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与利剑

圣经与利剑:英国和巴勒斯坦:从青铜时代到贝尔福宣言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美国著名历史学者巴巴拉·塔奇曼的处女作,讲述犹太人如何在帝国争霸的夹缝中艰难求得立足之地,克服内部的纷争与外部的敌意,最终实现复国。

内容简介

“人类为巴勒斯坦流的血,比为地球上任何地方流的都要多”。起源于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在经历近两千年的流散后,在同一片土地、操着原有的语言重新建国。在这个独一无二的历史事件中,英国的支持起到了关键作用。这一方面是由于不列颠人一直将巴勒斯坦视为自己的精神家园,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大英帝国的战略考量。

巴巴拉·塔奇曼通过生动的细节、文学的笔法,以及坚实的史料支撑,记述了从不列颠起源到《贝尔福宣言》的漫长历史中,文化和政治的动机——即“圣经”与“利剑”——如何塑造了英国的近东政策,并深刻影响了近代中东地区的历史进程。

作者简介

巴巴拉·W.塔奇曼(Barbara W. Tuchman,1912—1989),美国著名历史学者、作家,美国艺术与文学学院首位女性院长,备受费正清、约翰·肯尼迪、威廉·夏伊勒等人推重。她于1963年和1972年分别凭《八月炮火》和《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11—1 945》两度获得普利策奖。她以文学的方式书写历史,文字充满戏剧张力和画面感,主张把历史看作可读的故事,自称是“以历史为题材的作家”;她认为历史作家同时也是艺术家,应运用想象力和创造性写出清晰、有趣的历史。塔奇曼的作品是严谨学术研究和精致文字的结合,并伴随着深刻的反思,拥有让读者着迷的魅力。

除两部普利策奖作品外,另有Bible and Sword、《齐默尔曼电报》、《骄傲之塔》、《远方之镜》、《历史的技艺》、《愚政进行曲》等作品。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理想国译丛序

序言(1983—1984年版)

前言

第1章 起源:公认的神话

第2章 不列颠的使徒:亚利马太的约瑟

第3章 “耶路撒冷啊,我们站在了你的大门内”:朝圣的浪潮

第4章 十字军东征

第5章 英译《圣经》

第6章 黎凡特的商业冒险家

第7章 几乎成真的预言:清教徒的英格兰和以色列的希望

第8章 宗教低潮期:世俗智者的统治

第9章 东方问题:叙利亚的帝国之争

第10章 沙夫茨伯里伯爵的愿景:信奉英国国教的以色列

第11章 帝国航线上的巴勒斯坦

第12章 犹太人登场:“我不为己,谁来为我?”

第13章 涌入圣地

第14章 迫近:迪斯累里、苏伊士、塞浦路斯

第15章 秃鹰合围:土耳其苏丹的困境

第16章 赫茨尔和张伯伦:第一份领土许诺

第17章 结局:贝尔福宣言和巴勒斯坦托管

后记:梦想的破灭

参考文献

圣经与利剑是2019年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作者[美]巴巴拉·W·塔奇曼。

得书感谢您对《圣经与利剑》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 电子书
本书注重历史当事人的时代关怀,返其旧心,从广义的文化视角考察近代中国思想与社会的权势转移。
英国对法战略的历史和政治学考察(1914~1929) 电子书
本书主要分析和论述了1914~1929年英国对欧洲大陆和平外交战略的成因、演进和影响。
学者的本分:传统士人、近代变革及学术制度 电子书
本文集以中国传统士人的气节与传统行政权力下的尊师重道为切入点,论及近代以来的时风、士风与学风,类比西方学术制度与自由思想之形塑。
战争的战争(1618—1648):欧洲的国家建构与和平追求 电子书
这是一部对解决当今种种冲突有重要意义的警世书。
巴林(文化中行:“一带一路”国别文化手册) 电子书
本书全面展现了巴林的政治、经济和风土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