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讲述蒙元史

重新讲述蒙元史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跨学科、多角度地来碰触和探讨蒙元史的各种新旧问题。

内容简介

蒙元史在中国历目前的地位是特殊而重要的。正是由蒙古统治者建立的元朝,结束了中国数百年的分裂而重新实现了“大一统”;同时,正是经由蒙古帝国的创建和元朝的建立,才使得中国史与欧亚大陆的历史脉络紧密地相互切入,并奠定了今天中国这个多民族统一国家的版图。

因而在此意义上,重新讲述蒙元史,或许蕴含着重新认识“中国”的可能性,同时也蕴含着重新认识“亚洲”和“世界”的可能性。

本着这一主旨,《亚洲现代思想》邀请治蒙元史、北方民族史以及其他相关学科(如民族学、人类学、思想史、历史地理等)的专家学者一起,跨学科、多角度地来碰触和探讨蒙元史的各种新旧问题,一方面期待从蒙元史的新认识中,深入理解中国的形成及其动力机制,重新认识“多元一体”的中国,重新认识中国内部的亚洲世界和亚洲世界内部的中国;另一方面也是中国学者对全球史、新清史、日本东洋学、“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想象的共同体”等等各种新旧范式、思潮与论述进行深度回应,力图在多元与动态的知识图景中洞察中国史的整体脉络的同时,尝试构建立足中国的亚洲论述和世界论述。

作者简介

编者张志强,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人,1969年10月2日出生。1991年兰州大学历史系本科毕业,1991-1997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读硕士、博士,1997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997年至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哲学研究室工作。研究员,中国哲学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国哲学史》杂志编委,编辑部主任。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发刊词 立足中国 重述亚洲 思想世界

专题

何谓“中国”,何谓“亚洲” 重新讲述蒙元史

编者赘语

圆桌论坛

沈卫荣 重新建构蒙元史叙事: 中国学者面临的重要学术挑战

姚大力 怎样看待蒙古帝国与元代中国的关系

唐晓峰 “边地”的主体性与多元性

白拉都格其 关于民族史研究的视角问题

齐木德道尔吉 新的考古、文物史料与蒙元史研究的世界性

刘晓 也谈元朝统一中国的性质及其历史意义

乌·额·宝力格 何谓“蒙元”,何谓“亚洲”: 兼谈帝国遗产的情感投入

谁是对话者?

蒙元史研究的政治情感投入

蒙元帝国遗产的分享

超越文明、民族国家的蒙古帝国史

向祖先的忏悔

蒙古人有为祖先的行为道歉的能力吗?

蒙元与蒙古帝国的分裂

结 语

汪晖 蒙元史叙述之难敞开了重新理解历史的可能性

专题论文

刘迎胜 蒙元世界帝国的时代印记

一 各族人民意识中的蒙元疆域

二 元代各族人名称所反映的世界帝国

姚大力 汉文明在元时期: 果真存在一个“低谷”吗?

弁 言

元代汉文明的三座高峰,即文人画、元杂剧和元青花

四库馆臣论元经史与文学

汉文化在元代的一般发展特征

结 语

乌云毕力格 明清蒙古史家的元朝认识

沈卫荣 中世纪西藏史家笔下的蒙元王朝及其与西藏关系 以阅读藏文史著《汉藏史集》(rGya bod yig tshang)为中心

乌·额·宝力格 著 方笑天 译 袁剑 校 旅游资源的争夺: 蒙古国与中国如何共享帝国遗产

导言:共享遗产背景下的民族旅游业

中国文化旅游业的特征

与文化共享相对的旅游业竞争

帝国遗产:蒙古国与内蒙古之间的差异

蒙古帝国遗产的战略选择

结语:和平共享

蓝德彰 著 沈卫荣 译 虞集和他的蒙古君主作为辩护者的学者

一 士大夫虞集

二 1328年与1329年图帖睦尔登基

三 可汗与士大夫

四 奎章阁

五 《经世大典》

六 图帖睦尔死后的辩护士

七 虞集和其供职朝廷的动机

理论与反思

孙歌 寻找亚洲原理

一 讨论亚洲范畴所面临的现实与理论困境

二 通向“亚洲”的理论路径1:空间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三 通向亚洲的理论路径2:

个殊性与相对性的意义以及普遍性的重新定义

四 亚洲原理的历史内涵

思想与人物 章太炎:东亚视野下的中国“革命”与“传统”

编者赘语

张志强 一种“伦理民族主义”是否可能? 论章太炎的民族主义

一 “天然民族”“文化民族”与“历史民族”

二 “历史民族”与“政治民族”

三 “民族主义”与“无生主义”

石井刚 佛声·国粹·人民 “二战”后日本学界关于章太炎辛亥革命前思想之定位问题的争辩

一 “佛声”还是“民声”?

二 “佛声”与政治

三 “国粹”与革命

四 “人民”的思想史意义

五 结语

林少阳 批判无政府主义的无政府主义者 1906—1908年章太炎与中日无政府主义运动的关系

一 早期中国无政府主义的历史定位

二 章太炎对早期无政府主义的语言观以及“文明”话语的批判

三 章太炎与同时代日本无政府主义者幸德秋水的关联

四 章太炎《民报》论文与无政府主义

经典今读

赵刚 自尊无畏 超克断碎 《传习录》和我们的当代

一 如何称得上“主体”?

二 成己之学:学如何成为真正的“主体”

三 信而不仰:“世俗性”与“宗教性”的二分之外

四 超克断碎的“社会”与“历史”

五 代结语

书评与书讯

吕正惠 杉山正明教授的中华文明观 《疾驰的草原征服者》《游牧民的世界史》读后感

随感与杂谈

于治中 重新认识中国 重新认识西方 一个认识论的考察

一 我们知识的前提

二 “重新认识中国”的悖论

三 现代西方知识体系的起源与汉学的诞生

四 客体的思维形式与从后思索

五 结语

戴景贤 百年转折 面对世界与面对历史的中国

重新讲述蒙元史是2016年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作者张志强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重新讲述蒙元史》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一七六六年的卢梭:论制度与人的变形 电子书
跟着作者,重新理解卢梭。
唐代中央政权决策研究.中华学人丛书 电子书
探究唐王朝治乱兴衰背后国家行政与决策体制的关键作用,寻求唐代治国之道。
大国霸权 电子书
快速了解全球一维到三维帝国的争霸演进史,揭开大英帝国衰落的真实原因,深度解析美国收割世界的秘密战略。
历史人类学的旨趣.历史人类学小丛书 电子书
历史人类学的英文名称为HistoricalAnthropology。历史学是其学科本位,概括来说,是借鉴人类学家参与观察的方法,走出书斋,走向田野,以对传统史料的掌握为基础,搜罗地方文献,族谱、碑刻、契约、文书、仪式、传说……试图从对具体语境的文本的阐释中,尝试对一统的中国文化中存在的地域差异进行解释,说明一个个的“地方”是何时、如何被整合进统一的中国的。具体地讲,历史人类学的学术史、基本概念究竟
身份、国家与记忆:西南经验 电子书
“中国”是不同区域“化学反应”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