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代码架构:项目实战版

大话代码架构:项目实战版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代码架构的风趣解读,项目开发的实际操练。

内容简介

本书共9章,分为3篇。第1篇为需求与三层架构,从一个电商网站开始引出相关话题,介绍为何要用三层架构,并介绍了ORM实体关系映射;第2篇为NoSQL和测试,主要介绍了数据库的相关技术及软件测试的相关知识;第3篇为高精尖技术,涵盖的内容有神奇的缓存、程序员眼中的前端、人生中*次高并发和微信公众号开发等。

作者简介

作者田伟,自称MOL。长期从事软件开发及团队管理工作。擅长代码框架的搭建和优化。善于将敏捷方法论用于项目开发中,从而提高团队的开发效率。坚持一个原则,即自己认为好的东西应该分享给大家。提倡软件开发不仅需要“工匠精神”,也需要“懒人”精神。喜欢以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讲述技术问题,并以此风格著有《ASP.NET入门很简单》一书,颇受读者好评。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言

前言

引言

第1篇 需求与三层架构

第1章 故事从一个电商网站开始

1.1 需求?需求!

1.2 敏捷开发简介

1.3 UI——用户界面

1.4 数据库

第2章 为什么是三层

2.1 MOL带兄弟们去吃饭

2.2 动手写一个三层结构

2.3 简说MVC

2.4 向三层代码中加入面向对象

2.5 小说代码管理

2.6 小结

第3章 ORM实体关系映射

3.1 说说OCP开放封闭原则

3.2 解耦第一步——接口要上位

3.3 解耦第二步——工厂模式解决new的问题

3.4 Spring.NET横空出世

3.5 我不想写SQL语句

3.6 小结

第2篇 NoSQL和测试

第4章 换个数据库试试

4.1 客户总有一些非分的想法

4.2 MongoDB简介

4.3 .NET操作MongoDB

4.4 让NoSQL面向对象

4.5 NoSQL题外话

4.6 关于日志

4.7 小结

第5章 越俎代庖搞搞测试

5.1 简单说测试

5.2 冒烟测试

5.3 黑盒测试

5.4 单元测试

5.5 白盒测试

5.6 压力测试

5.7 其他测试

5.8 小结

第3篇 高精尖技术

第6章 神奇的缓存

6.1 网站崩溃了

6.2 缓存是什么

6.3 微软提供了缓存

6.4 自己做缓存

6.5 第三方缓存

6.6 利用模板引擎生成静态页面

6.7 CDN的加入会大大减少服务器的压力

6.8 小结

第7章 程序员眼中的前端

7.1 常见的前端框架

7.2 尝试EasyUI

7.3 其他的前端框架

7.4 小说HTML 5

7.5 小结

第8章 人生中的第一次高并发

8.1 网站又崩溃了!

8.2 从相亲说起

8.3 简述消息队列

8.4 常见的消息队列

8.5 小结

第9章 微信公众号

9.1 李老板出场,请热烈鼓掌

9.2 初探微信公众号

9.3 微信小程序

9.4 微服务

9.5 MongoDB数据库

9.6 大数据

9.7 小结

大话代码架构:项目实战版是2017年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分社出版,作者田伟。

得书感谢您对《大话代码架构:项目实战版》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大话传送网(第2版) 电子书
通过本书,读者既可以全面地了解各种技术的产生背景、基本原理及工程应用,也可以选择性地阅读这部传送网的技术简史。
大话移动通信第2版 电子书
通信类科普读物,在充分介绍移动通信的基本框架之余,将移动通信的神奇与精彩展示给读者朋友。 大话移动通信主要面向初入移动通信领域,或已有一定基础,希望进一步完善自己移动通信知识框架的读者,希望为大家解决学习移动通信知识过程中的以下难题: ·怎么学习移动通信知识 ·学习哪些移动通信知识 ·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背后的原因与动力
从PowerBI到PowerPlatform:低代码应用开发实战 电子书
本书是专讲Power Platform低代码开发步骤和应用的实战入门书。
数字绘画基础与项目实战(微课版) 电子书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数字绘画的绘制技巧和要点,内容包括数字绘画的概念及其发展、数字绘画的创作工具、数字绘画基础、表现效果实战、复古题材电影概念设计与制作、科幻题材电影概念设计与制作、Q版游戏概念设计与制作、卡通类游戏概念设计与制作、写实类游戏概念设计与制作,结合电影、游戏领域的角色概念设计,深入浅出地展现了数字绘画从项目要求、项目分析到项目设计与绘制的完整流程。全书均以项目案例为主线,每个项目都有
大话传送网 电子书
1.整个传送网的知识点就像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一样,每个树枝都向上延伸出数不清的小树枝和树叶,整个知识体系中每一个节点都可以展开很多内容,各种协议、概念、专用术语让人眼花缭乱。这本书力求将大树变成树干和一些重要的树枝,希望能帮助大家一点一点将知识点理顺,使之能呈现出一个清晰的脉络,这是本书的初衷。 2.希望大家可以轻松阅读本书,当你把整本书看完一遍之后,哪怕从中只学到了“1 1=2”,入了这个门,能看懂一些以前看不懂的东西,有兴趣去继续追求技术上的细节,这本书的目的也就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