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证据规定:原理与适用

民事证据规定:原理与适用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书评: 本书深入研究典型案例, 梳理《民事证据规定》实施8年多来在司法实务中的运行情况。

内容简介

证据,作为诉讼的基石,一直是法学研究中,特别是诉讼法学研究中的重要命题和研究领域。本书将结合《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和《人民法院报》上所刊登的典型案例,对我国《民事证据规定》自2002年颁布实施以来,在八年多来司法实务中的运行情况进行梳理研究。体例安排上,本书首先对《民事证据规定》实施八年多来的总体情况做一总体分析,然后对其中一些证据规则,尤其是那些在实践中暴露问题比较多的证据规则进行类型化研究,每个规则将作为一章。在分析每个规则时,第一部分对规则本身做必要的阐述,第二部分为典型案例与分析,第三部分为针对该规则的研究材料及问题进行对策性研究。本书不求面面俱到,但务求紧密结合司法实务中的现实需要。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论丛总序

序言

第一章 修订民事证据制度的若干思考——基于《民事证据规定》实施效果的分析

一、完善民事证据制度的一次重要尝试

二、《民事证据规定》实施情况分析

三、对修订民事证据制度的启示

第二章 民事判决中的举证责任分配——以《公报》案例为样本的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二、举证责任分配的体系

三、采用基本原则分配举证责任

四、正确区分结果意义上的举证责任与行为意义上的举证责任

五、正确适用司法解释关于举证责任分配的规定

六、结语

第三章 民事行为能力的证明责任——对一个法律漏洞的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二、法律行为的成立、生效与有效

三、证明责任分配学说的考察

四、比较法考察

五、结语

第四章 民事诉讼法修订中的举证责任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二、举证责任的分配是实体法问题

三、举证责任分配原则的立法例

四、民事诉讼法如何规定举证责任

第五章 民事判决中的证据失权

一、有关证据失权的八个典型案例

二、严格适用证据失权

三、实体公正优先与证据失权软化

四、实体公正下的证据失权

第六章 民事诉讼法典修改后的新证据——《审监解释》对新证据界定的可能意义

一、《审监解释》中的四种新证据

二、《审监解释》对新证据的再定义

三、回归民事诉讼法

四、对新证据两种解释的比较

第七章 适用举证期限制度的几个问题

一、举证期限入法面临的新问题

二、确定举证期限的方式

三、举证期限的初次确定与延长

四、新的诉讼请求不宜受制于举证期限

五、慎用证据失权

第八章 民事诉讼中当事人迟延提出的法律规制——基于海峡两岸诉讼制度的比较

一、大陆地区民事诉讼中的举证期限制度

二、与台湾地区规制当事人迟延提出制度的比较

三、几点简短的结论

第九章 民事判决中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一、从一则《公报》案例谈起

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及其适用

三、基于适用情况的分析与探讨

第十章 民事诉讼当事人申请调查取证权

一、当事人申请调查取证权概述

二、申请调查取证权的构成要件

三、申请调查取证权的实际运作

四、需要探讨的几个问题

第十一章 法院依职权调查取证的再改革

一、法院依职权调查取证的界定

二、法院依职权调查取证范围的缩限

三、对收缩依职权收集证据的评价与检讨

四、法院可以依职权调查取证情形

五、法院可以依职权调查的证据种类

六、结语

第十二章 民事证据制度的再修订

一、民事证据制度的立法沿革

二、再修订的内容及其评析

三、再修订留下的问题

附录 《民事证据规定》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

新民事诉讼证据司法解释的执行与完善——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厦门大学法学院联合课题组

《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

《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执行情况的调研报告——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课题组

《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施行情况的调研报告——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一庭

《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实施效果的实证考察与分析——纪格非、刘佳洁

《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在传统民事案件中适用情况的调研报告——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一庭

民事证据规定:原理与适用是2015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李浩。

得书感谢您对《民事证据规定:原理与适用》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劳动关系理论与实务 电子书
内容提要随着企事业单位的转制以及互联网时代劳动力市场的转变,已有的一些关于劳动关系的理论和操作实务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修正,本书的编写正是适应了上述需求。本书详细介绍了劳动关系的概念、表现形式、管理模式,劳动关系立法,劳动合同管理,劳动争议处理和劳动监督制度等方面的内容,并附有案例分析;同时,还将行政单位和其公务员、事业单位和其工作人员因工作原因建立的社会关系也纳入了劳动关系的范畴,以帮助读者全面了解
资产评估基础与实务 电子书
本书提供最新资产评估理论与实践,结合案例分析,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说书人与梦工厂 电子书
关于网络文学的社会学探讨,网文江湖的“百晓生”。
积极公民身份与社会建设 电子书
回顾百年来我们走过的从社会革命到社会建设的历程。
法律与伦理(第1期) 电子书
本书市是由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主办的集刊,本书是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