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疾病心理学

儿童疾病心理学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推荐1:俄罗斯著名儿童作家、心理治疗师娜塔莉亚·德米特里耶娃倾力之作。

  写给每一位父母与教师的心身健康的心理剖析读本,帮助家长与教师深入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打开孩子的心结。

  推荐2:革命性的儿童心与身健康连接之书,解读孩子疾病背后隐藏的心理模式。

  作者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指出,孩子的很多病痛大多是心理和情绪惹的祸。本书带你破译儿童生病的心理密码,关注儿童生病背后的心理诉求。

  推荐3:孩子的失常语言,也可以是心身失调的信号。

  心身疾病症状能以“疾病语言”反映人的精神状态,这种状态可以用非常富有表现力的句子表达出来,类似“现在我可要头痛了”等。

  推荐4:孩子长期的内心冲突,会“压抑”出疾病。

  一个人内心的某种冲突遭受了漫长的压迫感,于是人的心理防御机制导致了疾病的产生。

  推荐5:最初做母亲的情绪不良,容易播下儿童身心失调的种子。

  导致心身疾病的潜在原因,可能会在孩子成长发育的极早期出现——婴儿期或是胎儿在母亲子宫内的发育期。因此,从怀孕那一刻起,母亲就要调适自己的情绪,才能孕育出身心更健康的宝宝。

  推荐6:孩童时期人格形成受到影响,将妨碍未来的人际关系。

  所有对孩童的人格形成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都会使孩子在家感受不到舒适,让孩子无法正常地适应幼儿园和学校,妨碍孩子与其他儿童建立平等的关系。

  推荐7:留意儿童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身体与心理健康两手抓。

  心身医学指出,儿童的发烧、尿床、腹痛、肥胖症、高血压、支气管哮喘、糖尿病、湿疹,都可能是心理不佳、情绪不畅所致。在照顾孩子的身体的同时,请一并留意孩子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

内容简介

  《儿童疾病心理学》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他们动不动就生病。这是不争的事实。面对这个事实,人们不由得产生疑问:孩子经常生病或是很少生病的原因是什么?

  随着孩子的成长,除了感冒、儿童传染病、儿童恐惧症以外,与成长发育相关的青春期疾病、身体与神经系统的变化也加入进来,引起神经官能症,如果治疗不当,可能会发展成各种各样的慢性疾病。除了感冒,孩子还会患上胃炎和各种性质的头痛症,在个别情况下还会有更严重的疾病——高血压/低血压、支气管哮喘、糖尿病、湿疹等。

  在这些状况下,各种各样的心理因素,一方面是导致孩子疾病产生与发展的原因,另一方面也为解决这些不同性质的疾病提供了方法。

  本书会向你介绍心身医学这门学科,揭开产生不同疾病的一系列原因,让你了解到治疗孩子心身健康失调的方法,以及帮助你学会防治由心身健康失调引起的心身疾病。

作者简介

  娜塔莉亚·德米特里耶娃

  俄罗斯知名记者、儿童心理治疗师,育儿、情感、动机及成瘾方面的专家。她感人且亲密的少儿心理的剖析风格深受俄罗斯父母的喜爱。她的《儿童心理辅导课》系列、《教养危机》系列图书,一经上架在当地就引起了巨大反响。其中,《儿童心理辅导课》系列(《儿童疾病心理学》为其中之一),从2016年在俄罗斯上架以来,已经再版多次,销量达10多万册。

