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与控制原理

指挥与控制原理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对指挥与控制的原理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介绍。

内容简介

指挥与控制的成效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在战争中,任何一项其他活动的重要程度都无法和指挥与控制相提并论。因此,指挥与控制的理论是军事理论研究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

书中涵盖指挥与控制的概念、历史发展、组成要素、本质特征、理论体系、理论基础、领域、模式、组织设计、过程模型、系统、未来发展等内容。

本书不仅可供本领域的研究工作者借鉴,还可供相关专业的师生、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学习与参考。

作者简介

作者张维明,安徽合肥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专业技术少将,现任国防科技大学信息系统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军委科技委某专业组组长、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C4ISR理论与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多项职务,享受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从事军队信息化建设、一体化信息系统理论与方法、指挥信息系统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是国内最早提倡将体系结构技术、需求工程技术引入我国军事综合电子信息系统建设的专家之一,创新提出体系工程理论、指挥控制组织设计方法,在军队信息化建设领域有重大影响。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指挥与控制起源及概念的演化

1.1.1 指挥与控制的起源与演化

1.1.2 指挥与控制相关概念术语的演化分析

1.2 指挥与控制概念、组成要素

1.2.1 指挥与控制的相关定义与概念

1.2.2 指挥与控制的理解

1.2.3 指挥与控制的组成要素

1.2.4 指挥与控制同其他相关术语的关系

1.3 指挥与控制概念模型

1.3.1 概念模型

1.3.2 北约与美军的指挥与控制概念模型

1.4 指挥与控制的本质特征及时代特点

1.4.1 指挥与控制的本质特征

1.4.2 机械化时代的指挥与控制

1.4.3 信息时代的指挥与控制

1.5 指挥与控制理论体系

1.5.1 指挥与控制理论体系结构

1.5.2 指挥与控制理论体系内容

第2章 指挥与控制理论基础

2.1 指挥与控制的控制论模型

2.1.1 一般控制原理

2.1.2 C2的控制原理

2.1.3 对抗过程中的指挥与控制模型

2.2 指挥与控制的系统论模型

2.2.1 系统论基本思想与方法

2.2.2 系统论模型

2.3 指挥与控制的信息论模型

2.4 指挥与控制的其他科学原理

2.4.1 指挥与控制的管理原理

2.4.2 指挥与控制的认知原理

2.4.3 指挥与控制的感知原理

第3章 指挥与控制的领域

3.1 域的概念

3.2 从单域到多域

3.2.1 从平面维到立体维

3.2.2 网络空间域与跨域融合

3.2.3 军事对抗领域拓展的原因

3.3 指挥与控制领域的划分及域间关系

3.3.1 指挥与控制领域的定义

3.3.2 指挥与控制领域的划分依据

3.3.3 指挥与控制领域的域间关系

3.4 物理域

3.4.1 物理域作战的主要特点

3.4.2 物理域对信息化战争的主要影响

3.4.3 物理域作战的基本形式

3.5 信息域

3.5.1 信息域作战的主要特点

3.5.2 信息域对信息化战争的主要影响

3.5.3 信息域作战的基本形式

3.6 认知域

3.6.1 认知域作战的主要特点

3.6.2 认知域对信息化战争的主要影响

3.6.3 认知域作战的基本形式

3.7 社会域

3.7.1 社会域作战的主要特点

3.7.2 社会域对信息化战争的主要影响

3.7.3 社会域对抗的基本形式

第4章 指挥与控制的模式

4.1 指挥与控制模式的内涵

4.1.1 感知

4.1.2 执行

4.2 指挥与控制模式的分类

4.2.1 工业时代的指挥与控制模式分类

4.2.2 未来作战的主要指挥与控制模式

4.3 指挥与控制模式的度量

4.3.1 指挥与控制问题三维空间

4.3.2 指挥与控制模式度量的维度

4.3.3 决策权的分配

4.3.4 角色间的交互模式

4.3.5 信息分发

4.4 指挥与控制模式的选择

4.4.1 指挥体制

4.4.2 作战任务

4.4.3 敌情掌握程度

4.4.4 作战力量构成

4.4.5 指挥与控制手段

4.4.6 人员素质

第5章 指挥与控制组织设计

5.1 基本概念

5.1.1 组织基本概念

5.1.2 指挥与控制组织概念

5.1.3 组织设计理论与方法

5.2 测度指标

5.2.1 结构指标

5.2.2 能力指标

5.2.3 敏捷性度量

5.3 基于计算组织理论的设计方法

5.3.1 问题建模

5.3.2 任务计划网设计

