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日本对华军事谍报体系研究(1868—1937)

近代日本对华军事谍报体系研究(1868—1937)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近代日本对华谍报活动极其猖獗,危害极大。

内容简介

本书充分利用日本军方遗留的原始档案,对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至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期间日本的侵华思想、国防方针与对华谍报计划的关系进行了探究,论述了日军对华谍报中枢组织的构成及其作用,对日本陆海军在华各类谍报主体的形成、发展、组织状况、报告形式及报告内容等进行了全面解析;同时,考察了日军中央情报机构和在华谍报主体获取情报的种种手段,以及日军中央情报机构的情报处理部门和报知形式。在此基础上,对近代日军对华谍报活动及其体系上的特点进行了概括与总结。

本书从一个独特的视角揭示了近代日本是如何全面开展对华谍报活动以备战侵华的,国人可由此加深对日本侵华历史的认知。

作者简介

作者许金生,1962年生于江苏如皋,1985年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外文系,1988年获复旦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2009年获日本立命馆大学博士学位。现为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教授,兼任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领域为近代中日关系史等。著有《近代日本对华军事谍报体系研究(1868-1937)》《近代上海日资工业史》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第一章 近代日本对华扩张思想、国防方针与谍报计划

一、 明治初年的对华扩张思想与鸟尾小弥太的谍报计划

二、 “假想敌国”清国与桂太郎等的对华扩张思想、谍报计划

三、 “北守南进”思想、国防方针与对华谍报计划

四、 1918年、1923年国防方针的修改与对华谍报计划

五、 参谋本部对华年度谍报计划的构成要素

六、 20世纪20年代起参谋本部对华谍报计划的内容

七、 参谋本部对华谍报计划个案分析——以兵要地图测绘为例

小结

第二章 日军中央情报机构与对华谍报

一、 参谋本部

二、 海军军令部

小结

第三章 在华专业谍报主体的形成、发展与活动

一、 参谋本部等陆军中央直系系统

小结

二、 海军军令部等海军中央直系系统

小结

第四章 在中国及其周边的军事组织、军人群体与对华谍报

一、 长期驻军与对华谍报

小结

二、 短期派兵与谍报

小结

三、 其他军事组织、军人群体与对华谍报

小结

第五章 谍报手段

一、 公开情报

小结

二、 人力情报

小结

三、 技术情报

小结

第六章 谍报的处理与报知

一、 中央情报机构的谍报处理部门

二、 中央情报机构谍报的报知形式和对象

小结

结语

附录

一、 日本陆海军长期在华谍报员表(1873—1904)

二、 日本陆海军驻华使馆武官、武官辅佐官、驻在武官、特务机关(1875—1937)

三、 关东军军事谍报实施计划(1926)

四、 昭和二年度朝鲜军谍报计划

五、 南清舰队报告(1907年1月—1908年11月)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近代日本对华军事谍报体系研究(1868—1937)是2015年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许金生。

得书感谢您对《近代日本对华军事谍报体系研究(1868—1937)》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近代天津典当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以博弈论作为理论工具,利用近代天津典当档案以及相关文献资料,对近代天津城市的典当行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开拓创新性,对近代天津城市史和近代经济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病入股肱:日本近代史上的天皇与军队 电子书
日本近代天皇制是以天皇亲率军队的理念为支撑的,强调天皇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和军人对天皇的绝对忠诚。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天皇作为最高统率者的权威发生了巨大动摇,被视为“股肱之臣”的军队也发生了质变。随着军人干政的潘多拉魔盒被打开,日本一步步走向了战争的深渊。本书是“日本战争研究第一人”、东京大学教授加藤阳子数十年“战争”研究的集成之作,探讨了天皇与军队关系在近代的发展史,追溯了日本明治建军和立宪的历史
日本哲学与思想研究(2016) 电子书
《日本哲学与思想研究》为中华日本哲学会的会刊。
中国近代慈善义演文献及其研究 电子书
一部研究中国近代慈善义演活动的文献类专著。
日本学研究(第30辑) 电子书
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日本研究中心主办刊物,本册为第30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