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你家

谁在你家:中国“个体家庭”的选择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复旦大学知名学者沈奕斐对中国式家庭所做的全景式解读和思考。

内容简介

《谁在你家:中国“个体家庭”的选择》是《个体家庭iFamily:当代中国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个体、家庭和国家》的再版。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家庭主义逐步被个体化进程消解,但显然也并没有形成个人主义的文化。一方面,个体选择决定了家庭的结构和关系,但是另一方面,家庭依然是个体最后的堡垒,也是社会福利体系的单位和支柱。这种两面性带来了家庭生活的各种挑战。

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也是相似的。各种各样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家庭故事背后涉及的问题如果非要总结的话,无非是一件事情:那就是——这是谁的家,到底该听谁的?作者认为,搞清楚这个问题,就必须首先了解个体家庭的结构和认同,把家庭成员的权责利理清楚,才能做好分工,才能让1+1≧2,让家庭成为休息的港湾,成为每个人的能量站。

书中呈现了各种真实的个案,给读者提供了丰富的线索和一些值得大家思考的总结,比如作者认为,理想的家庭结构是“两扇门,一碗汤”;双职工家庭需要第二个“妻子”,这时有些家庭的老人就充当了这一角色。作者针对当下很多家庭面临的问题也进行了调查研究,比如更可能和父母共同居住的已婚独生子女,对配偶父母的孝道困境,嫁娶与经济地位决定的第三代姓氏问题,等等。

作者简介

沈奕斐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博士,家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家庭时光社区服务中心理事长、中国社会学家庭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上海市婚姻家庭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家庭教育研究会理事、中国社会学社会性别专业委员会理事。哈佛大学燕京学社访问学者、哥本哈根大学客座教授,复旦大学2011年十大“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出版专著:《被建构的女性——当代社会性别理论》《中国特定政策领域中的性别主流化》《个体家庭iFamily: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个体、家庭和国家》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再版序言

序一

序二

导论:个体化进程中的中国城市家庭

第一节 家庭现代化的海市蜃楼:核心家庭

第二节 从“家族主义”到个体家庭

第三节 个体家庭分析框架

第一章 深度访谈的混合模型:个案金字塔阵

第一节 主题和方法的确定

第二节 建立深度访谈的“个案金字塔阵”

第三节 访谈过程中的技巧与伦理

第二章 理想的家庭结构:“两扇门,一碗汤”

第一节 “两扇门,一碗汤”

第二节 双职工家庭需要第二个“妻子”

第三节 为什么父母愿意做“第二个妻子”

第三章 多元而流动的家户结构

第一节 多元的家庭结构

第二节 流动的家庭结构

第三节 变化和流动的节点:第三代的出生和成长

第四节 一户两家

第四章 从个体出发的家庭认同

第一节 谁是“家里人”

第二节 谁的家?

第三节 家庭认同与经济行为

第五章 家与家的关系:融合与对立

第一节 家与家的融合:单边亲属关系

第二节 两个原生家庭的关系:两亲家,不聚头

第三节 两个个体家庭的汇合点:嫁娶与第三代姓氏

第六章 血浓于水:以已婚独生子女家庭为例

第一节 更可能和父母共同居住的已婚独生子女

第二节 两户一家

第三节 欧莉的故事:双独夫妇

第七章 水难溶于血:对配偶父母的孝道困境

第一节 孝顺的逻辑

第二节 与配偶父母的矛盾

第三节 从陌生人到亲人的历程

第八章 后父权制时代:性别与代际交叉视角下的个体家庭

第一节 中国的父权制

第二节 夫妻关系:平衡还是平等

第三节 第二个“妻子”:父母对小家庭的服务

第四节 后父权制家庭中的弱势方:老年父母

第九章 结论:个体家庭的时代

参考文献

附录1:个案简介

附录2:家庭生命周期中的同行者

附录3:参与年轻夫妻年龄图

附录4:夫妻年收入图

后记

谁在你家是2019年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作者沈奕斐。

得书感谢您对《谁在你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回归劳动:全球经济中不稳定的劳工 电子书
剖析“不稳定的劳工”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问题。
面向未来的养育 电子书
献给所有父母的心理养育指南。培养孩子核心竞争力,让孩子有信心、有力量、有期待地迎接未来。
唤醒孩子的内在成长 电子书
献给所有父母的心理养育指南。读懂孩子天性,掌握科学方法,告别育儿焦虑,呵护孩子内心。
守护财产守护爱:律师写给女性的婚恋指南 电子书
亲密关系的底层逻辑,写给女性的清醒之书。
亲子瑜伽练习指南:提高孩子专注力、沟通力、创造力和情绪管理能力的瑜伽游戏 电子书
本书是国际少儿瑜伽协会儿童瑜伽讲师李夏老师写给家长和孩子的亲子瑜伽练习书。全书共分为7个章节,通过故事引入激发孩子兴趣,同时提供亲子互动游戏方法,以及适合家长与孩子一起练习的瑜伽体式。每一个瑜伽体式有步骤说明、体式功效和温馨提示等详细的指导,方便家长带着孩子一起练习,帮助孩子爱上运动,提高专注力、沟通力、创造力和情绪管理能力。本书适合想与孩子一起练习瑜伽的新手家长及亲子瑜伽爱好者阅读,对于瑜伽教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