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史笔记

科学史笔记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有情怀的科学史、科学精神的独到阐述。

内容简介

《科学史笔记》是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吴国盛教授围绕“什么是科学史”这个核心问题,系统论述了科学史对于人们了解科学的本质和培养科学素养的重要意义。

本书既从西方语境,又从中国人对科学认识的实际出发,通俗易通,深入浅出,是当前非常适合国人阅读的科普著作。

作者简介

作者吴国盛,男,1964年9月生于湖北广济。现任清华大学科学史系教授,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科技史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科技史学会科技史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曾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1999-2016)、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1997-1999)。北京大学理学学士(1983)、哲学硕士(1986),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博士(1998)。

主要研究方向西方科学思想史、现象学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科学传播。主要学术著作有《什么是科学》(2016)、《希腊空间概念》(2010)、《技术哲学讲演录》(2009)、《时间的观念》(2006)、《追思自然》(1998),另有《吴国盛科学人文系列》四种(《科学的历程》、《现代化之忧思》、《反思科学讲演录》、《科学走向传播》)(2013)。曾获得第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1998)、教育部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2002),博士论文《技术与形而上学》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2001),著作《科学的历程》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1996)、北京市科学技术奖(2009),著作《时间的观念》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08)。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自序

讲演

什么是科学史

科学史与通识教育

科学史学科建设几点意见

走向西方近代早期科学史研究

科学精神的起源

走向科学博物馆

访谈

中国科技史学科需要再建制

清华大学缘何创办科学史系?

中国人对科学的误读

我们能否重写中国科技史?

中国古代有“科学”

探访科学的历史足迹

读书

举重若轻

读《世界史上的科学技术》二题

哥白尼研究的新突破

白璧微瑕

夜读四记

现代科学为何出现在西方?

对审美传统的决裂?

中西科学文化的哲学透视

科学思想史的独特魅力

儒家为表,道家为里

技术与技艺要分清

西方科学传统的源流

科学革命的权威综合

“科学家”一词是谁造出来的?

为什么还没有一部中国古代科学通史?

大美至简

序《过时的智慧》

回应

对批评的答复

科学史笔记是2019年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吴国盛。

得书感谢您对《科学史笔记》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深度学习高手笔记·卷1:基础算法 电子书
本书从算法理论、算法源码、实验结果等方面对深度学习算法进行分析和介绍。
自然生灵的诺亚方舟:中国自然保护区考察笔记 电子书
讲述我国近30个自然保护区中自然生灵的珍贵笔记。
用插画讲故事——Procreate插画设计与实战 电子书
作者在书中详细介绍了故事感插画的创意构思、绘画技法以及角色塑造、商业插画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实战案例的方式讲解了不同角色、场景及的绘画技巧。
天线测量实用手册(第2版) 电子书
本书具有如下特点: 1.准确性。理论的结果必须用实验来检验,而天线参数的测量正好可以作为检验天线设计好坏的基础。在新型天线的研制中,实验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既是检验理论阶段的手段,又是独立的研究方法。本书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成 的,书中的测量方法都是由实际天线测量工作者经过长期实践得来的,解决了许多理论上还不够成熟的课题。 2.广泛性。全面介绍天线的测量。从频率上讲, 低频率从几十兆赫兹,到毫米波(40GHz);从类型来讲,天线的类型包括面天线、线天线等各种形式的天线;从测量方法上讲,既有较原始的测量方法也有目前的计算机控制自动测量。目前我国移动通信基站数已经超过60万个,特别是随着3G时代的到来,我国5亿个手机用户数还将增大,基站天线的市场空间相当广阔,已引起三大运营商的高度重视。本书用大量的篇幅介绍了移动通信基站天线的测量。 3.实用性。各章节内容都有具体的操作方法,典型测量案例分析,贴近工程实际,工程技术人员可以通过本书内容的学习,参照具体操作方法,完成工程实际任务。 4.先进性。本书介绍的天线测量系统、仪器都是国内外知名产品。这些产品的技术先进性、可拓展性等代表着天线测量的发展方向。 5.规范性。书中内容撰写规范,涉及的标准、协议、接口等符合国内国际标准。
奇妙量子世界:人人都能看懂的量子科学漫画 电子书
科学研究精华汇集,量子前沿科普开山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