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什么

生命是什么:活细胞的物理观

我想读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内容简介

  《生命是什么?(汉译名著本17)/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作者在书中致力于将生物学与量子力学协调起来,尽管写于1944年,但书中关于生命、分子生物学、心灵等主题的评论今天看来仍深刻精辟,极具启发性。可以说,《生命是什么?(汉译名著本17)/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的内容为分子生物学的诞生和DNA的发现作了概念上的准备,对于希望了解生命起源理论的读者来说,《生命是什么?(汉译名著本17)/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无疑是好的选择之一。薛定谔以一种令人放松和愉悦的文笔引导读者探索生命这一令人望而生畏的主题,内容深刻而有趣,极具启发性。

作者简介

  埃尔温·薛定谔,奥地利著名物理学家,与P.A.M.狄拉克同获1933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概率波动力学的创始人。主要研究有关热学的统计理论问题,写出了有关气体和反应动力学、振动、点阵振动(及其对内能的贡献)的热力学以及统计等方面的论文。他还研究过色觉理论,他对有关红绿色盲和蓝黄色盲频率之间的关系的解释为生理学家们所接受。 薛定谔曾先后发表了《生命是什么》《科学与人文主义》,《自然与希腊人》,《科学理论与人》,《心与物》,《我的世界观》和去世后出版的《自然规律是什么》等哲学论著和文集,甚至一度设想过在教书之余,以哲学为主要兴趣,以至于被当代著名物理学家西蒙尼认为“是我们世纪的物理学家中引人注目的哲学家”。 张卜天,北京大学科学哲学博士,国内杰出的中青年翻译家,译有著作40余部。

章节目录

前言

序言

第一章 经典物理学家对这一主题的探讨

1.研究的一般性质和目的

2.统计物理学。结构上的根本差别

3.素朴物理学家对这一主题的探讨

4.为什么原子如此之小?

5.有机体的运作需要精确的物理定律

6.物理定律基于原子统计学,因而只是近似的

7.它们的精确性基于大量原子的介入。第一个例子(顺磁性)

8.第二个例子(布朗运动,扩散)

9.第三个例子(测量准确性的限度)

10.n律

第二章 遗传机制

11.经典物理学家的绝非平凡的预期是错误的

12.遗传密码本(染色体)

13.身体通过细胞分裂(有丝分裂)而生长

14.在有丝分裂中每一个染色体都被复制

15.减数分裂和受精(配子配合)

16.单倍体个体

17.减数分裂的显著关联

18.交换。特性的定位

19.基因的最大尺寸

20.小数目

21.持久性

第三章 突变

22.“跳跃式”的突变——自然选择的工作场地

23.它们繁育一模一样的后代,即它们被完全遗传下来

24.定位。隐性和显性

25.介绍一些术语

26.近亲繁殖的有害效应

27.一般的和历史的评述

28.突变作为一种罕有事件的必要性

29.X射线诱发的突变

30.第一法则。突变是单一事件

31.第二法则。事件的局域化

第四章 量子力学的证据

32.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的持久性

33.可以用量子论来解释

34.量子论——不连续状态——量子跃迁

35.分子

36.分子的稳定性依赖于温度

37.数学插曲

38.第一项修正

39.第二项修正

第五章 对德尔布吕克模型的讨论和检验

40.对遗传物质的一般描述

41.这种描述的独特性

42.一些传统的错误观念

43.物质的不同的“态

44.真正重要的区别

45.非周期性固体

46.压缩在微型密码中的丰富内容

47.与事实作比较:稳定程度;突变的不连续性

48.自然选择的基因的稳定性

49.突变体有时较低的稳定性

50.温度对不稳定基因的影响小于对稳定基因的影响

51.X射线是如何产生突变的

52.X射线的效率并不依赖于自发突变性

53.回复突变

第六章 有序、无序和熵

54.从模型得出的一个值得注意的一般结论

55.基于秩序的秩序

56.生命物质避免了向平衡衰退

57.以“负熵”为生

58.熵是什么?

59.熵的统计学意义

60.从环境中吸取“秩序”来维持组织

第七章 生命以物理定律为基础吗?

61.有机体可望有新的定律

62.评述生物学状况

63.综述物理学状况

64.明显的对比

65.产生有序的两种方式

66.新原理并不违反物理学

67.时钟的运动

68.钟表装置终究是统计学的

69.能斯特定理

70.摆钟实际上是在零度

71.钟表装置与有机体之间的关系

后记:决定论与自由意志

译后记

生命是什么是2018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作者[奥]埃尔温·薛定谔(ErwinSchrdinger)。

得书感谢您对《生命是什么》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哲学学部集刊(2014)(全2卷) 电子书

本论集展现中国社科院文学哲学学术水平,含2012-2014年优秀论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2016年第1辑总第18辑) 电子书

本书对深化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以及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新贡献 电子书

研究了自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评论(第1辑) 电子书

国内首份以评论为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集刊,由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本册是第1辑。
王学研究(第九辑) 电子书

贵阳学院阳明学与黔学研究院主办刊物,本册是第九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