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只露半边脸

历史只露半边脸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1、 知名学者刘绪义《南方都市报》历史评论专版文章首度结集。耳熟能详的事件纵横三千年,别具慧眼的解读遴选三十篇。

2、 角度新颖,我们无心改变历史的进程,但有意转变对历史的看法,在作者看来历史有温度、历史有性格、历史有趣味。

3、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本书倡导思辨本性、玩研本色、探求本初、回归本身的读史观。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轻松解读历史的作品,所选文章均来自《南方都市报》历史评论专版。本书主要围绕着一些广为人知的历史事件、文化史上一些熟悉的学术问题进行了重新考察与分析,提出了新的观点,纠正了历史的误读,还原了历史的真相

作者简介

刘绪义,文化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博士后,湖南大学公培中心特聘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文艺人才“三百工程”人选,《易经》研究、曾国藩研究专家,干部教育培训名师,应邀为公安部、原铁道部、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湖南大学等党政机关、知名高校讲学超五百余场。出版有《历史给谁来酿酒——湖湘才子品读曾国藩》《晚清危局中的曾国藩》(2009年度新浪中国好书)《刘绪义读春秋》、《刘绪义〈诗经〉心得》《老子不生气》《天人视界:先秦诸子发生学研究》(“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曾国藩与晚清大变局》等著作十余部;在《光明日报》《中国图书评论》《高校理论战线》《中国社会科学报》《文汇读书周报》等逾百家媒体刊发过专访、报道或评论,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反响。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自序

第一辑

同样是沿海,齐鲁两国差距咋那么大

一是齐鲁两国完全不同的政治制度

二是齐鲁两国同样的经济优势,不同的改革思路

三是齐鲁两国截然不同的文化政策

独尊儒术的背后

第二辑

西汉开国腐败的制度成因

西汉政坛上的不安全感

汉武帝的仙界朋友圈

汉武帝的仙界朋友奇葩

汉武帝求仙之祸

汉武帝为何深陷于求仙

杨修之死

蜀汉灭亡后吴国为何变成纸牌屋

三国史的一种解释:从月旦评到九品官人法

一是曹操看到了“月旦评”的局限所在

二是曹操不甘心人才识拔的权力掌握于他人之手

三是曹操更懂得人才对统一天下的重要性

酷吏产生的“历史周期律”

一是盛世出强主,强主好用能臣

二是“盛世”隐藏着统治基础性危机之时

三是酷吏群体难以形成政治集团,对政体构不成威胁,乐为所用

第三辑

宋真宗眼里的寇准

古代官员的考绩法为何中看不中用

历史上那些“任性”的改革者

干爹的江湖

古代官场为什么喜欢认义子

干爹好当,义子难做

义子无义,干爹倒霉

第四辑

明代官场逆淘汰中的孤臣

崇祯之问

明朝君王不早朝,为何国家不乱

“计赃论罪”的两面性

“计赃论罪”有恫阻腐败之效

“计赃论罪”陷入“一切之法”的樊篱

一是计赃难,全在人为

二是以计赃为前提,容易忽视犯法情节

三是以计赃为本,容易忽视犯法后果

“计赃论罪”遇到的致命难题

清修《明史》为何费时百余年

和珅为何讨不到嘉庆欢心

皇子不能结交大臣,和珅根本没有机会亲近嘉庆

嘉庆性格稳重,根本不吃和珅这一套

嘉庆与和珅是两类人,不存在相互吸引,相反,只有畏惧,像畏惧父皇乾隆一样

微服私访的背后

黠商还是官员:胡雪岩的身份之谜

时人眼里的黠商

军中不可或缺之人

胡雪岩破产的真相

第五辑

从有为到不为:清朝中衰的一个深层原因

清朝官员说话方式的嬗变

晚清政坛上的左李之争

政见之争,各争其势

政见之争,搅乱人心

政见之争掩盖下的腐败

大清第一炒作高手

左宗棠大半生都活在一句话里

《海国图志》为何不能启晚清改革之路

《海国图志》成书太草率,有急于成名之嫌

《海国图志》赢得的只是部分传统官僚士大夫的心

魏源骨子里仍然是传统的

一封改变晚清命运的举报信

小人物玩出惊天大动作

告状者醉翁之意不在王

万千余地下狠手

恭王并非孤军作战

结局令人长叹

废科举何罪之有

第六辑

历史上防范红顶商人的制度努力

奇货可居:红顶商人的共同致富经

身死财灭:红顶商人的共同命运

多管齐下:斩断官商勾结之手

古代如何防控家族权力腐败

外戚之家,以祖宗成规制之

多管齐下防控士大夫家族权势腐败

布活棋控制地方大家族,大力表彰理学治家

古代官员过节的清规戒律

普天同庆,节庆旨在和谐

守土有责,过节并不轻松

清廉过节,杜赇谒之路

与民同乐,但必须干正事

自娱自乐,但更重视情调

古代官员做官与读书如何两全

白天做官,晚上读书

上马杀贼,下马读书

拜师交友,读书悟道

著书讲学,化民成俗

古代文字狱钳制了谁的思想

古代文字狱的几个重要表现

是谁推动了文字狱

文字狱钳制了谁的思想

历史上复仇私斗之风为何长盛不衰

一是复仇直接导致了社会上私斗成风

二是复仇而导致的私斗对政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是鼓励复仇直接影响司法

历史只露半边脸是2019年由九州出版社出版,作者刘绪义。

得书感谢您对《历史只露半边脸》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听见历史的声音 电子书
本书精选《听见历史的声音:文物传奇》32期节目,以互动书的形式融合文字稿、照片、音频、视频等多种载体,通过实地探访、口述历史的形式寻根厦门记忆,揭示文物保护的现代意义。
寻味历史:食在宋朝 电子书
《食在宋朝》是“寻味历史”系列中的一本,主要选取宋朝最具代表性的关于美食的诗词歌赋、散文、小说、文人笔记等,如《东京梦华录》《山家清供》《武林旧事》《都城纪胜》《梦粱录》,等等。从宫廷的奢华盛宴、文人雅士的大千世界,到百姓日常的风味人间,本书旨在通过古人的笔触还原宋朝饮食生活的真实图景,带领读者在古人的字里行间中品味宋朝美食,在历史变迁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寻味历史:食在清朝 电子书
《食在清朝》为“寻味历史”系列图书中的一册,主要讲述清朝的美食。全书分为五章,分别讲述了清代皇族的饮食、市井百姓的饮食、清代独特的饮食文化、名人美食家的独家私房菜以及《红楼梦》中的饮食。图书从清代的《随园食单》《养小录》等典籍中选篇,为读者呈现一道道美味的清代大餐。
寻味历史:食在明朝 电子书
《食在明朝》为“寻味历史”中的一本,从明代典籍、小品文、小说与文人笔记当中选取关于吃的部分,按照美食的类别与特点,进行分门别类的详细阐释,对明代的饮食及其文化进行一个较为全面的梳理与介绍。文中有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明宫食事”,也有贴地气儿的“人间滋味”,更有文人美食家的经典著作和菜品的介绍,旨在为读者还原一个色彩斑斓、唇齿留香的明代饮食历史全景图。同时,文中配以相关内容的古代名画,图文辉映,通俗易懂
中国历史文选 电子书
本书以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又称“小学”)内容统领全书,根据当下历史学科教育教学特点,在选篇方面涵盖全面,如在全国首次选入“小学”篇章,首次遍选四书五经,选入佛经、道藏,精选白文,并首创实习系列等,切合历史教学与研究的需求,有利于学生了解更多史书,拓展史学眼界,提高学习效果,奠定历史研究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