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立宪与革命:清末民初政治转型研究

新政、立宪与革命:清末民初政治转型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编辑推荐

从新政、立宪和革命之间互动关系的角度,审视清末民初的政治转型。

内容简介

新政、立宪与革命之间的互动关系错综复杂,使清末民初历史构成一幅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历史的多样性不能化约为单一的线条。要清晰地叙述这段历史,如果在考察革命史的同时,能够关注新政与立宪的历史,尤其是能够揭示新政、立宪与革命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那么,这样的历史认识将会更加全面系统,也更加接近历史的真实。作者本着这一诉求,对清末民初政局做了深入的讨论,为观察晚清政治史上中央与地方的微妙关系以及晚清政治改革所体现的中国政治近代化问题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作者简介

作者李细珠,湖南安仁人,1967年6月生。历史学博士,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89、1992、1997年,先后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历史系,相继获得历史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代序 清末新政、立宪与革命的互动关系

一、道分为三

二、新政与立宪:由合而分

三、立宪与革命:由分而合

四、革命与新政:对立统一

五、殊途同归

清末两次日本宪政考察与预备立宪的师日取向

一、多方比较之后的抉择

二、重中之重的考察

三、权利纠葛中的仿效与异化

清末预备立宪时期的责任内阁制

一、丙午官制改革中责任内阁制的流产

二、光宣交替间的政争与阁制问题

三、国会请愿运动对责任内阁制的催生

四、“皇族内阁”出台的前因后果

五、穷途末路时的袁世凯内阁

六、余论:预备立宪中的制度创新及其异化问题

韩国报刊对清末新政的观察与反应

一、报道涉及面及其偏差之处

二、对清末新政的认识与评论

三、对韩国自身的反省与期望

日韩合并与清末宪政改革

一、报刊媒体反映的一般民间舆论

二、革命派、立宪派人士的观察与反应

三、清朝政府官员的筹议与对策

四、朝野互动与宪政改革进程

性别冲突与民初政治民主化的限度

一、性别:一个观察民初社会政治的新视点

二、国民意识中的性别与权利之关系

三、女性声音的高扬与被压抑

四、男性的一般态度:置为缓图与压制打击

五、女性对性别歧视的初步觉醒与反思

六、结论:关于民初政治民主化问题的检讨

民初统一党与政党政治试验

一、政治转型与统一党产生

二、历史演变与政党分合

三、干部体制与党员构成

四、政治理想与政党政治试验

五、统一党与袁世凯政府之关系

六、结语

附录 清末政治史研究的宏观检讨

一、清末新政、立宪与革命研究的基本状况

二、研究范式转变的利弊得失

三、几个新的研究趋向

参考文献

后记

新政、立宪与革命:清末民初政治转型研究是2018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李细珠。

得书感谢您对《新政、立宪与革命:清末民初政治转型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清末国会请愿风云 电子书
本书再现清末国会和立宪的历史进程。
唐宋社会转型与中原文化研究 电子书
本书是许昌学院历史文化学院魏晋文化研究中心承办的“2015年河南省历史学年会暨魏晋文化研究”会议中“中国古代史”方面的论文合集之一,时段集中于“唐宋变革期”即唐中期以后至宋辽金元时代,大部分论文皆为某一侧面的个案研究,有些论文针对的就是日本学者率先提出的“唐宋变革假说”予以论述,在这些研究中,中原文化是一个特别的考察的对象,这也就从整体上对“唐宋变革论”有一个新的研究。
法兰西风格:大革命的政治文化(增补版) 电子书
一部研究法国大革命政治文化的新史学作品。
清末新知识界的社团与活动 电子书
再现清末中国知识人的使命与担当。
清末中日文人交游录 电子书
“中日文化交流史”丛书之一。本书以中国首任驻日公使团为中心,聚焦于“文人外交官”的特性,考察了他们在日期间对异国社会文化的理解,以及他们因此而触发出的外交论和“经国济民”观。对于公使团的中心人物何如璋、黄遵宪来说,离开近乎闭关的祖国,理解异国的社会文化,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衡量事物的尺度、价值观都要重新建立。然而,他们有着文化人的教养,富有敏锐的感受力,他们既富有为国为民的使命感,也有文人的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