5.3.3 组织协作网设计

5.3.4 决策结构设计

第6章 指挥与控制过程模型

6.1 OODA环模型

6.1.1 模型构成

6.1.2 模型局限

6.1.3 模型修订

6.1.4 模型扩展

6.2 控制论模型

6.2.1 Lawson模型

6.2.2 SHOR模型

6.2.3 HEAT模型

6.3 面向信息处理的模型

6.3.1 基于信息加工的模型

6.3.2 信息挖掘与感知模型

6.4 面向认知的模型

6.4.1 C2(认知)行为过程模型

6.4.2 CECA模型

6.5 PREA模型

6.5.1 从平台到体系,指挥对抗活动属性的变化

6.5.2 基本思想

6.5.3 模型构成

6.5.4 模型应用及意义

第7章 指挥与控制系统

7.1 地位作用

7.2 功能分析

7.2.1 战场态势综合

7.2.2 作战筹划

7.2.3 作战计划

7.2.4 执行与控制

7.3 关键技术

7.3.1 需求与体系结构技术

7.3.2 态势认知技术

7.3.3 规划与计划技术

7.3.4 作战实验技术

7.4 典型系统介绍

7.4.1 美军第一代指挥与控制系统——WWMCCS

7.4.2 美军第二代联合作战指挥与控制系统——GCCS

7.4.3 美军第三代联合作战指挥与控制系统——JC2

7.4.4 未来系统建设的挑战

第8章 智能时代的指挥与控制

8.1 智能时代指挥与控制基础理论的发展趋势

8.1.1 指挥与控制的尺度问题

8.1.2 指挥与控制“域”的问题

8.1.3 指挥与控制的敏捷性问题

8.2 智能化战争对指挥与控制的要求

8.2.1 未来战争范式的变化

8.2.2 智能化战争的特点

8.2.3 智能指挥与控制的主要特征

8.3 智能技术牵引的未来指挥与控制决策新形态

8.3.1 大数据支撑的全域对抗

8.3.2 战争算法的作战潜力

8.3.3 去中心化的“马赛克战”

8.4 智能化指挥与控制平台架构

附录A 多域作战及其指挥与控制问题探析

A.0 引言

A.1 多域作战相关概念与特点

A.1.1 多域作战的兴起与发展

A.1.2 多域作战是联合作战的最新形式

A.1.3 多域作战的主要特点

A.2 多域作战的指挥与控制

A.2.1 实现跨域融合的关键

A.2.2 经典理论难以适用于多域作战的指挥与控制形态

A.2.3 典型指挥形式

A.3 启示

A.3.1 多域作战指挥与控制系统需要突破指挥与控制领域的经典理论

A.3.2 建立以全域能力和多维效果为核心的作战体系柔性重组模式

A.3.3 加强多域对抗条件下的认知和决策的智能演化机理研究

A.4 结束语

附录B 指挥与控制的新范式:边缘指挥与控制

B.0 引言

B.1 网络信息时代变革

B.1.1 战争形态发生改变

B.1.2 不确定性凸显

B.1.3 去中心化趋势更为明显

B.2 边缘崛起与边缘作战

B.2.1 边缘作用的凸显

B.2.2 边缘及边缘作战的内涵

B.2.4 传统指挥与控制范式亟待改变

B.3 边缘指挥与控制的模式机理

B.3.1 边缘指挥与控制的概念解析

B.3.2 边缘指挥与控制的特征

B.3.3 边缘指挥与控制的模式:任务式和事件式融合驱动模式

B.4 边缘指挥与控制能力的提升途径

B.4.1 发展先进的边缘信息技术

B.4.2 建立敏捷的网状组织

B.4.3 打破传统的部门藩篱

B.4.4 创造宽松的体制环境

参考文献

指挥与控制原理是2021年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作者张维明。

得书感谢您对《指挥与控制原理》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法学原理与案例讲堂——经济法 电子书
本书内容包括:经济法概论、经济法律关系、经济法的实现、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
有效执行:英国民事执行权的运行与控制 电子书
本书通过英国民事执行制度的变迁、英国民事执行权的运行、英国民事执行权的控制、启示与借鉴四个部分的内容探讨英国民事执行程序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并试图从历史与现实、改革与发展、原理与结构、规则与判例的多重进路触及英国民事执行权运行和控制机制的内在精神。
用证据说话:民事证据的原理与运用 电子书
本书为了突出实用性,采取了与理论著作和教学用书不同的写法及体例。例如,本书中的“特别提示”就是突出实务操作中需要特别注意之处。本书还根据相应章节阐述的内容,设置了“问题答疑”部分,对人们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回答。另外,本书在每一章的最后还设置了“案例评析”,针对实践中的真实案例,尤其是法院的裁判进行分析,指出该案例中所涉民事证据法原理以及运用实践。
融资之道:公司融资路径与法律风险控制(第二版) 电子书
本书分别对债务融资、权益融资、融资新发展等进行了介绍;论述了多种融资方式的基础理论、融资特征及优劣势,并列举了所涉的法律规范;对业务实践中的具体操作模式、条件与流程进行了介绍,对案例作了解析,并提出了潜在风险的应对举措;对企业财务危机的法律处置进行了简要介绍。
政治学原理 电子书
本书既包括对基本原理的学理分析,也包括对当代世界各国政治体制和制度的一般介绍。其中既有规范分析的内容,也有实证性的研究分析。主要内容包括:绪论、政治学理论构成、国家、政党与政党制度、政治关系、政治权力、政治参与、政治文化、政治文明、政治发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