权理论的最基本概念之一的“所有权”内涵出发研究物权理论的规律性。本书首先对绝对所有权观念进行检讨,论述了所有权的历史性格表现为观念性演进和修正,自罗马法发端逐渐形成了近代私法的自由主义所有权表现为具有观念性的“绝对所有权”。其次还论述物权客体对所有权观念演进的影响,传统物权法理论中没有给无体财产预留座位,但在现代物权法具体制度中,无体财产事实上已经成为不能回避的物权客体。该书着重对现代私法中所有权观念的转向及其制度内容进行分析。最后就相对所有权观念的解释论扩张进行论述。

作者简介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什么是所有权”的私法表达

二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第一章 所有权的历史性格及绝对所有权观念的检讨

第一节 所有权的观念性——近代私法所有权的历史性格

一 作为历史范畴的所有权

二 近代私法所有权的观念性

三 近代私法所有权观念性的修正

第二节 绝对所有权观念的检讨

一 从罗马法的个人所有权到近代私法的绝对所有权

二 绝对所有权观念与社会现实的背离

三 绝对所有权观念与现代私法所有权

第二章 物权客体对所有权观念变迁的影响

第一节 时代变迁与物权客体的重新界定

一 物权客体范围变迁的内在逻辑

二 物权客体界定的困境与“财产”概念的广泛应用

三 价值化趋势下物权客体的重新界定

第二节 动产与不动产区分的相对化

一 近代民法上动产与不动产区分的意义

二 近代民法上动产与不动产区分的检讨

三 现代民法上动产与不动产的区分

四 动产与不动产区分无法替代的法价值

第三节 无体财产概念对现代所有权观念的影响

一 无体财产概念的发端

二 无体财产概念在现代私法上的功能

三 无体财产概念促使所有权观念更新

第三章 现代私法上所有权观念的转向

第一节 英美法系所有权观念的变迁及其影响

一 英美法系所有权观念的变迁

二 现代英美法系所有权观念的阐释

三 英美法系财产权制度对大陆法系所有权观念的影响

第二节 相对所有权观念的形成

一 相对所有权观念的现实基础

二 相对所有权的界定

三 相对所有权的制度解释功能

第三节 物权法定在现代物权法体系中的定位

一 对近代民法上的物权法定主义的检讨

二 “物权法定”基本原则地位的弱化

三 物权法定下物权自治的可能性

四 物权法定的制度定位

第四节 所有权限制的根据

一 从限制到界限——所有权限制的历史演进

二 所有权限制的具体内容

三 所有权社会化理论的检讨

四 公共利益还是效率——所有权公法限制的经济学根据

五 所有权限制的权利冲突论解释

第四章 相对所有权观念的解释论扩张

第一节 民法解释学的发展与相对所有权观念的解释论应用

一 民法解释学的发展及其对所有权观念的影响

二 相对所有权观念在民法解释学中的应用

三 在解释论上构建以裁判为中心的物权制度

第二节 相对所有权观念在所有权平等保护中的解释论应用

一 公有制下私的所有权——所有制和所有权的关系

二 社会主义公有制下的相对所有权

三 各种所有权的平等保护

第三节 “权能分离论”的解构与他物权体系的再构成——物权法解释论的视角

一 “权能分离论”的解构

二 他物权在物权体系中的重新定位——所有权与他物权的平等

三 他物权体系的再构成——《物权法》中他物权体系的解释

结论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相对所有权的私法逻辑是2013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李国强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相对所有权的私法逻辑》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写给老板的财务课 电子书
如何快速看懂公司财报,学会利用财务管控来进行公司经营,一本书看透公司财务管控。
行动中的劳动法律 电子书
以统计分析方法,揭示以《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为代表的劳动法律的执行情况和效果,分析影响劳动法律落实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近代中国的法律与政治 电子书
本书不仅充分展示了近代法律史研究的前沿成果,也为法律史研究扩展了新领域,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方法。
血液管理的法制化历程 电子书
纪念《献血法》实施二十周年,一部梳理中国献血事业法制化发展的作品。
治大国:古代中国的正义两难 电子书
熊逸作品,讲透古代中国的正义、道德、伦理,告诉你许多难题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