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第3版)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第3版)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近年来,感染病的病原学诊断方法和各种抗感染新药的研发和临床应用也不断取得进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第3版仍将遵循“内容新颖、正确可靠、科学性和实用性强”的原则,对以下方面进行更新修改:①补充新的细菌耐药机制和新的抗感染药的作用机制;②删除目前已少用或不用的抗感染药,补充近年新研发上市的抗感染药新品种;③结合国内外对抗感染药的临床应用经验并参考部分已发表的重要感染病的治疗指南,对常见感染病的适应证和给药方案进行修改补充。本书目录、条目和格式仍维持第2版风格。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三章以及附录,即概述、抗感染药简介、常见感染性疾病的抗感染治疗及附录中抗菌药临床应用的有关表格。主要内容为:第一章,抗感染药临床应用原则、治疗及预防应用;第二章,抗感染药简介,主要介绍各类抗感染药的适应证、常用剂量及注意事项等;第三章,常见感染病的治疗原则、经验治疗和病原治疗。收载品种包括抗菌药、抗真菌药、抗病毒药及抗原虫药,以已上市的国内、外常用品种为主,并包括少数国外已上市、不久即将在国内上市的品种。

作者简介

汪复 教授、博士生导师。1953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医疗系本科。现就职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1980年4月至10月作为访问学者在英国诺丁汉大学皇后医学中心进修抗生素临床药理。1992年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Johns Hopkins医院临床药理科及哈佛医学院传染科参观学习6个月。1986-1997年任上海医科大学抗生素研究所所长,现任抗生素研究所名誉所长、科技部抗感染药临床试验研究中心主任。曾任中国药典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感染与化疗学会主任、顾问。曾任《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主编。长期从事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抗菌药物的临床药理研究、临床应用以及细菌耐药性研究。已发表论文200余篇。作为主编或副主编撰写《实用抗菌药物学》等专著7部,参加编写《实用内科学》《现代临床药理学》等专著10余部。历年共获部局级科技成果奖10余项。1992年国务院授予“为发展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者”证书及特殊津贴。

张婴元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内科(传染病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曾任复旦大学抗生素研究所所长和卫生部抗生素临床药理重点实验室主任,现任《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主编。曾任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感染化疗专科分会主任委员、中国药学会化疗药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从事感染性疾病诊治的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数十年来在疑难危重感染患者的诊治和救治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数十种抗菌新药进行了系统的临床药理学研究和临床评价。承担并完成国家科技部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等1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主编专著或教材8本,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著90余篇。

章节目录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抗感染药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抗感染药的治疗性应用

第三节 抗感染药的预防性应用

第四节 抗感染药在老年人、新生儿、小儿、妊娠期和哺乳期患者中的应用

第五节 肾功能减退患者抗感染药的临床应用

第六节 肝功能减退患者抗感染药的临床应用

第七节 抗感染药的不良反应

第八节 治疗药物监测

第九节 抗感染药的吸收和清除及其脑脊液和胆汁浓度

第二章 抗感染药简介

第一节 青霉素类抗生素

第二节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第三节 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

