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第5版)

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第5版)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内容简介

全书共八章,各章目录如下:第一章 信号与系统,第二章连续系统的时域分析,第三章 离散系统的时域分析,第四章 傅里叶变换与系统的频域分析,第五章 连续系统的s域分析,第六章离散系统的z域分析,第七章 系统函数,第八章 系统的状态变量分析,六个附录。本书可供普通高等学校电子信息和电气信息类专业本科生作为“信号与系统”课程的教材使用,也可供有关科技人员参考。

章节目录

第一章 信号与系统

1.1 绪论

1.2 信号

一、连续信号和离散信号

二、周期信号和非周期信号

三、实信号和复信号

四、能量信号和功率信号

1.3 信号的基本运算

一、加法和乘法

二、反转和平移

三、尺度变换(横坐标展缩)

1.4 阶跃函数和冲激函数

一、阶跃函数和冲激函数

二、冲激函数的广义函数定义

三、冲激函数的导数和积分

四、冲激函数的性质

1.5 系统的描述

一、系统的数学模型

二、系统的框图表示

1.6 系统的特性和分析方法

一、线性

二、时不变性

三、因果性

四、稳定性

五、LTI系统分析方法概述

习题一

第二章 连续系统的时域分析

2.1 LTI连续系统的响应

一、微分方程的经典解

二、关于0-与0 值

三、零输入响应

四、零状态响应

五、全响应

2.2 冲激响应和阶跃响应

一、冲激响应

二、阶跃响应

2.3 零状态响应与卷积积分

一、任意激励下的零状态响应

二、卷积积分

2.4 卷积积分的性质

一、卷积的代数运算

二、函数与冲激函数的卷积

三、卷积的微分与积分

四、相关函数

习题二

第三章 离散系统的时域分析

3.1 LTI离散系统的响应

一、差分与差分方程

二、差分方程的经典解

三、零输入响应

四、零状态响应

3.2 单位序列和单位序列响应

一、单位序列和单位阶跃序列

二、单位序列响应和阶跃响应

3.3 零状态响应与卷积和

一、任意激励下的零状态响应

二、卷积和

三、卷积和的性质

3.4 反卷积

习题三

第四章 傅里叶变换和系统的频域分析

4.1 信号分解为正交函数

一、正交函数集

二、信号分解为正交函数

4.2 傅里叶级数

一、周期信号的分解

二、奇、偶函数的傅里叶级数

三、傅里叶级数的指数形式

4.3 周期信号的频谱

一、周期信号的频谱

二、周期矩形脉冲的频谱

三、周期信号的功率

4.4 非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一、傅里叶变换与频谱

二、奇异函数的傅里叶变换

三、信号与其傅里叶变换的奇偶性

4.5 傅里叶变换的性质

一、线性

二、对称性

三、尺度变换

四、时移特性

五、频移特性

六、卷积定理

七、时域微分和积分

八、频域微分和积分

九、相关定理

4.6 能量谱和功率谱

一、能量谱

二、功率谱

4.7 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一、正、余弦函数的傅里叶变换

二、一般周期函数的傅里叶变换

三、傅里叶系数与傅里叶变换

4.8 LTI系统的频域分析

一、频率响应

二、频域分析

三、无失真传输

四、理想低通滤波器的响应

4.9 取样定理

一、信号的取样

二、时域取样定理

三、频域取样定理

4.1 0序列的傅里叶分析

一、周期序列的离散傅里叶级数(DFS)

二、非周期序列的离散时间

傅里叶变换(DTFT)

4.1 1离散傅里叶变换及其性质

一、离散傅里叶变换(DFT)

二、离散傅里叶变换的性质

习题四

第五章 连续系统的s域分析

5.1 拉普拉斯变换

一、从傅里叶变换到拉普拉斯变换

二、收敛域

三、(单边)拉普拉斯变换

5.2 拉普拉斯变换的性质

一、线性

二、尺度变换

三、时移(延时)特性

四、复频移(s域平移)特性

五、时域微分特性(定理)

六、时域积分特性(定理)

七、卷积定理

八、s域微分和积分

九、初值定理和终值定理

5.3 拉普拉斯逆变换

一、查表法

二、部分分式展开法

5.4 复频域分析

一、微分方程的变换解

二、系统函数

三、系统的s域框图

四、电路的s域模型

五、拉普拉斯变换与傅里叶变换

5.5 双边拉普拉斯变换

习题五

第六章 离散系统的z域分析

6.1 z变换

一、从拉普拉斯变换到z变换

二、z变换

三、收敛域

6.2 z变换的性质

一、线性

二、移位(移序)特性

三、z域尺度变换(序列乘醟)

四、卷积定理

五、z域微分(序列乘k)

六、z域积分(序列除k m)

