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汉籍关系论考(中日文化交流史)

中日汉籍关系论考(中日文化交流史)

立即阅读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编辑推荐

本书通过剖析中日汉籍交流的生动实例,探明“书籍之路”的内涵与外延,考察汉籍传播异国他乡的途径与方式。

内容简介

全书通过梳理汉籍在东亚诸国本土化过程中的化用与变异,阐释了中国文化的海外影响力和辐射力。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序文

前言 本书的研究视角和内容构成

一、研究视角

二、内容构成

第一章 大津皇子《临终一绝》与陈后主《临行诗》——以与江为《临刑诗》的关联为中心

一 大津皇子的不幸与《临终一绝》

二 陈后主《临行诗》及其问题点

三 江为《临刑诗》

四 陈后主、江总与江为

第二章 陈后主《临行诗》东传日本及其受容——以大津皇子《临终一绝》溯源为中心

一 陈后主《临行诗》与智光、吉藏

二 慧灌、福亮与道慈

三 智藏、吉藏与嘉祥寺

四 智光、安澄与“如有传云”

五 智藏、大津皇子与淡海三船

第三章 古代日本对魏徵《时务策》的受容与变容——以“魏徵时务策”木简为线索

一 魏徵《时务策》的卷数与构成

二 魏徵《时务策》传入日本及其佚文

三 古代日本对魏徵《时务策》的受容与变容

第四章 东传日本的《魏文贞故事》

一 魏徵的言行录与编者

二 《魏文贞公故事》与《魏郑公谏录》

三 东传日本的《魏文贞故事》及其佚文

第五章 《兔园策府》的成书、内容及东传日本

一 《杜嗣先墓志》的相关记载

二 《兔园策府》的成书年代

三 《兔园策府》的内容与传承衍变

四 《兔园策府》东传日本及其受容

第六章 《白氏文集》的成书经过与寺院奉纳

一 白居易的文集编纂与寺院奉纳

二 《白氏文集》七十卷本的编纂

三 寺院奉纳本的去向

(一)寺院奉纳的保存意识

(二)东林寺奉纳本的去向

(三)圣善寺奉纳本的去向

(四)南禅院(寺)奉纳本的去向

(五)香山寺奉纳本的去向

第七章 白居易的子孙与《白氏文集》家藏本的去向

一 白居易的子女

二 白居易之侄

三 侄龟郎及其收藏本的去向

四 外孙谈阁童及其收藏本的去向

五 履道里第的变迁及其家藏本的去向

第八章 白居易与杨氏兄弟的交友——兼及《杭越寄和诗集》与《白氏文集》东传日本

一 白居易之妻杨氏一族

二 白居易与杨虞卿、杨汝士的交友——白居易的归隐与“牛党”

三 白居易与杨鲁士的交友——圆仁携归《杭越寄和诗集》

四 白居易与杨汉公的交友——惠萼抄归《白氏文集》

(一)杨汉公的文学才能和任官经历

(二)担任苏州刺史及佛教信仰

第九章 东传日本的《元亨疗马集》及其诸本

一 《元亨疗马集》东传日本

二 《舶载书目》中的《元亨疗马集》目录

三 日本国立公文书馆藏《元亨疗马集》诸版本

四 日本山口大学图书馆藏《元亨疗马集》

第十章 《射诀》东传日本与赴日清人陈采若

一 舶载至日的骑射书籍——《射诀》

二 赴日清人陈采若与骑射术的东传

三 陈采若与赴日清人朱氏兄弟、浙江总督李卫

第十一章 德川日本对中国马术的受容与《对语骥录》

一 日本国立公文书馆藏《马书》与赴日清人

二 马、马具、马艺者与马医师的至日

三 赴日清人问答书与《对语骥录》

第十二章 《古今图书集成》的成书及其东传日本

一 《古今图书集成》的成书

(一)《古今图书集成》的成书与陈梦雷

(二)《古今图书集成》的印本

二 《古今图书集成》东传日本

(一)唐商孙辅斋与《图书集成绘图》东传日本

(二)德川吉宗与《集成》全书的输入

(三)《集成》东传的印本及全套的售价

三 《古今图书集成》的辗转收藏与日本大型类书的编纂

第十三章 “唐船持渡书”与德川吉宗的实学思想

一 江户时代的书籍贸易与禁书制度

二 吉宗对禁书的“解禁”及对“唐船持渡书”的收藏

三 吉宗的实学思想

第十四章 中日年号与文字、汉籍

一 中国的年号与文字

二 日本的年号与文字表记

三 日本的年号与汉籍

第十五章 年号“令和”与日本古典《万叶集》

一 《梅花歌》序文的出典

二 其他热门候选年号

三 作为日本古典(国书)的《万叶集》

四 隐喻的时间——年号

附录一 超越时空的“书籍之路”——中日“书籍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附录二 中日文化交流史研究的新视角——评葛继勇著《汉诗汉籍的文化交流史》

后记

中日汉籍关系论考(中日文化交流史)是2021年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葛继勇。

得书感谢您对《中日汉籍关系论考(中日文化交流史)》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左传》《国语》文献关系考辨研究:以虚词比较为中心 电子书
虚词是能够体现文献语言个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本书即以虚词为研究对象和切入点,通过对《左传》《国语》虚词体系的描写和比较对两书的文献关系进行语言学的考辨。经爬梳整理并参考已有成果,本书首次对《左传》和《国语》的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助词进行了穷尽性的梳理和比较,并运用异文对两书虚词的使用进行直观对比。通过比较研究发现,《左传》《国语》在虚词使用上表现出极强的趋同性,两书有着同样的方言基础。
说服:公共关系中的文化与修辞 电子书
当前公关领域内的竞争已经演变成符号意义、叙事版本和叙事结构的竞争。以“管理”为代表的功能学派无法发挥公关作为一种社会话语力量所具有的形塑公众价值与信仰的作用,同时“文化转向”下的公关研究无法偏离功能学说下的说服范畴。那么,有没有一种路径可以统合“功能”和“非功能”两大范式的联系点,同时使公关的“文化转向”路径更加完善呢?我们应回到说服文化及其理论本身,采用修辞分析和叙事研究探究说服文化的三大具体指
影像中的法律文化 电子书
本书透过中外经典影片,对其所折射出的艺术、法律文化进行分析,进而揭示作品的深刻内涵。
文化资源产业化研究:以河南为例 电子书
本书以文化资源大省河南为例,从文化资源禀赋、产业化路径、文化品牌培育、政策方向等多个视角对河南省文化资源的开发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
文化视野的中国古代科技 电子书
从文化史的角度对我国古代科技的发展状况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