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小言:我眼中的北大与港中大

大学小言:我眼中的北大与港中大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陈平原对香港和内地教育的观察。

内容简介

陈平原先生自2008年起兼任香港中文大学客座教授,自此北大、港中大各教一学期,对两校乃至两地的高等教育情况,可谓有了得天独厚的观察视角。

本书就是这一教育视角的洞若观火之作。上编“大学小言”,文字短小精悍,都给人阅读快感;下编“大学评论”涉及宏观问题,视野开阔,让人能准确把握中国内地与香港两地的高等教育现状与问题。

作者简介

作者陈平原,广东潮州人,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及系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大二十世纪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俗文学学会会长。

先后出版《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千古文人侠客梦》《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中国散文小说史》《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当年游侠人》《北京记忆与记忆北京》等著作三十种。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上编 大学小言

小言“小言”

隐身与在场

排名的困惑

择校之艰难

国际化水平

交换生计划

留学生比例

走出去的步伐

本土情怀

什么样的校训

人文学的意义

哪里的“文学院”

人才如何争夺

“匿名评审”如何可能

改革的代价

招聘的难度

开会与吃饭

超稳定的职业

校长的阅读

嘉宾之介绍

大学如何排座次

“逸事”之可爱与可信

“天才”能否“豪赌”

过多奖励也是一种“折腾”

申请表格及研究计划

谁的面子更要紧

独立自尊与隐私保护

如何处罚作弊

内地学生的优越感

香港学生的困惑

此硕士非彼硕士

人文学者的声音

研究生们的志向

大学校长的遴选

诗意的校园

大学与城市

教授们的认同感

捐赠者的权利

书院制度的奥秘

中文大学的“风景”

纪念碑及大学精神

学者与知识分子

下编 大学评论

我看北大研究生教育

校友与大学文化

上什么课,课怎么上?

大学:如何“宁静”,怎样“致远”

中原崛起,何处是短板

中国大学的独立与自信

“中国博士”是否值得信赖

“大学批评”

“另一种大学”的启示

大学本多事

大学应以文理为中心

“做大事”与“做大官”

关于“教”与“育”的思考

作为一种“农活儿”的文学教育

让教育回归常识

附录 走出大学体制的困境—答《北京大学教学促进通讯》记者郭九苓、缴蕊问

作者简介

大学小言:我眼中的北大与港中大是2014年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作者陈平原。

得书感谢您对《大学小言:我眼中的北大与港中大》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莫言小说文体研究 电子书
莫言之女关于莫言研究的一本作品。
全球化语境中的莫言研究 电子书
本书是一部宏观探讨莫言小说全球化发展的著作。
夏小果的秋天 电子书
诗集共收录作者精选诗歌181首,分为五个板块“大地之果”“生活之轻”“时间之布”“天空之镜”“夏小果之纪”。作品涵盖了亲情、友情、爱情的内容,传达了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人与自然和平共处的理念,传递了对平凡劳动者无畏逆行的礼赞。其中,“大地之果”中的《秋雨中》《一棵银杏微黄》《翠螺山上的秋光》等充满了对滋养自己的土地的感念之情;“生活之轻”中的《女人的月亮》《关于爱情》《吹魔笛的孩子》《烟火气》等诠释
我和我的母校 电子书
作者的《我和我的母校》通过对以往岁月记录和书写的方式,来回望有幸和母校结成的跨世纪情缘,以及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深化的爱生如子和感恩母校之间的情感对流。全书分成6个章节,从美丽校园重要景点的情感漫游开始,再次一一走进当年为人师表、育人有方的作者的老师这个集体,手足情深、美美与共的作者的同学这个班级,和睦相处、快乐共事的作者的同事这群伙伴,师生互爱、教学相长的作者的学生这批弟子,还有心系南强、花开榕城
小矮人 电子书
当你温柔地对待世界,整个宇宙都会以温柔待你。一本和《小王子》一样温暖心灵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