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生物制药领域的创新绩效评价与机理研究

纳米生物制药领域的创新绩效评价与机理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基于科学计量学的方法就纳米生物制药领域内的创新特点、创新机理、创新内容及其绩效形式、评价方法等展开论述。

内容简介

本书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纳米领域,尤其对纳米生物制药领域进行实证研究。基于科学计量学的方法和指标、专利计量学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相结合的方法,以定性研究为辅、定量为主,对纳米生物制药领域的创新绩效、合作绩效做了深入、全面的评价分析和机理研究。利用建立微分方程组模型,刻画了纳米技术领域的科学技术之间的动态关系,有利于我们理解交叉学科的创新系统的内部机理。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内容提要

总序

序言

前言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1.1 新兴的纳米生物制药技术

1.1.2 发展纳米生物制药技术有利于交叉学科的发展

1.1.3 发展纳米生物制药技术有利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1.1.4 发展纳米生物制药技术有利于发展会聚技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3.1 相关概念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框架

1.4.1 研究思路

1.4.2 结构框架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二章 纳米技术在生物制药领域的创新绩效研究

2.1 新兴的纳米生物制药技术

2.1.1 纳米技术

2.1.2 生物制药

2.1.3 纳米生物制药

2.2 纳米生物制药研究的实力分布

2.2.1 收集数据的方法

2.2.2 科学优势分析

2.2.3 技术市场总体分布情况

2.2.4 纳米生物制药技术发展趋势

2.3 相关政策建议

2.3.1 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纳米生物制药的发展

2.3.2 利用纳米生物制药技术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三章 基于h指数对纳米生物制药领域的机构评价研究

3.1 创新绩效的评价指标的研究基础

3.1.1 创新绩效的评价指标的相关研究

3.1.2 关于创新绩效的评价指标的思考

3.2 h1h2指数的提出背景与设计原则

3.3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3.3.1 数据收集

3.3.2 方法和假设

3.4 研究结果

3.4.1 h2/h1比率的结果

3.4.2 对h2/h1比率的分析与评价

3.4.3 对h1h2指数的分析与评价

3.4.4 h1h2下部、h1h2中部和h1h2上部的计算

3.5 结论和相关政策建议

3.5.1 主要结论

3.5.2 相关政策建议

本章参考文献

第四章 纳米生物制药领域的国际合作创新绩效研究

4.1 关于国际科技合作的相关研究基础

4.1.1 国际科技合作的相关研究

4.1.2 关于国际科技合作研究的思考

4.2 纳米生物制药领域的国际合作

4.3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4.4 与七国集团国际合作的特征分析

4.4.1 具体的增长和份额

4.4.2 合作指数

4.4.3 关系指数

4.4.4 发表积极性

4.4.5 相对研究努力

4.4.6 引用绩效

4.5 与七国集团国际合作的网络特征分析

4.5.1 共著网络的构建

4.5.2 网络结构分析

4.5.3 小世界现象

4.6 结论和相关政策建议

4.6.1 主要结论

4.6.2 相关政策建议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五章 产学研合作网络对纳米生物制药领域创新绩效的影响

5.1 产学研合作的研究基础

5.1.1 产学研合作的相关研究

5.1.2 关于产学研合作研究的思考

5.2 合作网络特性对行为主体的影响的相关研究

5.3 集聚与达到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创新产出的影响

5.4 小世界网络对成员创新产出的加权专利值的影响

5.5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5.6 计量模型构建

5.6.1 联盟网络构建

5.6.2 因变量:加权专利价值

5.6.3 小世界网络

5.6.4 特定的模型1

5.6.5 特定的模型2

5.7 大学-企业合作的发展趋势

5.8 集聚与达到之间的交互作用对网络成员的影响

5.9 小世界合作网络属性对成员的加权专利值的影响

5.10 结论和相关政策建议

5.10.1 主要结论

5.10.2 相关政策建议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六章 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之间互动关系的刻画

6.1 科学与技术关系的研究基础

6.1.1 科学与技术关系的相关研究

6.1.2 关于科学与技术关系研究的思考

6.2 科学与技术之间的相互关系

6.3 数据处理和研究方法

6.3.1 回归模型

6.3.2 数据收集

6.4 特定的增长和市场份额

6.5 科学与技术之间的交互作用分析

6.6 结论和相关政策建议

6.6.1 主要结论

6.6.2 相关政策建议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七章 科学与技术间爱的动态:以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为例

7.1 科学与技术之间的交互关系

7.2 数据处理和研究方法

7.2.1 回归模型

7.2.2 数据收集

7.3 市场份额和科技优势

7.4 科技之间的动态关系

7.5 技术和科学动态关系的相关讨论

7.6 结论和相关政策建议

7.6.1 主要结论

7.6.2 相关政策建议

7.6.3 研究局限性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总结

8.2 主要创新点

8.3 局限性

8.4 研究展望

后记

索引

纳米生物制药领域的创新绩效评价与机理研究是2015年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赵清俊。

得书感谢您对《纳米生物制药领域的创新绩效评价与机理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的农户行为响应机理及其调控机制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以传统村落农户问卷调查为基础,应用三方动态博弈模型、多项有序Logistic模型以及结构方程模型(SEM)等计量分析工具,对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农户行为响应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农户满意度与行为响应关系以及基于农户满意的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管理机制构建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骨骼肌静力性负荷所致损伤机理的研究 电子书
本书内容包括:文献综述、实验动物分组、大鼠骨骼屈肌静力性负荷所致损伤模型的建立、大鼠骨骼肌静力性负荷所致损伤机制的研究、大鼠骨骼肌静力性负荷所致损伤过程中bFGF和TGF-β1的表达等。
社会治理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 电子书
本书分为六章,内容包括: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基本要求与目标、创新社会组织体制、创新社区治理体制、关注社会治理的新趋势、大数据与“互联网+”视野下社会治理案例精选、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案例精选。
“后奥运时代”我国省级体育工作绩效评价研究 电子书
提高政府绩效,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府致力追求的一个基本目标。当前,我国政府在公共体育服务过程中效率低下,没有建立健全体育工作绩效评价体系。李宗浩、肖林鹏著的《后奥运时代我国省级体育工作绩效评价研究》从“后奥运时代”我国省级体育工作绩效的实际出发,结合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国家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体育工作任务和目标的变化,按照决策学系统分析方法,开发了“后奥运时代”我国省级体育工作的总目标,明确了省级
主体功能区人口再分布实现机理与政策研究 电子书
本书系统评价了主体功能区人口再分布的内涵、现状、问题、目标,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人口科学再分布的实现机理和路径选择,初步构建了主体功能区人口再分布“三力”理论模型。提出了主体功能区人口再分布“五位一体”的政策体系,选取不同区域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研究以广州、成都和汶川为具体案例,将适度人口的测算方法与主体功能区人口再分布实现机理运用于人口流迁的实践,加以实证分析,提出了具体建议和措施,力图为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