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后半期的中国财政与经济

十九世纪后半期的中国财政与经济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内容简介

《十九世纪后半期的中国财政与经济》所收论文,以档案和文献资料为依据进行分析研究,广泛涉及19世纪后半期的工农业、商业、外贸、财政、货币、金融、地租形态、行会制度以及社会各阶级等方面,并对这一时期的经济史进行综合性的研究,重点阐释了在战争赔款和镇压人民起义军费双重压力下,清朝政府所面临的财政困境及其搜刮政策,而清政府的竭蹶搜刮。进一步引走了国民经济的恶化和阶级矛盾的加剧。附录中的《中国经济史研究中的计量问题》一文,对于中国经济史研究而言,更是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作者简介

彭泽益(1916-1994),原籍湖南常德,生于湖南安乡。早年就读于中山大学文学院历史系,1942年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1943年考入武汉大学文科研究所专攻中国近代史,1945年毕业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历史系助教。1947年初入中央研究院社会研究所,历任助理研究员和副研究员。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曾任《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卷清史分册副主编。著有《太平天国革命思潮》、《十九世纪后半期的中国财政与经济》,编有《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中国工商行会史料集》、《清代工商行业碑文集粹》等,另有论文数十篇。

十九世纪后半期的中国财政与经济是2010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彭泽益。

得书感谢您对《十九世纪后半期的中国财政与经济》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地方督抚与清末新政(增订版) 电子书
本书从地方督抚在新政中的思想与活动的角度,具体考察地方督抚对清政府新政决策的参与及其影响,以及地方督抚与新政过程中社会变迁的互动关系,以此观察清末中央与地方权力格局的演变态势。
“白银时代”的落地 电子书
由江西财经大学讲师邱永志所著,描述历史上“白银时代”的形成,以及由此形成一系列货币制度和形态体系。
在国家与社会之间.新史学文库 电子书
本书研究明清时期的户籍赋役制度,尝试探索一种关于明清时期中国传统社会变迁和国家转型的解释路径。
中国经济史评论(总第6期) 电子书
中国经济史学会会刊,本册是第6期。
中国经济史评论(总第9期) 电子书
中国经济史学会会刊,本册是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