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司法的逻辑:实践中的方法与公正》以“具体司法实践”为依托而展开,寻找司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具体问题,以此为基础,思考相关“争议”如何才能实现一定程度一定时段的“公共认同”,“正义”如何才能享有某种方式某种流程的方法捷径。作者细致的梳理,对司法方法以及司法公正的关系的思考一定大有裨益。
内容简介
作者从实践性的重要具体问题切入,细致分析了司法过程中针对司法公正及司法方法与司法公正的关系所出现的“争议”,循序渐进地分析内容、辨析思路、剖析得失,以逐步推进关于司法公正及司法方法与司法公正的关系的理解,并将其与具体的社会实践环境联系起来。
《司法的逻辑:实践中的方法与公正》集中讨论了三个问题。(1)针对实现司法公正的目的,司法方法“充分说理”的思想努力将会遇到什么问题?(2)为了实现司法公正,某些个别法官的主观努力,如将方法上的“辨法析理”和“耐心对待当事人”融合起来,包含了什么理论意义?(3)司法中,有时裁判意见自始至终的分裂可能难以避免,此时,应作怎样的最后考量?
作者简介
作者刘星,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中山大学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在美国做过访问学者。出版《法律是什么》《西窗法雨》等法学著作多部,发表论文若干,在《南方周末》《法制日报》《文汇报》等辟有法学随笔专栏。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致谢)
导论: 从司法方法到司法公正
一、“司法方法”的一个样本
二、“理由论证”的局限
三、司法方法的“管理”元素
四、司法修辞
五、司法方法与司法公正的复杂关系
六、关于司法方法、司法公正的“公共认同”
七、“开放”的司法方法与司法公正
第一章 司法实践中的法律论证资源辨析
一、问题与限定
二、案件中的双方争议和法院裁定结论
三、裁定书中的“充分论证”
四、论证中的说理方法
五、论证中的经验常识
六、论证中的法理运用
第二章 为何“充分”
一、充分论证导致没有争议?
二、司法理性与裁判的正当性
三、充分论证与司法公正
四、单纯的法律论证
五、余论
第三章 “辨法析理”的背后
一、问题与思路
二、在司法中怎样说理
三、具体司法说理的辅助结构
四、职业活动和日常活动的关系
五、个人司法方法与外部世界
第四章 如何理解“标准”的司法方法
一、“耐心”的时间成本
二、何谓“标准”的司法方法
三、普遍性与制度创新
四、中国司法的“社会需求”
五、中国的司法市场
六、结语
第五章 多元法条主义
一、问题、界定和思路
二、有无“正确”
三、多元的原因
四、多元的机制
五、法条主义?
六、多元的意义
七、结语
第六章 中国早期左翼法学的遗产 ——新型法条主义如何可能
一、问题、背景、观点
二、中国早期左翼法学的基本内容
三、中国早期左翼法学的“逻辑”
四、法条主义
五、何谓正确·“约定”
六、“左翼”的意义与中国的司法公正
七、结语
参引文献
一般索引
人名索引
司法的逻辑:实践中的方法与公正是2015年由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作者刘星。
得书感谢您对《司法的逻辑:实践中的方法与公正》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