七、k域反转

八、部分和

九、初值定理和终值定理

6.3 逆z变换

一、幂级数展开法

二、部分分式展开法

6.4 z域分析

一、差分方程的z域解

二、系统函数

三、系统的z域框图

四、s域与z域的关系

五、借助DTFT求离散系统的频率响应

习题六

第七章 系统函数

7.1 系统函数与系统特性

一、系统函数的零点与极点

二、系统函数与时域响应

三、系统函数与频域响应

7.2 系统的因果性与稳定性

一、系统的因果性

二、系统的稳定性

7.3 信号流图

一、信号流图

二、梅森公式

7.4 系统的结构

一、直接实现

二、级联和并联实现

习题七

第八章 系统的状态变量分析

8.1 状态变量与状态方程

一、状态与状态变量的概念

二、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

8.2 连续系统状态方程的建立

一、由电路图直接建立状态方程

二、由输入输出方程建立状态方程

8.3 离散系统状态方程的建立与模拟

一、由输入输出方程建立状态方程

二、由状态方程进行系统模拟

8.4 连续系统状态方程的求解

一、用拉普拉斯变换法求解状态方程

二、系统函数矩阵H(s)与系统稳定性的判断

8.5 离散系统状态方程的求解

一、用z变换求解离散系统的状态方程

二、系统函数矩阵日(z)与系统稳定性的判断

8.6 系统的可控制性和可观测性

一、状态矢量的线性变换

二、系统的可控制性和可观测性

习题八

附录一 卷积积分表

附录二 卷积和表

附录三 常用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系数表

附录四 常用信号的傅里叶变换表

附录五 拉普拉斯逆变换表

附录六 序列的z变换表

附录七 信号与系统MATLAB例程

部分习题答案

索引

参考文献

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第5版)是2019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作者吴大正。

得书感谢您对《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第5版)》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大话移动通信第2版 电子书
通信类科普读物,在充分介绍移动通信的基本框架之余,将移动通信的神奇与精彩展示给读者朋友。 大话移动通信主要面向初入移动通信领域,或已有一定基础,希望进一步完善自己移动通信知识框架的读者,希望为大家解决学习移动通信知识过程中的以下难题: ·怎么学习移动通信知识 ·学习哪些移动通信知识 ·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背后的原因与动力
爱上单片机(第4版) 电子书
适读人群 :电子爱好者 单片机技术初学者 单片机相关专业师生 《无线电》杂志作者杜洋出品 国内单片机爱好者圈子里的有影响力人物 一本有生命力的单片机学习图书 畅销10年,累计销量突破3万册 不仅学技术,还能获得人生指导
天线测量实用手册(第2版) 电子书
本书具有如下特点: 1.准确性。理论的结果必须用实验来检验,而天线参数的测量正好可以作为检验天线设计好坏的基础。在新型天线的研制中,实验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既是检验理论阶段的手段,又是独立的研究方法。本书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成 的,书中的测量方法都是由实际天线测量工作者经过长期实践得来的,解决了许多理论上还不够成熟的课题。 2.广泛性。全面介绍天线的测量。从频率上讲, 低频率从几十兆赫兹,到毫米波(40GHz);从类型来讲,天线的类型包括面天线、线天线等各种形式的天线;从测量方法上讲,既有较原始的测量方法也有目前的计算机控制自动测量。目前我国移动通信基站数已经超过60万个,特别是随着3G时代的到来,我国5亿个手机用户数还将增大,基站天线的市场空间相当广阔,已引起三大运营商的高度重视。本书用大量的篇幅介绍了移动通信基站天线的测量。 3.实用性。各章节内容都有具体的操作方法,典型测量案例分析,贴近工程实际,工程技术人员可以通过本书内容的学习,参照具体操作方法,完成工程实际任务。 4.先进性。本书介绍的天线测量系统、仪器都是国内外知名产品。这些产品的技术先进性、可拓展性等代表着天线测量的发展方向。 5.规范性。书中内容撰写规范,涉及的标准、协议、接口等符合国内国际标准。
怎样识别和检测电子元器件(第2版) 电子书
本书助初学者快速掌握电子元件识别检测技术,内容通俗易懂,实用性强。
电子工程师自学速成 提高篇 第2版 电子书
典型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讲解 覆盖常见的电子电路 摒弃复杂公式与理论,夯实电子技术 视频讲解,手机扫码即看 ·基础起点低 中学文化即可阅读本套丛书 ·语言通俗易懂 书中少用专业化的术语,遇到较难理解的内容用形象比喻帮助读者理解,尽量避免复杂的理论分析与繁琐的公式推导,便于初学者学习。 ·内容解说详细 由于自学时缺乏指导,因此在编写过程中对书中的知识技能进行详细说明,轻松理解所学内容。 ·图文并茂的表现形式 大量采用直观形象的图表方式展现内容。 ·内容安排符合认识规律 按照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来确定各章节内容的先后顺序,只需从前往后阅读图书,就会水到渠成。 ·突出显示知识要点 知识要点用阴影和文字加粗的方法突出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