章节目录

  第一章

  透视儿童心身疾病,还孩子无恙童年

  心身医学,是心理学和疾病学交叉的一个分支//002

  转换性癔症:转变性歇斯底里//005

  功能性综合征:器官存在“功能性”障碍//008

  心身疾病:完全意义上的“病理性”疾病//010

  引起孩子生病的6个潜在心理因素//012

  内心冲突//012

  逃避的“好处”//013

  过去的经历//014

  认同作用//014

  心理暗示//014

  自我惩罚//015

  心理因素是如何影响儿童身体健康的//017

  心身疾病的诱发机制//017

  消极情绪会向心身疾病转换//018

  同一个人身上可能存在好几种心身疾病的进程//021

  第二章

  关注儿童生病的5大心理诱因,让孩子不再病由心生

  孩子属于最易患身心疾病的人群024

  儿童时期产生疾病的心理原因027

  身体因素//028

  社会心理因素030

  沟通不足//032

  过度沟通//032

  沟通不均衡//032

  流于形式的沟通//033

  儿童情绪调节不畅的因素034

  幼儿的情绪,持续时间短//034

  短暂的情绪反应,会损耗极大的心理能量//035

  孩子的心身疾病发展极为迅速//037

  孩子是否爱生病,与其性格有关//037

  家庭环境导致孩子心理创伤的6个因素039

  忽视孩子的实际年龄特征和心理需求//040

  孩子缺乏父母的爱抚和理解//041

  缺少让孩子能进行独立活动、游戏的条件//041

  对其他孩子(兄弟姐妹)的嫉妒//042

  孩子与母亲分离//042

  家庭成员间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不统一//043

  学校对儿童心身问题的影响//044

  课程多、课业重,使孩子心累//044

  应试一刀切的教育模式,扼杀了孩子的特殊天赋//045

  选特长班时,父母的独断也让孩子很受伤//046

  家校共育,别忽略孩子在校的情绪表现//047

  成长阶段不同,心身疾病的诱因亦不同//048

  心身疾病最早可追溯到胚胎期、婴儿期//048

  “计划外怀上的孩子”,易播下胎儿期心身失调的种子//049

  产后妈妈的负面情绪,能第一时间传给婴儿//050

  上学后,心身疾病表现得最明显//051

  成长中不同性格的孩子,会产生不同的心理疾病//053

  孩子可能真没病,只是“疑心病”作怪//054

  第三章

  家庭不良环境对儿童心身疾病的影响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情绪和健康有很大的影响//056

