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宪实讲唐史:唐高宗的真相

孟宪实讲唐史:唐高宗的真相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编辑推荐

历史学家孟宪实带你发现唐史深处的惊人细节。

内容简介

传世史书多认为唐高宗“软弱无能”,但它们却无法解释为什么高宗时代拥有唐代最辽阔的疆域,高宗之后能有“开元盛世”的到来。

事实上,唐高宗外圆内方、胆大心细,敢想敢为。没有高宗时代的发展、巩固、铺垫,“贞观之治”就只是短暂的高潮,“开元盛世”将成为无源之水。无论用“君主无为”的传统政治思想还是实际达成的事功来衡量,高宗都是一个成功的皇帝。

史书之所以如此描绘唐高宗,无非是由于他培养的武则天用“武周”取代了“李唐”。后来的史家要为防止再出现女皇专政的局面,必须可以为戒的史实。因此,他们宁愿“弱智化”唐高宗,而牺牲历史的真实。

本书在梳理、甄别大量史料的基础上,大胆为高宗正名,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不一样的唐高宗。

作者简介

作者孟宪实,1962年生,黑龙江讷河人,历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专业方向为隋唐历史、敦煌吐鲁番学。曾在新疆工作多年。著有《汉唐文化与高昌历史》《敦煌民间结社研究》《出土文献与中古史研究》等专著,与荣新江、李肖共同主编《新获吐鲁番出土文献》。在《历史研究》《北京大学学报》等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一百二十余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新版序 唐高宗的历史问题

序 一个不同于以往的唐高宗

引子 拨开迷雾,告诉你一个真高宗

第一讲 殿下的早年生活

一 晋王殿下的几件事

二 鹬蚌相争 晋王得利

第二讲 从殿下到陛下

一 初为太子 孝友立身

二 帝术亲传 太子“用弱”

三 暗流涌动 慎言保身

四 问疾御榻 染指后宫

五 胸怀城府 貌若昏童

六 初登帝位 勤政爱民

第三讲 舅舅当家

一 李勣辞职 长孙揽权

二 一派独大 排斥异己

三 晋州地震 朝堂屏息

四 君臣分歧 甥舅交锋

五 君臣二元 政局症结

六 皇帝忍耐 权臣进逼

七 人臣之极 肆无忌惮

第四讲 房遗爱谋反案

一 公主惹祸 案件开端

二 家庭纠纷 升级谋反

第五讲 长孙的巅峰时刻

一 小人出卖 名将殒命

二 政治陷害 一网打尽

三 皇帝干预 惨遭拒绝

四 权臣巅峰 架空皇权

第六讲 高宗突围

一 水淹万年宫 高宗思奋起

二 感业寺重遇 武则天入宫

三 高宗初思变 临朝渐强硬

第七讲 公主之死

一 从简至繁 记录变迁

二 谋杀嫁祸 代价风险

三 后位危机 始于帝心

四 皇后废立 谋杀无嗣

五 厌胜事件 废后根源

六 讨武檄文 未提弑女

七 公主之死 案件复盘

第八讲 甥舅战役

一 第一阶段 重点进攻

二 第二阶段 拉锯战

三 第三阶段 高宗外援

四 第四阶段 全面战斗

第九讲 高端决战

一 决战第一场 皇帝无进展

二 决战第二场 互有胜与负

三 全面决战 皇帝大胜

第十讲 反对派的结局

一 胜局既定 伸手言和

二 拒绝和解 试图反击

三 皇帝警觉 决心打击

四 步步追击 长孙倒台

五 展开追击 斩尽杀绝

第十一讲 悲剧渊源

一 长孙皇后 其忧也远

二 太宗托孤 两套班底

三 托孤之二 权力制衡

四 太宗布局 高宗用武

第十二讲 唐高宗的功臣们

一 得志便猖狂 李义府被劾

二 功臣许敬宗 私德亦有亏

三 李勣得善终 生前身后名

第十三讲 帝后一家

一 高宗急务 自我证明

二 调动资源 努力自证

三 突发事件 废后风波

四 武氏听政 大权在握?

第十四讲 高宗的太子们

一 太子李弘 死亡之谜

二 太子李贤 废为庶人

第十五讲 亲密战友

一 高宗为主 武后为辅

二 夫妻搭档 亲密战友

三 充分理解 极端信任

四 丑化武后 借鉴史学

第十六讲 升平皇帝

一 文治方面 继承发扬

二 武功方面 疆域空前

三 社会治理 成就卓著

四 高宗一世 总评如何?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唐高宗大事年记

附录二 唐高宗世系表

后记

孟宪实讲唐史:唐高宗的真相是2021年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孟宪实。

得书感谢您对《孟宪实讲唐史:唐高宗的真相》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