头霉素类抗生素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青霉烯类抗生素

单环β-内酰胺类抗生素

氧头孢烯类抗生素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

第四节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第五节 四环素类抗生素和替加环素

第六节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第七节 氯霉素类抗生素

第八节 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第九节 利福霉素类抗生素

第十节 多肽类及脂肽类抗生素

第十一节 其他抗菌药

第十二节 喹诺酮类抗菌药

第十三节 磺胺类抗菌药及甲氧苄啶

第十四节 硝基呋喃类抗菌药

第十五节 硝基咪唑类抗菌药

第十六节 抗真菌药

第十七节 抗分枝杆菌药

第十八节 抗病毒药

第十九节 抗HIV药

第二十节 抗原虫药

第三章 常见感染性疾病的抗感染治疗

第一节 血流感染

第二节 感染性心内膜炎

第三节 急性细菌性脑膜炎

第四节 呼吸道感染

急性细菌性咽炎及扁桃体炎

急性细菌性中耳炎

急性细菌性鼻窦炎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

支气管扩张合并细菌感染

社区获得性肺炎

医院获得性肺炎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肺脓肿

脓胸

第五节 尿路感染及细菌性前列腺炎

尿路感染

细菌性前列腺炎

第六节 其他内科感染性疾病

急性感染性腹泻

伤寒及副伤寒

病毒性肝炎

一、 慢性乙型肝炎

二、 慢性丙型肝炎

百日咳

白喉

猩红热

破伤风

气性坏疽

鼠疫

炭疽

鼻疽和类鼻疽

布鲁菌病

钩端螺旋体病

回归热

莱姆病

兔热病

立克次体病

第七节 分枝杆菌感染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麻风分枝杆菌感染

第八节 深部真菌病

第九节 原虫病

疟疾

利什曼病

阿米巴病

弓形虫病

第十节 性传播疾病

第十一节 艾滋病

第十二节 皮肤软组织感染

第十三节 腹腔感染

第十四节 骨、关节感染

骨髓炎

化脓性关节炎

第十五节 妇产科感染

外生殖器感染

阴道炎

急性宫颈炎

盆腔感染

第十六节 眼科感染

结膜炎

角膜炎

眼眶蜂窝织炎

细菌性眼内炎

第十七节 口腔感染

附录1 常用抗感染药的汉英名词对照

附录2 常用抗感染药的英汉名词对照

附录3 常见病原菌的汉英名词对照

附录4 常见病原菌的英汉名词对照

附录5 抗菌药物的每日常用剂量和用法

附录6 几种高度耐药菌感染的抗菌药选用

抗感染药物与配伍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索引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第3版)是2020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作者汪复。

得书感谢您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第3版)》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静脉药物临床应用药学监护 电子书
依据不同疾病的药物治疗方案,设计药学监护措施,明确药学监护重点。对药物治疗方案进行评价并正确实施,遴选适宜药品,随着疾病治疗的进展调整药物治疗方案;对药物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监测与杜绝用药错误;监测与防范药品不良反应;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等。本书概述了静脉药物治疗的现状、常见的并发症以及药学监护的意义,同时也阐述了静脉用药的药学监护原则、特殊人群及中药注射剂的药学监护要点,体现了临床药学的关注视角。本
碳青霉烯类药物临床应用精要 电子书
碳青霉烯抗生素是目前抗菌谱最广、抗菌活性甚强的一类抗生素,是临床重症感染和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首选药物。本书围绕该药类物在临床药理与应用中存在的重点、难点加以阐释,包括临床药理篇与临床应用篇两部分,涵盖碳青霉烯抗生素在基础与临床方面的近29个专题展开简明扼要的阐述。力求反映该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成果,全面涵盖最基本、最重要、最新和最公认的知识内容
康复器械临床应用指南 电子书
《康复器械临床应用指南》的出版可以作为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等的工具书,主要规范康复器械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包括康复机构康复器械的基本配置,主要产品的分类与特点描述,产品的适应症、禁忌症、基本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等。重点对医用康复器械与生活辅助康复器具两大类器械中的常规产品类型进行规范,使康复器械专业人才、从业人员及工作者方便查阅、灵活运用,进而适应社会发展及市场发展需要。全书主要内容分八章:第
我国公立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模式研究 电子书
本书在对我国公立医院药物应用现状分析基础上,通过对典型国家在合理用药方面采取的措施的国际比较研究,结合我国部分公立医院在药物合理应用方面的典型案例研究,提出具有创新性和国际视野的我国医院药物合理应用管理模式、实施路径和政策建议。
止咳平喘药物临床应用药学监护 电子书
内容主要突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话动时常易碰到的相关问题,建立与运用临床和药物治疗的临床药学思维,突出临床药物治疗、药物属性与药物治疗评价、临床症状与药物治疗、药学监护重点和安全用药教育要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