  父母关系对孩子心理的影响//058

  父母关系不良,容易使孩子产生急性或慢性心理创伤//058

  夫妻关系恶化的家庭,主要有3种关系模式//060

  父母对自身的角色没有做好准备,也会诱发孩子的心身疾病//061

  母亲太强势,也会令孩子憋出内伤//063

  错误的家庭教育对孩子心身健康的影响//065

  家庭成员对孩子的排斥,易诱发心理疾病//065

  家庭经济因素,也会加重孩子的心理压力//066

  教育方法失当,会让孩子心理创伤加重//067

  父母的专制和过度要求,使孩子心身俱疲//068

  遭遇虐待的孩子,心理创伤会更深//069

  父母不小心的语言暴力,也会误伤孩子的心灵//071

  传递错误指令,会间接惩罚孩子//072

  父母常见的错误“指令”//073

  教导和警告式的“指令”//074

  父母对待孩子疾病的态度及对孩子造成的影响//077

  面对孩子生病,父母的4种情绪表现//077

  父母对孩子疾病的4种不同反应//079

  正确地接受现实状况,并展现出积极克服疾病的态度//079

  惊慌失措,感到无能为力的态度//080

  排斥的态度//080

  对疾病护理过度//081

  父母对孩子疾病的态度为什么会相差万里//082

  从前遭受的经历,过去的体验//082

  家里只有一个孩子//083

  父母身体状况不好,或是有亲人经常生病//083

  父母通过大众传媒来获取与疾病相关的信息//083

  父母毫无来由地坚信自我判断,不信任医护人员//084

  第四章

  儿童心身疾病的症状及种类

  心身失调症与心身疾病的类型和症状//086

  儿童心身反应中的5大典型症状//088

  心身疾病的症状//089

  遗尿//089

  恶心、呕吐//092

  头痛//093

  不明原因的发热//095

  腹痛//097

  气喘//099

  心身疾病的常见类型//100

  神经性厌食症//100

  贪食症//103

  肥胖症//106

  支气管哮喘//109

  神经性皮炎//113

  湿疹//117

  银屑病//120

  扁桃体炎//122

  糖尿病//125

  过敏//128

  贫血//132

  急性呼吸道感染//133

  胆道运动功能障碍//138

  耳炎//139

  口吃//141

  甲状腺疾病//144

  心身综合征//148

  抑郁症//148

  肠易激综合征//149

  第五章

  预防并治疗心身疾病的方法——改善家庭关系

  重视家庭对儿童人格发展的影//152

  家庭和谐对亲子关系的良好影响//152

  父母爱的多少取决于对孩子的接受程度//153

  父爱或母爱被破坏的原因//155

  亲子关系中的6个阶段//156

  父爱和母爱是有本质区别的//158

  维持家庭的和谐和父母的权威//160

  改善亲子关系的13条策略//161

  对教养的不自信,过度照顾、溺爱和纵容孩子//161

  审查现有的亲子关系和教育模式//162

  改变自己的行为,不促进孩子疾病的发展//163

  真正地接受孩子本来的样子//164

  不给孩子增加额外的心理负担//165

  留意孩子在学校的处境//165

  留意孩子日常的身体状况//166

  根据孩子年龄,给予孩子适当的私人空间//167

  亲子交流时,注意自己的方式和言辞//168

  请给孩子说出自己观点的机会//169

  不要强迫孩子抑制自然的冲动//169

  不要用教育分歧加重孩子的病情//170

  不要毫无感情地与孩子交流//171

  改善家庭成员间的关系//172

  家庭成员的内心冲突,会成为健康隐患//172

  家庭若不和谐,增加冲突的因素就形成了//175

  爆发家庭冲突时,家庭成员要消除分歧//177

  孩子生病期间,父母应该怎样做//179

  正视孩子的心理障碍与情绪有关//179

  与孩子处好关系,才能使孩子的心灵不受创伤//180

  平常心对待孩子,是治愈孩子心身疾病的核心//182

  关于改善亲子关系和家庭关系的14个建议//184

  后记//188

儿童疾病心理学是2020年由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作者[俄罗斯]娜·尤·德米特里耶娃。

得书感谢您对《儿童疾病心理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好玩的树叶画 儿童创意植物手工100例 电子书
目前市场中稀缺的少儿树叶画制作教程及素材集。作品充满童趣,有故事感。家庭亲子时光陪娃利器。70个详细过程案例;30个创意作品展示。100幅树叶画,让孩子越玩越聪明!超容易:详细图文过程展示,一看就会;超简单:剪裁、粘贴、绘画,三步轻松完成;超有趣:创意案例展示,想怎么贴就怎么贴,越玩越有趣。
儿童时间管理:21天习惯养成训练营 电子书
  给孩子百万千万不如给他(她)一个好的习惯。一个人的时间管理质量,将影响他(她)生命的质量。所以协助孩子培养出时间管理的好习惯,是许多父母共同的期待。但我们也知道,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崔馨老师的课程特色就是落地、实操、有的放矢。崔馨老师同时也是DISC国际双证班社群的联合创始人,她的方法让4000多毕业生的家庭获益良多,相信你也能开卷有益。
聂卫平围棋教程(从入门到15级) 电子书
“棋圣”聂卫平、围棋世界冠军柯洁亲自作序,   檀啸、周睿羊、王晨星、赵守洵、刘星等众多围棋冠军、知名棋士联袂推荐!   聂卫平教练多年教学经验总结,聂道场明星教师邵佳、赵兴华潜心研究编写   适合少儿的零基础围棋启蒙教材,   快乐有趣的围棋世界,让我们一起开始探索!   本系列教程的特点:   1.科学、合理,富有趣味性,尤其适合零基础的小朋友们来学习;   2.内容全面、系统、简洁,并配有围棋名人趣事,让小朋友们在了解围棋文化的同时,轻松学习围棋知识;   3.知识点与课后练习一一对应,课程内容配备相应图片,清晰、易懂;   4.课后附有难度适宜的练习题,便于小朋友们循序渐进地进行自测,查缺补漏。    学习围棋早已超过了学习一个特长的范畴。儿童学围棋,能够:   1.开发智力;   2.增强注意力;   3.提高观察力、判断力、创造力、想象力、记忆力、应变力、计算力;   4.从小培养孩子的大局观和战略思想;   5.树立竞争意识,磨炼意志品质;   6.正确对待挫折,获得积极向上、永不放弃的精神。   总之,围棋将是您的孩子终生受益的爱好!
摄影笔记(实战篇):你应该会拍的68幅照片 电子书
“摄影笔记”人气讲师倾力打造 1000课时摄影教学精髓提炼,教你玩转风光、小品、人像、纪实4大门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