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哲学、文学与艺术,真的离普罗大众那么远吗?现象学大师围绕主题“思想的形成”对法国听众朗读放送。
内容简介
1948年9-11月,梅洛-庞蒂应邀于法国国家广播电台做了关于知觉主题的七次演讲,本书根据其广播稿录音整理而成。演讲所探究的主题,其核心不仅是梅洛-庞蒂的哲学,而且是作为一个整体的现象学。梅洛-庞蒂否定了这样的观点:知觉是不可靠的,倾向于扭曲我们周围的世界,反而主张知觉与我们的感觉是不可分离的,我们正是依赖于此来弄懂这个世界。
自始至终,梅洛-庞蒂坚持认为,知觉从来不是某种学会了然后就能适用于这个世界的东西。他提醒我们,作为具有具身心智的生物,我们天生有知觉,并与其他动物以及婴儿一样,处于一种与这个世界产生持续、天然、不可预测的接触的状态。梅洛-庞蒂还借助于卡夫卡、动物行为,尤其是现代艺术,特别是塞尚的作品,提供了许多生动的例子。
作者简介
作者莫里斯·梅洛-庞蒂,法国著名哲学家,对当代法国哲学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既和法国现象学运动的旗手萨特联系密切,也和法国结构主义运动的创始人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交往频繁,而这两个著名思想家分别标志着当代法国哲学的前后两个重要时期。梅洛-庞蒂在法国现象学运动中的地位仅次于影响广泛的萨特,但许多人都认为他在学术成就方面超过了后者;他们两人在哲学和政治上都颇多分歧,甚至最后绝交并形同路人,但这并没有影响人们把他们放在大致相同的情景中来看待。梅洛-庞蒂对语言和文化领域的探讨旨在拓展现象学的地盘,然而在不经意中为法国结构主义开辟了道路、提供了资源;他与列维·斯特劳斯在哲学倾向上既有巨大的分歧,却又相互影响、彼此借鉴;他甚至被列入到了早期结构主义者之列。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德译本导言 追寻意义的诞生
法文本编者按
第一讲 知觉的世界与科学的世界
第二讲 探索知觉的世界:空间
第三讲 探索知觉的世界:感性之物
第四讲 探索知觉的世界:动物性
第五讲 从外部看人
第六讲 艺术和知觉的世界
第七讲 古典世界与现代世界
译名对照表
参考书目
梅洛-庞蒂作品(1908—1961)
译后记
知觉的世界:论哲学、文学与艺术是2019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法]莫里斯·梅洛-庞蒂。
得书感谢您对《知觉的世界:论哲学、文学与艺术》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