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欧洲史(卷二):繁荣与革命1953-1971

战后欧洲史(卷二):繁荣与革命1953-1971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畅销全球的历史杰作。不了解欧洲,无以了解世界。本册为卷二,1953年至1971年,繁荣与革命时期。

内容简介

《战后欧洲史》是当今世界最受尊崇的历史学家和思想家托尼·朱特最重要的代表著作,历经20年构思10年撰写,广泛运用6种语言文献资料,涉及34个国家,兼顾西欧东欧,囊括整个欧洲,第一部全面展现现代欧洲60年政治、经济和文化变迁的大师级历史杰作。

本册为《战后欧洲史(卷二):繁荣与革命1953-1971》。

随着斯大林的逝世、朝鲜战争的结束和柏林墙的出现,欧洲逐步进入政治稳定状态,迎来经济的繁华时代。

20世纪50年代后,让西欧各国头疼的大事,不是防范野心勃勃的莫斯科,而是各国风起云涌的民族独立运动。欧洲帝国撤离原有的殖民地,失去了往日的荣耀,却也促使它们专注于本土事务。大多数的欧洲人远离了全面运动型的政治,关注的不再是革命的希望和经济的绝望,而是政府能否提供完善的行政管理和社会服务。主流政党则强调政治改良和责任分工,尽力避免导致国家分裂的意识形态争论。政治稳定促进了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欧洲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时代。

60年代,战后的人口爆炸成为引发社会、文化动乱的导火索。青少年仿效美国的消费方式,将几乎一无所知的美国看作自己的未来。时装、大众文化、性,甚至被浪漫化的“毛主义”,成为新一代与其祖父母时代一刀两断的方式。终于,法国爆发“五月风暴”,“1968年革命”席卷欧洲大陆。

在斯大林逝后,东欧诸国以微妙的方式试图摆脱苏联的掌控。新上台的赫鲁晓夫小心翼翼地进行“有控制”的改革,尝试在不损害体制的前提下,和斯大林时代划清界线。但这场非斯大林化运动,在东欧激起要求变革的呼声。对大多数东欧人来说,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失去了它曾经有过的激进向前的、乌托邦式的理想,而成为必须忍受的一种生活方式而已。1956年匈牙利革命、1968年布拉格之春、罗马尼亚齐奥塞斯库的转向以及诸国内政的改革,成为东欧未来变局的远方鼓声。

60年代在世界各地悲惨谢幕。

作者简介

作者托尼·朱特,全球百大思想家,奥威尔终身成就奖获得者,21世纪初尖端的历史学家和思想家,知名历史学家,以其对欧洲问题和欧洲思想的深入研究而闻名于世。其主要著作有《战后欧洲史》《沉疴遍地》《重估价值:反思被遗忘的20世纪》《责任的重负:布鲁姆、加缪、阿隆和法国的20世纪》《思虑二十世纪》等。其中,《战后欧洲史》被誉为“关于战后欧洲历史的最佳著作”“短时间内无法超越的伟大著作”。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卷二 繁荣与革命 1953-1971

第1章 政治稳定

第2章 幻想破灭

第3章 繁华年代

附记 两种经济的故事

第4章 社会民主时期

第5章 革命的幽灵

第6章 尘埃落定

战后欧洲史(卷二):繁荣与革命1953-1971是2014年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作者[美] 托尼·朱特。

得书感谢您对《战后欧洲史(卷二):繁荣与革命1953-1971》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德化县革命老区发展史 电子书
本书围绕发展主题,坚持以德化老区人民的革命史和老区人民的奋斗史为重点,充分展示德化老区的光辉历史、辉煌成就、特色优势和光明前景。
安图县革命老区发展史 电子书
本书以年为经、以事为纬,突出党领导下的重大历史事件,详写十八大以来的发展成就,再现了安图老区发展的伟大成就,反映了新时代革命老区发展的辉煌篇章。
龙井市革命老区发展史 电子书
本书共九章,内容包括:龙井自然概括及历史沿革、近代龙井的开发和反封建斗争、日本入侵与龙井人民的反侵略斗争、中国共产党组织在延边的建立与龙井人民的抗日斗争、“九一八事变”与龙井人民抗日武装斗争的兴起、解放战争时期的龙井、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的龙井社会经济发展等。
和龙市革命老区发展史 电子书
本书内容力求突出发展史的特点,以党的领导为核心,以老区人民为主体,以老区发展为主线,按照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进程,反映了和龙市革命老区和龙的光辉革命史、不懈奋斗史、辉煌成就史。
延吉市革命老区发展史 电子书
本书自鸦片战争至今,以时间为轴线,以每个不同时期的事件节点和各个时期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为重点,如珍珠般穿成一条主线,贯串在一个世纪的历史长河中。全书的重点分为延吉党组织的创立及初步发展时期,延吉党组织在抗日战争时期,延吉党组织在解放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社会主义时期四大部分,每个部分内容自成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