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文化匹配、群体态度与组织行为

个人—文化匹配、群体态度与组织行为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最优化决策和后悔之间的关系在不同的文化下相对稳定,但是后悔和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则受到文化的调节。

内容简介

“文化”在社会科学的各个研究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心理学、组织行为学以及职业开发与管理领域,关于文化差异、个人-文化匹配性的研究方兴未艾。在心理学领域,学者们提出了解释文化作用机制的文化价值观模型、自我构念模型、认知风格模型、社会信念模型等等。这些理论模型不仅对于关于文化的理论建构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对于其他相关领域,例如文化关系研究、组织行为研究、职业开发与管理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书回顾了跨文化心理学研究的一些最新进展,并结合作者本人近几年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作者管延军,心理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师、硕士生导师。1997年考入北京大学心理学系,2001、2005年相继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2009年于香港中文大学获得心理学博士学位;2009年至2010年在香港理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0年至今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研究领域包括跨文化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以及职业开发与管理。已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1项,并在相关领域的英文SSCI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6篇。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之外,曾为多家公司提供人力资源管理、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员工心理健康及员工援助计划等方面的咨询服务。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第一章 跨文化心理学主要理论模型述评

一 Hofstede的文化价值观模型

二 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与自我构念模型

三 Schwartz的文化价值观模型

四 Nisbett等人的认知风格模型

五 Leung和Bond的社会通则模型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文化与认知:关于决策风格、高峰体验、人性观以及乐观性的研究

一 最优化决策风格与生活满意度:文化的调节作用

(一)研究背景

(二)方法

(三)结果与讨论

二 高峰体验的文化差异:一项实证研究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结果及讨论

三 人性观的文化差异实证研究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结果及讨论

四 面临灾害事件时的乐观性:东西方的文化差异检验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方法

(三)结果及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文化、刻板印象与群体态度:基于中国人内部群体的实证研究

一 文化差异、刻板印象与群体社会历史背景的关系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

二 外群价值观认同与外群态度:认知闭合需要的调节作用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结果及讨论

三 外群价值观差异与外群态度:共同群体身份与多元文化取向的调节作用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方法

(三)结果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个人-组织匹配与工作态度的关系:对边界条件的实证研究

一 相似性匹配、互补性匹配与工作态度:自我构念的调节作用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结果及讨论

二 个人-组织匹配与工作态度:愤世嫉俗信念的作用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方法

(三)结果与讨论

三 人-职匹配与工作态度:认知闭合需要的调节作用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1

(三)研究2

(四)讨论

参考文献

个人—文化匹配、群体态度与组织行为是2013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管延军。

得书感谢您对《个人—文化匹配、群体态度与组织行为》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新生代职业群体:公民行为与社会治理(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与新时代社会治理研究) 电子书
一部从实证调查出发探讨新生代职业群体公民行为与社会治理研究的学术专著。
构建适应组织文化的心理契约问题研究 电子书
本书内容包括:组织文化概述、心理契约:构建成员与组织的生命共同体、基于心理契约理论的高校师资队伍管理研究、大学科研团队成员心理契约有效性研究、基于心理契约的知识型员工管理研究。作者从高校教师、高校科研团队、公务员、医护人员、企业员工、知识型员工、企业农民工等几个不同的群体来验证良好的组织文化为员工的心理契约管理提供的方向,而员工的心理契约又为组织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持。
言语行为与制度社会的建构 电子书
本书在新的语境下研究了制度社会建构的认知基础尤其是语言基础,并通过作为社会基本构成要素的制度性事实的建构来阐释制度社会的建构。由于语言在联结人类心智和道义中的特殊角色,本书建立了“心智—语言—伦理”的三维分析框架,分析了心智(主要指集体意向性)、语言(建构性言语行为)和伦理(言语行为理性)在制度性事实建构中的角色和作用机制。最后还从制度性事实的可理解性视角出发,通过对科学实在论的辩护论证了科学理性
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江苏的现实 电子书
本书为“江苏省群众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研究(JFIBS)”项目的主要成果,书中阐述了符合各类生育政策群众的生育观念、生育意愿、生育计划以及生育行为,指出了社会、经济、政策/制度等因素在宏观、家庭和个人层面对生育意愿的影响,厘清了在中国的社会经济和生育政策背景下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之间的关系及影响因素,分析了生育行为对未来生育水平可能产生的影响。
社会流动与农民工创业行为研究 电子书
从社会流动角度透视了社会结构转型中农民工的创业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