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法国政治和社会生活40年观察随笔,全面勾勒一个沸腾而撕裂的法国社会。
内容简介
这本书是资深外交官徐波先生以他在法国多年的工作、生活经历而写成,对法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以及法国人的特质进行了近距离的观察和深度的剖析讨论,全面解读转型中的法国社会,勾勒出法国人在社会变革中的纠结、矛盾。
通过回溯法国的重大历史节点,对比当下的法国社会,让你能够从更深层次理解法国文化,法国所面临的经济社会问题,以及法国的精神内核,等等。
这本书给中国读者了解法国、法国人、法国社会文化等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窗口。
作者简介
作者徐波,法国“吴建民之友”协会主席,前职业外交官,多边文化外交与中法民间交流坚定不移的践行者。1980年开始学习法语和外交,曾在中东、欧盟常驻,后长期在法国工作生活,深度参与中法文化年、中国国家领导人首次出席与七国集团对话的法国埃维昂南北首脑峰会以及2010年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曾任上海世博会中国政府总代表助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战略事务助理总干事特别顾问等职。
倡导转型期间中法人民“情感交流”2.0版,与法国前总理拉法兰等法国友人发起中法青年创新创业交流“吴建民奖学金”,组织策划中法建交50周年巴黎大皇宫“中国之夜”和“一战”华工来法10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并促成华工纪念雕像永久矗立在巴黎里昂火车站,在经济、教育、科技、文化、地方城市等方面积极推动中法民间交流。
著有《法兰西印象:一个外交官眼中的法国》《矫情的法国人》《跨文化沟通——国家形象的有效传播》《从上海到巴黎,我眼中的新中国》(巴黎ODILE JACOB出版社)《上海世博会与人类跨文化对话》《世博礼仪》《中国与西欧直接投资关系研究》等著作。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推荐序1 法国的另一面
Préface Jean-Pierre Raffarin
推荐序2 法国是当今世界各国社会转型的实验室
自序 零距离看法国
第一章 一个扑朔迷离的国家
重回法国
让人费解的罢工文化
“梁上君子”有点多
恐怖袭击与法兰西的“国运”
法国的“宁静”与“闹腾”
法国式的慢生活
比慢生活还要慢的饭局
法式生活——中国中产阶级向往的生活
第二章 纠结、痛苦与希望
法国式的“社会主义”
变革前夜的法国——都是全球化惹的祸?
渴望改革,害怕改革
不能不说的法国族裔冲突
法国社会转型能否成功?
向法兰西“衰落论”说不
第三章 “黄背心运动”与法国人的革命情怀
黄背心运动
马克龙的“大辩论”与法兰西民主制度再造
大革命、巴黎公社、五月风暴
今天的法国还会发生革命吗?
第四章 一个人不能只有一种生活
法国人的“自我”意识
忧郁、自我怀疑、爱批评
人人都是哲学家
法国人的多样人生
法国人的“停薪留职”机制
第五章 有一种创造叫法国
法国究竟给人类带来了什么?
没有法国,这个世界不好玩
法国人的精神特质
今天的法国公共知识分子
读书是一项全民运动
法国馈赠世界的礼物
第六章 法国人与政治
希拉克为什么如此受法国人爱戴
言论自由与政治正确
法国人如何将公权“关进笼子”
政治家、权力与性
政治家之间的关系及下野后的他们
法国为什么没有“官二代”
法国青年与政治
戴高乐依然是法国人无限拥戴的政治家
第七章 深入骨髓的平等思想
为什么是法国人写了《21世纪资本论》?
法国人对公平的执着
波澜壮阔的社会公益大实践
男女平等——法国平等文化的另一面镜子
《社团法》——法国和谐社会的“定海神针”
第八章 寻找全球化世界中的法兰西新坐标
从《美国陷阱》看今天的法美关系
法国与德国
法国与欧盟建设
法国与阿拉伯世界
法国与非洲
第九章 法国与中国
中法关系是一种心心相印的情感关系
巴黎大皇宫“中国之夜”
里昂火车站的华工雕像
从“吴建民奖学金”看中法青年交流的明天
结语 新冠肺炎冲击下的法国社会转型再思考
转型中的法国是2020年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作者徐波。
得书感谢您对《转型中的法国》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