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卡尔·曼海姆的一部代表作。

内容简介

全书论述了知识社会学的几个中心问题,并用实例说明了把这一科学的如何进行实际运用。

全书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作者为英国读者撰写的介绍本书的文章;第二至第四部分论述知识社会学的主要问题,如思想、知识、意识形态、乌托邦、理性等问题;第五部分主要论述知识社会学的性质、范围、类型、研究方法等问题。

作者简介

作者卡尔·曼海姆(1893-1947)早期曼海姆活跃于匈牙利布达佩斯的知识份子圈。年轻时受德国观念论影响,后来也接触马克思主义。但他并未赞同无产阶级革命的理念。后来因政治牵连,曼海姆前往德国,开始他的第二个时期。这时期曼海姆受到之前政治的不愉快经验,而不再直接投入政治活动,转以学术界为对象,以学者身分自居,扮演学术性的角色,发表学术研究。一九三三年,曼海姆移居英国。在英国伦敦时期,曼海姆的学术研究与社会活动开始转向。从事社会学教学研究的同时,也开始关注教育学;面向媒体与大众,在较通俗的刊物发表研究论述;关心社会秩序、社会重建等议题。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出版说明

第一章 问题的初步探讨

第一节 思想的社会学概念

第二节 思想的当代困境

第三节 现代认识论、心理学和社会学观点的根源

第四节 作为我们时代的一个问题的对集体无意识的控制

第二章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第一节 概念的定义

第二节 历史视野中的意识形态概念

第三节 从意识形态的特定概念到总体概念

第四节 客观性和偏见

第五节 从意识形态理论到知识社会学的转变

第六节 非评价性的意识形态概念

第七节 从非评价性到评价性意识形态概念的过渡

第八节 非评价性意识形态概念中暗含的本体论判断

第九节 虚假意识问题

第十节 通过对意识形态和乌托邦的分析探寻现实

第三章 科学政治学的前景:社会理论与政治实践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 为什么不存在政治科学

第二节 知识的政治和社会决定因素

第三节 各种视角综合成的一个政治社会学问题

第四节 “知识分子”的社会学问题

第五节 政治知识的本质

第六节 政治知识的可交流性

第七节 三种知识社会学

第四章 乌托邦思想

第一节 乌托邦、意识形态与现实问题

第二节 愿望的满足和乌托邦思想

第三节 乌托邦思想结构的变化:在现代各阶段

第四节 当代形势下的乌托邦

第五章 知识社会学

第一节 知识社会学的性质和范围

第二节 知识社会学与意识形态理论

第三节 知识社会学的两种类型

第四节 知识社会学的认识论意义

第五节 对传统认识论片面性的证明

第六节 知识社会学的积极作用

第七节 知识社会学领域中历史—社会学研究的技术问题

第八节 知识社会学的历史概括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是2009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德] 卡尔·曼海姆。

得书感谢您对《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道德经》及其所涉重要意识形态研究 电子书
本书共由四部分内容构成,包括解说《道德经》;对《道德经》解评的评论;论《道德经》;扩展研究—关于天人关系,通过《道德经》进行深度解读,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阐述其微言大义。
苏联共产党意识形态工作的教训 电子书
27年前,中苏两个意识形态同源、有着相近历史经历的共产主义大党,两个有着相同政治、经济、文化制度背景的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走上了截然相反的道路?如今,一个在世界的东方巍然屹立,一个业已分崩离析。是什么原因导致苏共垮台、苏联解体?本书从意识形态工作入手,探究意识形态瓦解在苏联解体中的作用。在剖析了苏联意识形态工作出现重大问题的原因及巨大危害之余,作者从中总结出社会主义国家要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从苏
法治文化与法治新闻 电子书
本书系统阐述了中国当代法治文化的研究现状,区分了法律文化、法制文化、法治文化三者的界限,地探讨了法治文化的理论体系及其若干基本关系,提出并论证了法治文化的基本内涵和研究范畴、法治的基础是人性、法治应当顺应人性的发展等学术观点;探讨了隐性采访合法与否的界限以及社会新闻、法制新闻与法治新闻的联系与区别,提出并论证了传媒与司法关系的实质是权利与权力的关系、记者的采访权是一种社会公共权利,以及不可高估传媒
工程法律与伦理 电子书
本书共十七章,内容包含:工程与工程师、法律与伦理、工程法律与伦理、工程合同法律制度、工程标准与质量法律制度、工程许可与招投标法律制度、工程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工程环保法律制度、工程争议解决法律制度、工程法律责任制度、环境工程伦理、化学工程伦理、建设工程伦理、网络与信息工程伦理、材料与机械制造工程伦理、生物工程伦理、核工程伦理。
公证与律师制度 电子书
本书分为公证制度和律师制度共两编。具体内容包括:公证制度概述、公证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公证机构和公证员、公证管理体制、律师制度概述、律师资格与律师执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